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馬,再救人

12/19 發生在花蓮,規模6.8 的地震。正在 Hola 逛到壁鐘區的我,見識到了滿牆的壁鐘一同搖晃震動的難忘場面,還聽到電扶梯那兒傳來驚叫 (好像有東西掉落在電扶梯上)。第一時間打了電話回家,打不通,第二件事,就是上推看看災情。

回來後,看到 @Jason0713 在地震中受困於電梯,然後靠 twitter 求救,推友幫忙打電話幫忙,最後得救。就像 @qing_wang 說的

不論是困在廁所或電梯, Twitter 又再度發揮救人的功用

這則推的確有潛力變成 2009 twitter 的經典推。

更有意思的是,@Jason0713 後續的抱怨,我也有類似的感受。

某一天下午,我剛回到辦公室,長官正好經過,劈頭就問:「XX 廠的情況怎麼樣?」
我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長官看我狀況外,一臉驚訝,彷彿看到天兵一般,沒說什麼,就走開了。

後來問同事,才知道剛剛發生有感地震。不過可能是我感覺遲鈍,也可能是我當時正行進中,所以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因為我不是負責 XX 廠的,所以問了負責 XX 廠的同事,才知道他早在第一時間就去電了解狀況,是否有機台當機或是 pump 跳掉等災情。尤其是半導體之類的精密機台,有的是具有極微細的黃光定位能力,萬一被震「歪」了得要花時間再調整或校正;有的是機台自己有保護裝置,遇到地震可能會自動跳脫會當機甚至是損害,導致生產停擺,一個環節停擺,可能會導致全生產鏈停下來,做到一半的半成品,有可能因此成了廢物。之前園區曾發生過台電跳電的事件,停個 30分鐘損失即達數十億,大部份就是這些無法再加工的半成品,以及讓機台復機所需花費的資源和時間成本。

但這還不是最糟的:在生產的過程中,可能會需要用到一些複雜且危險的氣體或液體管線,有的對人有害,光聞到或接觸到就會對人造成傷害,有的在大氣中不穩定,一碰到空氣就會有燃燒或爆炸的危險。萬一地震導致接頭跳脫或是管線斷裂,很可能會造成工安意外。然而,在建廠或機台配線時,通常已經考量到地震的情況,因此也會有耐震的規格,即使真的發生外洩意外,也有一些安全設計的機制可以將損害降低。

也就是因為這些原因,所以地震發生後,一堆主管和工程師,不管是在崗位上的還是已經下班的,第一時間關心的就是機台運轉狀況。我甚至還看過以「第一時間趕回工廠關心災情」以為榜樣的例子。

從 @Jason0713 的抱怨裡,看起來好像是在地震後的反應時間,廠務人力的資源遭受到了排擠,先管機台再救人,而造成他受困了快一個小時才脫困 (不知道我有沒有會錯意)。

先問馬,再救人。嗯…….的確是該檢討檢討。

在〈先問馬,再救人〉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