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學生所拍的紀錄片「腳尾米」,裡頭由於虛構了兩起事件,吸引媒體前來報導,用以凸顯新聞媒體報導新聞求證不足,不但引起了網路上的討論和爭議,在 6/20 的蘋果日報也以頭版全版的方式報導這裡頭的事件。接著,片中「被騙」的那些媒體,包括年代、東森、中天、三立,也分別對此回應(或不回應)。有的表示已有查證及平衡報導,有的則是認為「深表遺憾,會深刻檢討。但不能茍同學生手法。」。
在這記錄片中,大量將香港的新聞媒體和台灣的新聞媒體作一比較。我相信這是因為三位學生的僑生背景所導致。關於香港新聞媒體是不是如片中說的那麼客觀那麼好,由於我並沒有接觸過、也沒有看過香港的新聞,所以我無法對這一點評論。但是片中所點出的一些現象和問題,我認為是非常值得紀錄下來的。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最受爭議的部份,然後再看看片中還說了些什麼。
新聞媒體「被騙」,活該嗎?
關於「假造新聞」讓媒體上當,這一點是最有爭議的部份。新聞媒體會覺得自己已經訪問了當事人,盡了求證的責任義務,如果受訪者刻意造假,媒體也是受害者。這讓我想起 richyli 曾經在我某篇文章的迴響裡所提到的:
大多是專家直接講某某東西含有什麼什麼、吃多了會如何如何,食用與病症之間的關係,大多是發稿單位自己講的,這樣新聞才會曝光,一氣呵成,中間沒有停頓。
電視台記者心機沒有那麼重,大多是人家講啥他就報啥。
像片中所提到的狗毛事件,除了當事人的說法之外,其實是很難求證的。那麼該則新聞到底要不要報,訪問了當事人算不算盡了求證的義務,我覺得可以是一個問號。另外一則假事件「網拍運氣」也是,記者訪問了當事人,拍了網拍的頁面,然後「把他當作是一個趣味事件」來報導。
就這個方面,我想到的是:
- 如果我是記者,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去求證事件的真實性?
- 如果沒有辦法有其他求證的方式,那麼這個事件該不該播出?
- 就算自認已經求證了,這類事件(抱歉,我實在很不想稱之為新聞事件)應該被放上編輯台,最後播出嗎?
就我自己的看法,第一個問題是否定的。我想不出這兩個事件可以用什麼其他的方式去求證。也就是說,記者要揭穿這個騙局,是非常困難的。但是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對我而言比較容易回答:我認為應該都是否定的。一則只有當事人單面說法的新聞,不應該播出;就算已經有辦法求證,我也不認為這樣子的一則新聞,值得出現在大眾家裡的電視。 這是攸關公眾利益嗎? 不。這是大眾應該知道的事情嗎? 不。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嗎? 不。
新聞台要播出,只因為所謂的「趣味」/「奇人異事」嗎? (我猜是的)
那麼我看的是專業性的新聞報導,還是娛樂節目/綜藝節目?
新聞報導的手法及錯誤報導
另一個片中點出來的,是應該要「專業」的新聞媒體,其新聞手法的不專業以及錯誤的報導。這裡的「不專業」,指的不是圍住受訪者不讓他走,並且把麥克風往他鼻孔戳,也不是營造畫面「氣氛」時的不專業(我相信他們在這方面應該很專業),而是在採訪時的新聞倫理和新聞道德;而錯誤的報導,指的也不是事件本身被造假他們被騙,而是指他們扭曲了受訪者的話,呈現了與受訪者所說「不一樣」的新聞事實。
這些不專業的採訪過程有:
例1 – 狗毛事件:
- 記者一直問感覺,引導受訪者哭
- 媒體答應受訪者不正面曝光,但卻食言
例2 – 網拍運氣:
- 「我覺得像是在演戲的感覺耶!」
- 「她就一直問我一些引導式的問題」
- 「以前衰時四星彩券不見」 ->「有運氣之後買到中四星」
- 「買運氣價錢是1380」->「買運氣價錢是 1300」
- (不存在的事) ->「買的人口耳相傳、造成風潮」
- 「相信的人就相信,不信的人就不信」 -> 「一口咬定! 相信」
以及「專業」但卻用錯地方的報導手法:
例3 – 用煽情的方式報導某則趙建銘的新聞:(請見片中24’46″處)
- 彩色轉黑白特效
- 慢動作 / 表情特寫
- 節奏跳接畫面
- 音效 / 配樂推向高潮
最後,我看著片尾那一堆剪接的新聞畫面,一邊聽著 陶喆的Dear God,心中除了感動和無奈之外,剩下的應該是憤怒和失落吧。
剛剛看完六點半的新聞 那悲劇 又重演
有個媽媽拿著兒子的照片 期盼他 會出現
看不下那畫面 我轉過頭卻開始流淚
是懲罰是考驗 還要有多少的心碎
我看完了只覺得台灣的新聞是在報”新”聞:新的見聞,而不是在報 news 。
至於影片 argue 的點在於,台灣媒體對於處理新聞採用誇張手法,加油添醋,而不是作事實的陳述。
至於兩個假新聞,如果新聞台以趣聞的方式處理的話,我個人認為還 OK,不過其中有一家電視台還以”獨家”的字眼來描述賣運氣這件事,這就太過 over 了。
1.狗毛其實查證太容易,這考驗到了記者的智慧
如何查證?他可以去詢問他們的隔壁鄰居狗狗是否真的以車禍死亡
其實這些學生做出來的短片對媒體已經算仁慈了~他替那些電視台打馬賽克呢
雖然還是很容易看出是哪一家電視台呵呵,但這可讓好幾家常常說自己絕沒做假新聞的
新聞台通通露出馬腳。
這片子滿有意思的,把鄉民們整天掛在嘴上的批評,以比較有脈絡的方式一次講出來;不過回頭看鄉民的反應,永遠都是那幾句:「這就是台灣媒體」。
罵媒體當然人人都會罵,問題是罵了這麼久,對方和自己到底有沒有任何改變?如果罵媒體的同時,還為了有新的題材而每天準時收看新聞;或是到餐廳吃飯看到店家播放新聞,既不要求店家轉台、也不以拒買抗議…等等以「消費者力量」起身反抗的行為,就算罵得再多,也只是自慰而已。
另一方面,積極的閱聽人是否曾設法提昇自己的媒體識讀素養,抑或永遠停留在「謾罵」階段?片中指出的幾個要點,在許多媒體識讀的課程或演講中時常出現,如媒觀講堂、或是管董主持的「Watch Media」和「媒體觀察站」,都是很好的學習管道,有這麼多網路資源,閱聽人實在應該想辦法提昇自己的觀察能力,而不是讓媒體監督流於譏諷、嘲笑和挑錯字。
補上媒觀講堂的連結:
媒觀講堂部落格 – 有課程大綱和文字紀錄
媒觀podcast – 講堂及媒觀論壇的錄音,歡迎聯播
但我覺這三位港澳僑生心態可議,
台灣新聞生態不佳是事實,
但用這種嘲諷的方式,
算是不遵重當地的文化。
跟成龍說「台灣選舉是天大的笑話」一樣,
不能讓人接受。
呃等等…當地的什麼文化@ @
台灣選舉真的很好笑阿…呃不…應該是謎到哭笑不得了,dear god~
新聞綜藝化…
外國人可能不習慣,
台灣人倒是早就習慣這種看新聞聊是非的新聞文化了…
而且港澳新聞也沒他們自以為的好。
雖然我自己也覺得台灣新聞有改進空間,
但讓過客站在這裡批評這裡,
做假新聞來嘲諷,
心裡就是不大高興。
希望在國際上得到認同的我們
難道不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
製作影片的心態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缺點
這才是最重要的吧?
不好意思,我在文章的留言中,引用了您文章中的一小段。
如有不妥,請告訴我,我會立刻拿掉的。
以下是我引用的部份
例1 – 狗毛事件:
* 記者一直問感覺,引導受訪者哭
* 媒體答應受訪者不正面曝光,但卻食言
例2 – 網拍運氣:
* 「我覺得像是在演戲的感覺耶!」
* 「她就一直問我一些引導式的問題」
* 「以前衰時四星彩券不見」 ->「有運氣之後買到中四星」
* 「買運氣價錢是1380」->「買運氣價錢是 1300」
* (不存在的事) ->「買的人口耳相傳、造成風潮」
* 「相信的人就相信,不信的人就不信」 -> 「一口咬定! 相信」
引用的文章網址
http://qq0526.blogspot.com/2007/06/blog-post_20.html#5510134359461001339
The documentary has been widely circulated on Internet. Foci of discussions so far I have seen are mainly around the two events made up by the producers to draw attentions of media. Of course, we saw the two events successfully became news. The results are highly ironic to these media reported the two events, even to the whole media environment in Taiwan. I would like to go a bit deeper to see some phenomena which I suppose the documentary attempt to tell me.
What is news? It is the core theme and major enquiry of the documentary,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to the end. As also mentioned in the documentary, news is the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around the ‘common sense’ world which brought attentions (specifically say ‘selected articulation’) to us by media/ journalists judging from newsworthy. The problem is what is ‘newsworthy’. I would like to quote the masthead logo of The New York Times –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It is all about public interest and taste. Yet, in parallel with commercialization of media, newsworthy has been getting market-driven. In business, I would rather say news should be more saleable in the way that catches audiences’ eyeballs to increase rating and adverting revenues. Taiwan’s highly competitive media environment makes the situation worse. That is no wonder that the two make-up events are covered.
Everytime when media/journalists are blamed for nonsense news, such as the two above mentioned, ‘audiences want to see’ (in Chinese 觀眾愛看) and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are the best shields against criticism. ‘Audiences want to see’ (觀眾愛看) is not an excuse to escape being criticize. As I have said, news is the thing people necessarily to know, since audiences delegate privileges to media/journalists to selectively articulate really important things to them. Furthe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journalists cannot directly be in touch with every audience. The feedback which they can reach to image their audiences is rating. Unfortunately, rating is from an incredible measurement getting from small scale of audiences. What audiences can watch from media, in fact, is what media/journalists provide to them. (I do not bother to deal with the issue of taking meanings what the want from events. It is out of scope of this article). In this vein, I do not dare to simply put ‘audiences want to see’ ( 觀眾愛看). That is to say, the two fake events are not worthy to be reported.
Delegated by audiences, to gain trustiness and credibility, media/journalists apply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whilst reporting every single even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are objectivity and accuracy. Although absolute objectivity is impossible, at least, journalists should keep distance from the event he/she reports. In other words, journalists are observers. What they observe should be a fact with accuracy. If accuracy of an event cannot be proven, it cannot be regarded as news. Here, again, the two ‘supernatural’ events should not be shown on TV news programme, let alone journalists involved in directing interviewees how and what to say.
I have heard some criticisms to these students from media. However, if these students should not send information to draw attentions of media in the way that gets reported, PR events even should not be treated as news. Although sending make-up stories to media is arguable way to test what is news (as I remembered, 吳宗憲 did it to 壹週刊 before), if it cannot be considered as news, why bother?
Why not journalists do meaningful resistance to the chaotic media environment in Taiwan is the issue raised from the documentary. The answer is simple, the social control in newsroom. To develop his/her career, journalists have to compromise with his/her boss and organizations over what can be treated as news. Under the pressure of highly competitive and commercialized media environment, what is assumed as news is to please what audiences want which they image the way in which gains high rating. News is not so much to do with public interest, but a commodity related to revenues. Therefore, journalists can not help to follow the newsroom control. Otherwise, they possibly get fired. In Taiwan, for historical reasons, labour unions normally can not be supported by the management. Same situation happens to journalists, which prevents them from getting solid power to resist the chaotic media environment.
How about ‘audiences’ who are cared about by media/journalists all the time? Although there are media watch organizations and bloggers has made a lot of efforts to criticize media for their faults, insufficiency in reporting news, deficiencies still remain. These media watch is still confined to audiences who concern for media, which is not yet a pressure to media/ journalists. Media therefore concern about rating and advertising revenues but never go back to think about the very essential question ‘what is news’, or even ‘what is the news fit to print’.
The documentary does touch questions about news in Taiwan and also riggers some thoughts and topics related to phenomena of Taiwan news to be discussed. It is an intertwisted relationship/structure among audiences, media and advertising revenues in the highly competitive and commercialized media environment. As a saying by Anna Lappe ‘Everytime you spend money, you’re casting a vote for the kind of world you want’. I would like to give a temporary conclusion here: ‘Everytime you watch news, you’re casting a vote for the kind of news you want’. So, let your remote control decide what news is. It is not just a slogan, but a practice. At least, I have already stopped watching cable TV news from Taiwan.
給KKK,
除了假新聞作為引爆點以外,其實這部片子裡還有相當多有意義的訊息。台港的比較是一個雙面鏡,除了檢視我們對於自身媒體亂象的共感以外,也透漏了香港媒體在97以後受到政治力的影響造成強烈的左右對立(其實在之前也有: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香港傳媒爭議&variant=zh-tw),但是卻仍舊能獲得閱聽人的信任與對專業、道德的認同。像這樣的敘述過去有著相當多的研究,但卻總是深埋在學術中,大眾很難清楚的理解。而且,片中也有相當多的建議與批判,這些訊息我認為不應當被忽略。
不值得的新聞
報了只是在消費觀眾
TO KKK
爛文化就是該被淘汰,難道你以台灣的爛選舉(一堆政治人物猛出花招,這不是貽笑大方是什麼?)爛媒體為榮?
PipperL:
分析得很好,完全打到重點,
就收入台灣好生活報本期媒體觀察單元的延伸閱讀囉!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20070623/310
其實並不會無法查証呀
第一則要作也是可以的啦
之前的「鬼影追追追」都會搞個「靈學實驗」(這招三立最會),把dv架在兇案現場,看看有什麼鬼東西跑出,這也是一種查証。不過,這是開玩笑的啦,只是我在想,如果新聞台真的這麼作,學生們會不會當場挫賽。
第二則更可以查証的
直接上網去買買看就行了呀,造假的就買不到,如果買到,就自己來個活體實驗,或者專家鑑定(當然,應該是會找雨揚老師),一樣可以可以查証。
其實,許多時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
Benla:
其實關於查證的部份我本來想稍微帶過就好,所以才用「很難求證」。我有思考過如果我是記者,我要怎麼去查證;但同時我也在想如果要「騙記者」的人,要怎麼樣騙過記者的查證。以網拍運氣而言,我想到的是可以真的準備網拍,只要不面交就可以,這樣子記者查證也查不出什麼「破綻」。
這兩則新聞都是專家一鑑定就破功,我記得第一則報導就有訪問醫生,表達專業對此的意見。不過如果像三立(?) 所說的這是「趣聞」,那麼對電視台而言,仍然有報導之價值。
我非常贊同您說的「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態度」,記者報導這兩則新聞時其實可以更謹慎,不管是對事件的真相,處理新聞的方式,或是對待受訪者的內容。我並不責怪媒體這樣子就被騙了,而是對於他們的輕率感到感嘆。
PipperL,
如果按你的安排,也許真能騙過記者,而如果記者也真的去買了,也去鑑定或實驗了,就算被騙,也不會有什麼責任,因為他作了他該作的事,而且很認真作,接下來就是新聞價值的問題了。
至於新聞價值如何選擇,有時是很主觀,但也得符合媒體所聲稱的屬性。如果播這兩則新聞的是「暗光鳥新聞」,或者是三立的「完全娛樂」,我想也不會有什麼人覺得這有什麼不可以,但,因為社會對新聞台有期待,也有要求,在新聞台播出這種新聞,自然會招來批評。
這部片子的重點根本不在於「騙」,因為,如果記者很認真的查証而被騙,影片可能就不會成功,相反的,因為影片充分暴露了媒體選擇新聞的價值,以及工作態度,當然也就會排山倒海式的批評了。
Benla:
是的,我也認為如果記者能作到更多的求證,並且用更細心和用心的方式去處理新聞的細節,那麼就算結果被騙,也能夠取得觀看這部影片者的諒解。我也認同更重要的問題在於你提到的「媒體選擇新聞的價值」,也是我在文中提到的「這類事件應該被放上編輯台,最後播出嗎?」
如果討論這種「趣事」或是「怪奇」新聞適不適合播,以當前的電子媒體而言(我可以先把公視排除嗎?),似乎誰沒有自稱是「嚴肅新聞」、「正經新聞」、或是「質新聞」。事實上,以他們在新聞裡放入娛樂圈新聞和吃喝玩樂資訊/行銷的比例來看,我認為他們是把自己定位成「綜合新聞」的(這樣比較好「入口」?)。
而這樣子「大雜燴」的結果,第一個衝擊到的就是擠壓到一些深入的社會議題報導,記者沒有時間、編輯台也空不出新聞時段、閱聽人在吃飯時大腦也沒有那麼多的血液供思考…..
不曉得我這樣子的推論與事實相隔多遠? 🙂
我是一個媒體工作者,就是你們所厭惡的記者。不過,我不認為我每天做的工作,就如你們說的在製造新聞,而我還相信台灣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度,所以,我願意在晚上11點下班後,在這裡留言給你們,我很希望你們在臭罵我們之後,能夠如同我們這群同業一樣,也很有耐心地看完我下面的表述。
我是看了蘋果報,再看了電視台的報導後,知道你們的舉動,本來,我也站在很氣憤地去省視我的同業,不過,今天我花了半小時,把你們的帶子看完了,媒體的既有亂象,我承認確實如此,在此不須贅言了,我只想針對你們的作品做說明。
很明顯的你們作品中的受訪者,不論是教授、學生、媒體觀察者、從業人員,都是一次訪,這從你們的鏡頭角度,受訪者的衣著,可以清楚看出。這樣就要完成一個專題報導,或是一個質化研究,這是非常草率的,他們都是合格的受訪者嗎?你們要批評電視台記者,卻沒有任何一個電視台記者的聲音,讓一個廣播主播來談電視新聞產製,這樣適當嗎?受訪者充斥著「他們可能會」、「可能他們是」,我不禁想問這些受訪者都是知情人嗎?我也很想知道,你們的指導老師到底是誰?是不是我也認識,很欽佩的管老師?另外,這些受訪者都沒有名字?誰教你們可以這樣做?你們引用了受訪者的訪問帶,卻不屬名,第一不尊重受訪者,第二閲聽人怎麼在去查証你們的受訪內容,有沒有曲解受訪者的意思?
你們的作品企劃,從什麼是新聞,談到打分數,再談新聞綜藝化,定義真正的新聞…..,我高度懷疑,你們是不是先有作品的大綱、腳本,再去做訪問,找到聲音、畫面補起來?這種作業程序,正好不就是你們所批評的媒體狀況嗎?這樣的作品到底想訴求什麼?
你們設計了一個靈異狗回魂和拍賣運氣的樣本,這在研究方法上沒有問題嗎?正如你們在作品自己承認,這不能查証。一個不能查証的樣本,你怎麼去要求你的研究對象要去做查証呢?。如果這兩件事很難查証,你又怎麼能確定研究對象沒有去做查証?或是,採訪記者可以澄清,他曾經事前到行天宮,問過關老爺,他同意做一則報導。
而你們很清楚、武斷的把「靈異狗回魂」和「拍賣運氣」當作迷信,你們寄望媒體用科學的方法去證明它的存在。也許你們應該先去探究「科學」與「宗教」在人類歷史脈落下,曾經是如何拉扯之後,再回來定義「迷信」是什麼。
我認為在研究設計,你們的作品本身就有很大的邏輯瑕疵!我深深的覺得,這份研究的目的只是要致人於罪。
在我的認知中,記者的工作從來沒有被要求去要證明哪件事情存在, 這可能是法官、刑警、科學家或是宗教家的工作,我們是被要求在一定的時間內去求証最多的線索,提供給民眾知道。
你們放消息,我們去採訪,這就是一種求証的過程,只是很不一樣的是,往常我們遇的受訪者,都是相對善意的,而不是設計好圈套刻意誤導記者,在我六年深入採訪的經驗,當受訪者試圖說謊的時候,我大多可以察覺,就算不能,我還會針對他的說法去詢問其他關係人,以印証他的真實性,直到截稿前一刻。
30分30秒,正好是半小時半分鐘。
這份意圖批評媒體的研究,我的評價是半桶水響不停。
PS 希望你們不是廣電系的學弟妹!
Jerry好,
因為你在留言中提到我,也有朋友作連結到我那裡去,我的想法是這樣的:
http://blog.roodo.com/benla/archives/3513503.html#comment-11045507
反照,台灣媒體工作者的弱智與喪失自主權。
看一看今天Youtube最紅的影片。MSNBC主播Mika Brzezinski 拒絕播報 Paris Hilton的文章,
因為她不認為這是一件值的關心的新聞,不僅當場表明立場不報拒絕(注意!這是現場直播)而且還
當場揉掉新聞稿,結果高層竟然連續連續fax來兩次!!!
雖然最後導播還是把影片放出來,但是身為一個新聞主播我覺得觀眾應該都會站在她這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VdNcCcweL0
現在到處都充斥造假……….連人都是假的了,沒有什麽是真的了..
反照,台灣媒體工作者的弱智與喪失自主權,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