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無名小站、迎來專業小群落

看到前兩天無名小站將在年底關閉的新聞,想想當年一群部落客「不爽」無名的那段歷史,交大的餵養、獨立、到後來被 yahoo 併購,幾個創辦人身價三級跳….. 從2007 年後,我就沒寫過分類是「無名小站」的文章了。這幾年,我的 RSS reader 會把我帶到無名小站的機會愈來愈少,倒是要找食記時, Google 到的還有不少是無名小站的文章。以前無名小站很多正妹相簿,現在不知道是不是還是這樣。

wretch-shutdown

 

這兩年,已經很難相信這個世界上有永不歇業的網站/網路服務,對於數位資料 (data) 和電磁紀錄的永恆也不那麼信仰了。真實情況是,人生還不短,只要一直都過得精彩,何必回頭望著/抱著那一堆電磁紀錄。舉個例子來說好了,我現在還保留著 2000 年自己拍的相片電子檔,但有趣的是,拿出來的場合往往是感慨(歲月的流逝) 和羞慚 (拍照的技術怎麼那麼差)。開始工作之後,也有很類似的現象。一開始,所有的 raw data 和 report 都會保存下來,報告的每個衍生版本也都會保留下來,所有的 email 記錄和收到的電子郵件 (不管是哪類) 都完整保留下來,很快地,我的硬碟使用率成長就變得飛快。開始團隊工作之後,這個現象變得更加嚴重,每次同事離職交接後硬碟就會多一個數GB 不等的子目錄,然而有多少時間是去爬梳那些資料呢? 少之又少。在這個連寄 email 回家工作都可能會被控告洩露機密的產業,那些數據和資料不如就真的讓它們留在硬碟裡,等待某天的 audit 好了。真的跟在你身上,掛在名字底下的, 不是那些數據,而是reputation, connection 跟不超過一頁 A4 的 resume。

啊,扯遠了。

Magic moment in Taipei

 

老查說,無名是敗在 facebook 所帶來的衝擊,以及後來沒有資源的投入以因應衝擊 (Pixnet 有,所以它們活下來了)。我對無名的了解沒有老查這麼多,對無名 2007 後的作為也沒有關心。如果無名要和 facebook 歸在同一類 (社群網站),那當然會被打趴;如果走的是專業的 BSP,也許不會再壯大,但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式活下來。當然,這是事後諸葛,國內的 BSP 市場已經萎縮 (寫 blog 的人愈來愈少),倒掉幾個 BSP 對產業而言反倒是健康的 (大家還記得自己是怎麼看待兩兆三星的產業吧),事實上,以我個人的隨口亂斷,就算一兩年後只剩下 Pixnet 活下來,我也不奇怪。雖說現在臉書那麼大,五六年之後回來看,搞不好又是滄海桑田。 (別忘了,2007 年到現在也是五六年)

而單就「寫文章」而言 (單就社群而言,facebook 是十分強大的),其實 facebook 並不是一個好的環境。 facebook 的格式和形式雖然比 twitter 還要彈性一些,但即使是 facebook 的網誌功能,對 blogger 而言仍是大大不足。但以「看文章」而言是非是 okay的,還能先看一下各個朋友的「點評」,所以我自己也花了一些時間在 facebook 上。只是大部份的連結和文章其實都在 facebook 外, facebook 比較擅長的仍是 HUB 及點評討論的介面,原生的素材仍然以各個網站/blog 為主。在這一方面,我覺得 facebook 比較像是寄生蟲。一方面靠著外部的文章/照片/影片等素材豐富自身社群網站內容的不足,另一方面卻把餵養文章的討論和回饋留在 facebook 裡壯大自己,進而造成外部網站的原生討論相對萎縮。

那問題來了,如果部落格持續萎縮,應對的方法是什麼呢? 除了安裝 facebook 的社群元件,留下討論迴響 (即使是 Host 在 facebook 裡)之外,另一個方式就是這一年來看到的愈來愈多「專業小群落」。 一個網站,一群作者,明確的走向,讓領域同好及意見相似者有個取暖的地方。 MMDays (最近文章變少了)、獨立評論@天下想想Thinking TaiwanPanSci 泛科學欣傳媒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等。但要小心的是,因為這些專業小群落的「取向」,身為讀者/訂閱者的你很有可能會被包在不自覺的數位泡泡裡,反倒喪失了數位選擇及意見的多樣性。

 

週日下午,我懶洋洋地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一件事,值得我紀錄下來:

我開始寫這個 BLOG,是在 2003 的時候,跟無名小站推出部落格功能是同一時期。十年後,無名小站倒了,但這個 BLOG 還活著。這個 BLOG ,活得比無名小站還久呢。

More to Go:

在〈送走無名小站、迎來專業小群落〉中有 22 則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