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學攝影,總會有一種淡淡的挫折感:為什麼別人能拍出那麼好看的照片,自己卻不行?
原因,當然不只一個。
首先,是鏡頭後面那顆腦袋:
對美學的直覺和訓練,先天和後天對於構圖的能力,本身對光線、顏色的敏銳程度,對於故事性和場景、甚至是在靜態的畫面中呈現張力的能力,都是。
這些,是必須花時間訓練,多多研究別人的作品呈現形式,以及大量經年累月的練習而得來的。
熟能生巧,當同樣事情做了超過一千次之後,你拿起相機,自然能用最少的時間,找到最適合呈現的角度和方式,按下快門。
再來,是腦袋前面那台機器。
對機器的了解是一回事,一張照片焦段應該多少,用什麼鏡頭,用多少光圈,景深大概會是什麼樣子,快門多少才夠,閃光燈要打多少,白平衡要不要特別留意,要不要特別上哪些相片風格,都要在按下快門前決定。
當然,如果你拍的是不動的景色,你可以像我一樣,先快速地拍一張,然後根據 LCD 裡的照片,調整設定,再試一次。
這也是數位的好處,即時呈現成果,再即時回饋調整設定。
不過,機器也是有極限的。
鏡身表現是一回事,鏡頭呈色和焦段又是另一回事。像我這種初學者,在挫折時常常會想:如果有 XXX 那支鏡頭,是不是就拍的出來了?
手上拿著廣角鏡時,會抱怨為什麼觀景窗裡有那麼多不必要的東西塞進來,為什沒有小小白把其他不相干的東西濾掉或是散到景深外;手上拿著標準焦段的鏡頭時,又會抱怨為什麼廣不夠廣,望又望不遠? 拿著變焦鏡感嘆沒有定焦鏡那種味道;拿著定焦鏡腳步卻又跟不上鏡頭,還沒取完景主題可能就跑掉了。
受到同事的影響,我的第一支鏡頭,是廣角的 17-40mm F4L。前陣子,拿來拍生活一般的事物時,會覺得好像不夠「近」。後來,我更索性在綀習標準焦段時,改用 50mm F1.8 II。
其實,在 500D 這種 APS-C 的機身上,表現等同於 1.6X 的 27.2-64mm。也就是說,跟標準焦段的那支 24-70mm F2.8L 相去不遠 。換句話說,在平常的使用上, 500D + 17-40mm 所涵蓋的焦段其實類似於全片幅的 5DII + 24-70mm。
所以小柯在 Punchparty 裡所拍的那些照片(用的是 5D + 24-70mm F2.8L),理論上來說,用 500D + 17-40mm F4L 也能剪進相同數量的事物 — 剩下的,就是 F2.8 所帶來的淺景深和快門優勢了。
說來說去,差異最大的,還是機器後頭的那一顆腦袋。說不夠近,其實都是我自己的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