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賽的科學

像我這種學科學的人,其實還蠻相信「帶賽」這種事的。

喔,帶賽是通俗說法,在「西方」社會,有用個比較專業化的術語,來稱呼這種現象,叫作莫非定律。

莫非定律: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當你準備了一連串的事件,好讓莫非定律發揮到極致時,這種現象我們就叫帶賽。

還不懂嗎? 那我來舉個例子好了:

在你的實驗裡有一個關鍵製程,需要操作某一個機台(就稱之為機台A好了)。你的機台時間都約好了,試片也都準備好了,然後在前一天,另外一個人操作了那個機台,導致該機台的壓力超出標準值,負責機台的工程師決定將機台Shutdown處理,大約需要三天的時間。

好,三天可以接受,急歸急,這種事情也是很常見,於是所有實驗行程隨之調整,等待該機台復機。

三天後,工程師告之決定將該機台的某項組件送修,又沒有備料可用,採購手續也卡在某不知名的關卡上,於是乎,恢復期由三天變成兩個星期「以上」。

好吧,山不轉路轉,這時就要考慮緊急備用方案了。

備用方案,機台B登場。

找到會操作機台B的人之後,莫非定律又發作了。

試片準備清洗旋乾的機台出現問題,被破片污染。要另外一個三天才能恢復。

噹噹噹~ 這樣就能打倒萬惡的學生嗎? 不。

不能用旋乾機台,那我就用氮氣槍,一片一片地吹乾好了。

於是乎,花了一個多小時,一片一片地吹乾,還要小心不要破片……

好了,乾乾淨淨的試片送到機台B了。

……..

機台B開機失敗。

等待。

重開機。

開機失敗。

技術人員週末不上班。

好樣的。

帶賽。

帶賽這種事,是會傳染的。
跟我一起作實驗的學弟,使用機台C的時候狀況連連,逼得他跟我一起休了一個長長無事可作的週末。
當你的status是帶賽的時候,除了大聲嚷嚷「Today is NOT my day!」之外(當然,要講Today is a good day to die!也是可以),記得在身上掛上牌子,寫個「帶賽中」,避免不知情的學弟被傳染後影響到畢業的時程……

就科學的角度而言,帶賽的形成,應該是一連串機率的組成。以上述的例子而言,機台A停機維修的機率是 i%,停機狀況下發現沒有備料的機率是 j%,旋乾機台停機的機率是 k%,機台B故障的機率是 m%,由於各事件的發生都是獨立事件,其一連串發生的機率應該是 i*j*k*m*(0.01)^3 %。這個數字應該是很小才是。也就是說,當你帶賽的時候,其實發生在你身上的一連串事件其機率搞不好跟彩券中頭獎的機率差不多了,你應該去買個彩券的。

真的是如此嗎?

仔細觀察這期間發生的事件,並不是每一個事件都是不如意的,只是當生活中發生不如意的事件時,比較容易會進入你的「印象」中。然後當有數個事件不如意時,我們會自動尋找這幾件事情的關連性,找不到時,這數個事件很容易就被串連起來,造成「帶賽」的印象。事實上,這只是個人意識中對不如意事件的放大機制罷了。

再者,這一連串事件真的是獨立事件嗎?

舉個例子,當你保持在帶賽狀況的時候,可能忘了出門忘了帶錢包,回家拿了錢包卻忘了車鑰匙,並且把自己反鎖在門外,騎車會犛田,上台報告被老闆釘在台上,回去又發現電腦壞了。你會說:「啊! 我最近怎麼那麼帶賽? 」實際上這一堆事件卻有部份和你的「心魔」有關。如果你已經懷疑自己在帶賽狀態之下,那麼不僅接下來發生的不如意事件會被放大檢視,自己也有可能去犯下平時不會犯下的錯誤。這樣下去很容易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你會繼續地犯錯,然後更深信自己處於帶賽狀況之下,然後更不敢用平常心去面對接下來發生的事,然後再犯錯。

那要怎麼處理這種狀態呢?

如果能自己擺脫這帶賽的心魔的話,是最好的。

再不行,給自放個假,靜待帶賽的過去(其實是靜待平常心的到來,而且….少做少錯嘛!)

不然,就像我一樣,用一碗80塊豬腳麵線,替自己找個藉口擺脫這難纏的帶賽狀態吧!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