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說,我會說,才短短五天,扣掉在 villa 的時間,扣掉吃飯和下午茶的時間,扣掉 SPA的時間,扣掉 shopping 殺價討價還價的時間,真的放在「旅遊景點」的時間,所剩無幾。
也因此,淪為走馬看花,也是不怎麼讓人驚奇的事了。
坦白說,事後回想,這也是最讓我感到不滿足的地方。
不管是 烏魯瓦度的 Garuda Wisnu Kencana (GWK) 文化園區,還是烏布 /Ubud 的傳統市場和皇宮,亦或是聖泉廟及海神廟,甚至連 Kuta 的洋人街和海灘,每一個點,都值得花上一個下午、甚至是一天,慢慢地,細細地品味。
我自己甚至不排斥,跟當地人一樣,用聖泉洗滌著罪惡的身軀。不過終究,我只有象徵地洗洗手,然後就拿起相機,跟著導遊 Wardi,繼續下一個行程。
我同意,Wardi 在這方面,也得負上一部份的責任。中文不夠好的他,要精確且細緻地表達出每個景點背後的歷史、每個雕像的由來、每個神話流傳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津津有味,是有困難的。剩下的,只能靠我們自己的眼睛,去感受。
《在 Kuta 碰到吃下午點心的當地人,她告訴我這看似美味的食物的名字,我卻在五分鐘後就忘了。》
不過也因為語言不通,到最後我們索性跟導遊約定「集合」的時間,放開心,自己慢慢地逛。反正時間是我們控制的,如果逛不完,大不了取消其他的行程,何必連 mini tour,都搞成像旅行團似的拉車趕場呢?
當然,代價就是一些景點就去不成了。
指導教授倒是給了另外一種說法。她說:這一次就當作每個地方都踩踩,才知道哪些合自己的口味,下一次,再挑幾個地方來個「深度之旅」。
我說哪,以我們邊逛邊 shopping 的「速度」,每次來峇里島大概只能挑一區好好「深度」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