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直白」的報導

前幾天,看到一則老少配的新聞:
相差20歲 國三生迷戀熟女 蹺家同居20天》。

少男配熟女的新聞,像是之前莉莉配小鄭、小狼狗配許純美,除了能夠提振閱聽人的精神,替閱聽人營造出一個想像的空間,也讓民眾在街頭巷尾的時候,有話題可以聊。然而新聞媒體自己為了保持自己的「格調」,往往用隱喻性的說法,或是只陳述事件,剩下讓閱聽人去想像。一邊賺到了眼球,一邊得到了話題,真正失去東西的,也只有被指指點點的當事人。

只是這種作法,久而久之,觀眾見怪不怪,這類的新聞,自然而然就不成「新聞」了。

可能是因為這樣,所以在另一則相關新聞裡,中國時報簡光義先生決定下猛藥,在字句中直接把話說清楚,並以「熟女呷少男」這種角度去報導這則名為《兒子被「榨乾」 老媽大罵夭壽骨》的新聞:

先看看題目那兩個字,「搾乾」,還用引號框起來,明顯地表露出簡光義先生他接下來面對這則新聞時,要著重的「重點」。

再來是內文,看看簡先生的用詞遣句:

走路不時要用手撐著腰,很顯然「操勞」過度,一副被摧殘的模樣

但昨天員警看他有氣無力,走路時用單手撐著腰,一副精疲力盡的模樣,員警好奇的問他是否與曾女發生過性關係?是否曾女教授性經驗?一天最多幾次?小強只是竊笑坦承,不願回答問題。

走路單手撐腰,有氣無力,可能是在外頭沒睡好,也可能是在網咖坐太久玩太累(在這篇中其實已經提到警方是在網咖找到該少年的)。記者直接把讀者導向他個人的「顯然解讀」,把他心裡對於「熟女少男配」加上「有氣無力」的兩件事直接理解成「少男被熟女搾乾,還操勞過度」。然後閱聽者就可以跟「婦女三四十如狼似虎」這個印象給連起來。不曉得,這算不算是所謂的「框架化」?

這樣還不夠,簡光義記者還引用少年母親的話,來證實他對於幼齒少年碰到中年婦女會被「搾乾」的刻板印象:

「這呢少年嘛哺(嚼)得下去,實在無天良」。

小強的母親感嘆說,「小時候幫你用粉光燉斑鳩大進補,現在全被一個女人搞砸了!」不禁怒罵曾女「夭壽骨」。

少年母親是愛子心切,所以才說出這些話。可是記者 quote 這幾句話,想表達的又是什麼?

我記得很久以前流傳著一個笑話 傳說 說法:「中國時報以質報自居」。這則新聞這麼粗俗白話,還直接破壞了閱聽人的遐想空間,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則質報該出現的報導,而比較像是小報上的報導吧!

在〈一則「直白」的報導〉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