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點時間看了 Portnoy 的《獨立特派員與部落客宣言》,把裡頭的錄影通通看完了。正好最近開始思考戰地日記裡所寫出來的一些東西,該不該寫? 寫出來恰不恰當? 這是我想要讓人看到的東西嗎? 這是讀者想要看到的東西嗎? 這是有用的東西嗎? 趁著這個機會,小小整理一下。
早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部落格十誡,就提醒了我自己「If you don’t want someone reading your blog, never put it on.(Even he/she don’t know you have a blog)」,在工作以後,也許是因為花在其他面向(生活、家人)的時間和心力太少,也許是因為工作上有太多的「秘密」悶在心裡,我慢慢地會把一些工作上的苦水放上來,尤其是《戰地日記》裡的東西,現在想想,我的老闆看到一定很不喜歡。
那麼,他不喜歡的時候,會怎麼樣呢? 我想,他應該不會像 Erik Ringmar 的老闆或是校長一樣,叫我把部落格給撤下或是刪除。然而,這樣就沒事了嗎? 我想,不是的。在維持部落格的內容上,我擁有了言論自由,不會有人叫我要刪除或是撤下。但是我在部落格上公開討論某些事,也許是 Erik 所歸類的「 Stupid」,也許會造成 Jerry 所提到的「形象受損」 — 我在我老闆或是同事眼中的形象受損。這一點,對我工作上的發展,對我在老闆眼中的評價,其實是不利的。
所以當 Jerry 提到一個寫部落格的研究者,給圈子裡的人的印象,包括分神、虛榮、耐不住寂寞、幼稚、粗淺、守不住秘密等,其實我是一直點頭的。當我自己在思考的時候,這些話語,會慢慢累積在我的心頭。我是這樣子的一個人嗎? 我會給別人這樣子的一個印象嗎?
跟 Jerry 或是 Portnoy 相較,至少在工作的圈子裡,知道這個 blog 的人應該還在我可以控制的範圍內 — 但那也是現在。
而黃小黛所提到的「分際」 — 工作 / 生活/ 家人之間的分際,則是我之前一直努力追求保持的,我想自己未來還是會小心翼翼繼續保持在這條線上吧。
「你想要呈現的到底是什麼? 你想要給別人看到的是一個什麼樣子的角色? 」我會繼續思考這個問題的,謝謝妳,黃小黛。
Portnoy 所提到的入伍聲明書,其實回應了、或是說堵住了 Jerry 所提到一個很棒的可能性:
「當 oo 開始寫 blog 的時候, XX 被理解成什麼? 」
但 Portnoy 也以自身的經驗說了,他還是寫了,他們也沒有對他怎樣。
我自己的思考是,如果,如果我要寫工作上面的事情,那麼,我想要表達的,就是要循著「當 oo 開始寫 blog 的時候, XX 被理解成什麼? 」的思路前進。以我的例子而言,可能是:
「當工程師開始寫 blog 的時候, RD 被理解成什麼? 」
「當下屬開始寫 blog 的時候, 老闆被理解成什麼? 」
「當coordinator 開始寫 blog 的時候, Joint Development 被理解成什麼? 」
「當小職員開始寫 blog 的時候, 大會社被理解成什麼? 」
這些,應該比單純的遭遇、事件陳述來的有營養,也對我的風險/ 印象損失來得小吧。
但如何去整理、去挖出脈絡,顯然是一件更花心力且更累的事。不過 no pain no gain,與其只喊 pain ,再來多一點轉化成 gain 吧。這是我現在的想法。
戰事仍未結束,但戰地日記呢,可能要先拿來提鍊一下,再拿出來見客了。
至於部落客宣言,嗯嗯嗯,放進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