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弟在MSN上捎來一封問候:
聲音會影響電流嗎?
這問題問得我頭昏腦脹的,要講是或不是都不對,趕緊問清楚點,然後真相大白了:
讀書提到noise 會影響傳輸…twist-pair coxial 都會被影響…只有fiber不會被影響
好啦,當Noise被當成噪音時,所謂的「雜訊會影響電信號傳輸嗎?」問題就變成了:「聲音會影響電流嗎?」
今天,在mtlin的blog上看到了這麼一篇轉錄自電子工程專輯的文章。裡面的一句話讓我又呆了一陣子:
另外,還必須注意因噪音所產生的過度充電檢出誤動作,以免判定為過充保護。因此,需要設定延遲時間,並且延遲時間不能短於噪音的持續時間。
要不是有我弟的前車之鑑,再加上把中文->英文->中文自己轉一次,可能我還在想,我的電池充電器充不飽,是不是我音樂開得太大聲的緣故?
本來想,這篇作者署名林志全的文章看起來像是翻譯文章。不過,如果有人把Noise翻成噪音,也有可能是學門不同所造成的習慣,說不定在文章作者的那個學門/部門,大家都稱Noise為噪音也說不定,而所謂的噪訊、雜訊,也許只出在我所身處的小圈圈裡,
也說不定。
相較之下,那種「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跟「互補性金氧半」的差距,就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了。
在翻譯裡,有沒有統一的譯名,有沒有作到信雅達,有沒有取得讀者的共識,應該永遠都不會有答案吧。相較之下,老闆對於翻譯作品要求所帶來給人的龜毛形象,相較於書本問世流傳後所帶來的效應與影響,好像就不是那麼值得計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