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的時間愈來愈少了。
沒什麼特別買書習慣的我,頂多就是公司在推薦書的時候,從薪水裡扣款買一兩本閒書,不然就是在意識到校友證其實一年要繳不少錢的時候,跑到學校的圖書館去借個幾本書回家看。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藥即是毒,毒即是藥:書籍、電影
最近從書架上拿下「我的小革命」一書,趁著寒流來襲的冬夜裡,將大半身子裹在毯子裡,又讀了一次。八年過去了,當年書裡提到的那24個溫柔小革命,現在又在何方?於是決定花點時間,憑藉記憶,找找資料,再看看這曾經的「改變台灣的24個關鍵字」,在時代的巨輪下,又會變成什麼樣子?這裡頭有一些我比較熟悉的,也有一些我到現在仍是門外漢的。摻雜著瑣碎的印象和個人的想法,如有謬誤,歡迎指正。
我們要做的只是付出較高的成本、以及信任。Google過去提供的是針對某一個關鍵字提供全世界的相關資訊;未來要想辦法只回應一個(或兩個)結果 — 而且正好要是你心裡頭的那一個。回顧 Google Now,這不是從2016開始的,表示Google早就開始注意到這點了。只是藉著AI、語音、Echo,「幫你作決定」這一年一年不斷地進化著。
一個產品,如果能夠很準確地找出它的客群,抓住那些人的胃口,而且,那些人還必須具有消費能力,那麼,要賣得出去,甚至賺到錢,就不是難事了。
所以我們會看到,一個小小卻索價好幾千元的電子字典,瞄準從國中到高中的莘莘學子們。雖然這些學生的消費能力不強 (就算有消費能力也不太會花在電子辭典上),不過他們的父母卻會心甘情願地從口袋掏出白花花的鈔票,自動買下這台電子字典,然後送/逼他們的孩子們使用。這就是電子子典的獲利模式。
30雜誌,也是很類似的,瞄準了 30 歲左右的這個世代。收入是一般的中產階級,望著比他們早一到兩世代的前輩們,在那傳說中的「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一路奮鬥走過來,人生已經有好幾桶金,甚至已經開始準備退休。而30世代們,有的才剛存了第一桶金,有的還在掙扎,不曉得為什麼這條路走來這麼辛苦。明明社會環境已經比十幾二十年好很多了,為什麼財富和社經地位的累積卻這麼慢?
心裡那種隱隱的焦急,渴求一個出口,或是一個答案,或是一個救贖方案。而30雜誌,就試著要給這些人一個答案。(雖然我自己覺得答案根本沒有這麼簡單)
身為一個科學的信徒,在閱讀黑天鵝效應時,首先就是檢驗裡頭的邏輯,看看裡頭的邏輯是不是言過其實,拿特例當常例 (畢竟,黑天鵝本身就是特例)。話說掃過一次裡頭所提到的幾個謬誤,包括確認謬誤 (Confirmation fallacy)、敘事謬誤 (narrative fallacy)、沈默證據的謬誤 (silent evidence fallacy)、戲局謬誤 (ludic fallacy)等,大體上我還真的接受了作者的論述,接受了自己平常認知了解中所不足的部份,並且嘗試開始在生活中、規劃、思考裡加入作者所倡議的黑天鵝思維。避免 (未來的)黑天鵝事件對我而言不再那麼重要,減少到時發生的衝擊才是王道。
接著,我開始回顧檢視前陣子所接收到的資訊,然後看看能不能從裡頭找到一些思考的謬誤。第一個被我拿出來看的,就是前陣子剛看完的厚黑學:
緣起:
2008年三月中旬,嚴格來說,是2008年三月13日中午12點24分41秒,一封email 出現在我的信箱裡。寄信人是大塊文化的MJ。題外話,自從看完我在墾丁*天氣晴之後,我看著大塊文化這四個字,總會想起戲裡那間大辣文化,那個總編,那個小小的編輯,還有那個窗几明亮的辦公室。
回到我那封躺在信箱裡的 email,原來是張惠菁出了新的散文集:給冥王星,而我,因為寫了幾篇心得,因此被出版社抓來當作那本新書的推薦人,他們會送我一本新書讓我讀,代價是,我寫一篇文章作為推薦文。
其實在那幾篇讀書心得之後,我又陸陸續續地看了「你不相信的事」和「流浪在海綿城市」等書,正好把她的作品全部都讀完。不過正逢開始上班,兵荒馬亂,這兩本書大部份都是在廁所裡馬桶上讀完的,一想到要完整地把讀完的感覺整理出來,頭就開始痛。(給冥王星我看到一半就頭痛了)
在確認推薦文不見得要推薦之後,我答應了MJ,收到了書,開始了我的閱讀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