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謊言、跟不當累積

這是從一段有趣的說法開始的。

keso這一篇文章裡,讓我覺得有趣的不是主題,反倒是這一段與主題不太相關,引用Marc的這一段話語:

去中心化會不會導致騙子橫行?他的看法是,與其只有一個家伙撒謊,不如有100個家伙撒謊。一個家伙撒謊,你無法做出辨別,但100個家伙撒謊,由于他們各自想法並不相同,所以他們的謊言也不可能有著完全一致的指向,這樣你就可以從謊言中判斷真相。因此,去中心化大大降低了謊言的風險。

然後,在這篇批評 web 2.0的文章裡,也有一段話蠻有趣的:

我始終覺得這是 Blog 風行以後的後遺症, 說話的人多了, 就聽不清真相了. 專家說話也不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詮釋, 大家都爭著說話, 說一些言不及義的五四三. 最令人憂心的就是炒熱了一個名詞, 而這個名詞卻沒有實質定義與內涵, 然後卻成為了投資者的重要參考依據; 就像台灣一窩瘋的蓋 BSP 一樣, 每天電視新聞下面的跑馬燈就開始跑主播部落格的網址, 每家報紙也都跑出部落格, 然後台灣的網路業者也都很糟, 都沒什麼創新理念, 只會跟在人家屁股後面.

兩相對照,再加上前幾天看 richy 這篇裡面所提的「不當累積」(可在Neo的文章裡看到他舉的例子),到底blog風行後會真相愈來愈明,還是謊言愈來愈不容易生存,還是兩者皆是(畢竟兩者並不互斥),蠻值得花時間好好想想。

我目前的想法,是從信任程度的觀點去切入,雖然目前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不過應該可以讓真相、謊言、跟不當累積有一個可行的方式去區別出來。

ps. 當初填的問卷研究的結果到底是如何? 我也好想知道。作者說:

小弟在此感謝500多位受訪者(前測+正式)協助填寫問卷,讓小弟的研究得以完成

那是三個多月前的事了,現在,作者應該是已經畢業在當兵或工作了吧。

在〈真相、謊言、跟不當累積〉中有 2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薄荷
  2. 對我來說,不過是某種自我認同的手段而已。

    想到就寫,想不到就停,或者想要看起來有學問,就多寫些有學問的東西。沒有經濟需求,沒有讀者壓力,純粹是把想法轉換成文字。或許只是想在寬闊的網路中留下些自己曾經存在的證據。

    就好像很久以前,曾經風靡過一陣”大家來做烘培雞”的熱潮。Blog也是相同的,只是這種形式專精於文字罷了。希望自己的東西是什麼樣子,他就自然會變成那種模樣;對他沒有想法,那他就不會是個什麼東西。

    所以呢?你管別人怎麼想,自己怎麼想比較重要。不見得每天都有科技新知的Blog才是好格子,只有自己畫的格子才是自己的。

    回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