回顧這週,最讓我吃驚地是生活作息多樣性的減少。
跑步變少了,下廚變少了,看劇少了,連社群app都變少了。
為什麼呢?
應該是沈迷於手上的專案吧。所以趁著現在抽離有喘息的空間 (難保等一下不會又不知不覺陷進專案中),還是回顧/檢討 (我不想用「復盤」這個詞…) 一下這種現象吧!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眾人之事也
針對這次國會職權法修法 (正式名稱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 申請釋憲案, 憲法法庭的判決已經出爐: 憲法法庭113 … 閱讀全文
回顧這週,最讓我吃驚地是生活作息多樣性的減少。
跑步變少了,下廚變少了,看劇少了,連社群app都變少了。
為什麼呢?
應該是沈迷於手上的專案吧。所以趁著現在抽離有喘息的空間 (難保等一下不會又不知不覺陷進專案中),還是回顧/檢討 (我不想用「復盤」這個詞…) 一下這種現象吧!
印象中,在會社的十幾年間,我真的「走上街頭」,也只有反核跟太陽花。
就像最近在社群上的「老人」自嘲:「十年前太陽花,十年後又要再上街頭」
嗯,這次我也回來上課了。
不過自己畢竟被社會摧殘了十幾年,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但是不是能馬上造成期待中的改變 (例如讓國會擴權法案不通過?),真的不要期待太高。更悲觀的想,我們這些在外頭喊的口號,他們裡頭聽得到嗎?會有「感覺」嗎?
不過 5/21 回來的路上,我樂觀地想,即使聲音他們聽不見,但是5/21晚上數萬人聚集的影像,應該比所有的口號都大聲吧!
等到 5/24 晚上,看著比5/21 多出更多的人群,加上全台其他地方的串連活動,這個想法更加明確。
這些現場的影像,一定有 something 傳達到那群在立法院內的人,一定有 something 讓黨團,讓幕僚,讓文膽們開始討論該如何應對。
而不樂觀又不悲觀的想法,是「這只是種子」,還沒那麼快開花結果。必須用論述去影響身邊的人 (不是指責!不是嘲笑!),讓想法發芽,未來才有機會開花結果。這件事,就不一定要在青島東路上做了。在家裡,在朋友間,在社群裡,在blog裡,應該都是有機會了。
所以這週,我上的是公民運動課。
以下文長 (6000多字),流水帳,想看再看。
今天這篇文章要討論的,是517事件中另一個爭議的法案,兩件交通建設法案的立法:「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以及「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
有一說法是:「基本上兩件交通建設的討論在政黨協商已經有共識留待新任部長上任後前來報告與討論,不過在檢視個別法案時並不會跟相關的協商記錄做連結,導致直接從院會議程進入仍會誤以為近期的院會有要討論這個交通建設,也確實有人在用這個資訊落差操作院會即將表決這個交通建設法案來拉高衝突。」
如果這說法為真,代表這個法案其實事先已經橋好要留待新任部長上任再討論,並沒有要在院會討論/表決。但因為有心人的操作,而造成了社會的衝突。
如果你是市長/市府團隊,你要如何跟市民介紹你的城市,告訴他們你為這座城市做了什麼?
在去新竹300博覽會之前,我一直覺得這只是一個文創市集,樓下吃吃喝喝,樓上擺一些靜態海報,讓民眾吹吹冷氣。加上是選舉年,不免讓人有了想像。
實際去到那邊,發現超乎我的想像。
我不太確定身為立法委員是哪一個(法案設計師還是服務業),但以我自己親身的經驗而言,能夠一邊帶小孩一邊把事情做好真的不容易。而我也相信余宛如那個要修正立法院議場規則的提案,重點不在於一個女性或男性立法委員或是助理會是工作人員把小孩帶進所謂「神聖」的國會殿堂,重點在示範這樣子的可能性以及帶來一定程度的對話與討論。我相信後者在這個提議見報的同時,就已經達成一半的目標了。
人民不應該完全信任政府,或者說,不應該盲目的信任政府(官員)。能適當地檢驗政府(官員)的言行,這是好的。而通過檢驗之後的言行,也值得人民給予對應的信任,並提高往後政府官員相關言行的可信程度。簡單的說,就是信用。
因為指導教授在投票這天要去打工賺錢,所以我這一天要一打二,照顧五歲的小幸福和一歲半的小平安。一打二沒什麼,帶著這兩個孩子出門投票到處跑就有點讓我擔心了。尤其是前兩天還下著雨,今年的投票所又有點遠,走路得要20分鐘,開車又怕沒有停車位,事前一開始還想了蠻多的應變方案的。
不過這一切在早上起來看到無雨,多雲,涼爽的天氣之後,我就知道之前的顧慮應該是多餘的了,這一天應該是沒有問題了。雨過天晴那種鬆一口氣的感覺,也許正是台灣未來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