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自己多年前 (2006) 的《 我的備份SOP 》一文,只能說世事變遷太快。備份是很 routine 的事,過了十年,科技終究還是出自於人性:
- 每週要用軟體把常用的程式/資料同步到備份區? 饒了我吧,人懶的連開程式起來都懶。過去幾年,我寧願花點實驗自己寫個一鍵同步備份,睡前點一下讓他跑就好。今年更懶了,用 Crashplan 幫我在背景自己 monitor自己上傳備份到遠端,異地備份總是比較安心一點,是吧?
- 每月把資料燒到 DVD? 饒了我吧,我寧可準備一顆 3TB 的 HD 來備份,也不願一張張 DVD 燒出來,用簽字筆在上頭寫字編號,然後另外再維護一個清單檔紀錄哪張 DVD 儲存了什麼東西。就算要異地備份,也是整顆硬碟拿過去 XD,然後再買一顆,半年交換一次…… 現在更懶了。直接開個 Amazon Glacier 往上頭丟,反正網路上傳頻寬雖然還不夠大,但是要上傳這些東西一個月給他個幾天就傳完了。
- 每年把 DVD 再燒一份? 天啊,這然不可能囉。硬碟對拷都懶了。
2016 版,時間方面:人工備份不用,人工整理不用,電腦自己在背景上傳備份就好。
2016 版,金錢方面: CrashPlan 每個月大概要美金 5元。 Amazon Glacier 看容量, 目前丟的東西不多,我用東京機房每個月每 GB $0.012,一個月大概幾十塊台幣吧。一顆 3TB 的外接硬碟約 NTD$3600,用個四五年應該沒問題。加一加,一個月約 NTD$300,還蠻划算的。照片除了 Crashplan 和外接硬碟之外,也丟了一份到 amazon cloud drive 上,照片不含video一年只要 $11.99 還不用像 amazon glacier 要取回又慢又麻煩 (我某一次要取回發現實在太慢了,就決定不放 amazon glacier了)。現在硬碟這麼便宜,內接硬碟買大一點丟著,讓 crashplan 自動幫你遠端備份也不錯。喔對了, amazon cloud drive 吃 raw 檔,所以raw 檔這種備而不用的東西,丟amazon cloud drive 可以有效的把空間空出來。
順便提一點,amazon cloud drive 的上傳程式實在是悲劇,我後來使用 odrive去管理,開了個虛擬資料夾丟進丟出的,整個子目錄傳完後還可以 unsync 釋放空間,目前算是很不錯的選擇。上傳速度大概是 400~500kB/s 左右,還算可以接受。只是上百GB的資料一樣要跑個1~2wk 才會傳完,要取回也是。如果是取回單張或是幾個子目錄還好,如果是要急用的東西最好還是放在外接硬碟或是綁在鴿子的腳上。
2016 版,風險: CrashPlan 很重要,萬一我資料掛了他也掛了,或是資料倒回來的速度太牛車,復原速度會很哀淒。以現在放在遠端快要900GB的資料,應該拉上一個月也拉不回來吧。說實在話,要是這種大悲劇真的發生,我是會寧願花錢請 crashplan 把資料裝在TB級的硬碟快遞回來的。(不過他們沒有這服務 XD)
在〈我的備份SOP (2016版)〉中有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