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燈練習筆記 (十一)

去了一趟南投,到了埔里的鯉魚潭住了一晚。孩子對於這間「在水上的飯店」感到興奮,我則是期待湖面的風景和晚上的星空。上次去日月潭時,清早獨自去拍伊達邵的霧景。這次也打算如法泡製,不過地點,就從飯店的陽台往外拍吧。

其實拍湖景啊夜景啊霧景啊是用不到閃燈的,不過我想了想,在出門前還是把一支閃燈放進了袋裡,反正開車出門,包包丟在行李廂裡,沒用到就帶回來吧。

怎麼會沒用到呢?

心裡掛記著在哪裡用得上閃燈,眼裡就會一直有「這個場合如果拿閃燈出來」的模擬布景。於是,飯店房間裡,窗外的湖景好美,可是如果不就窗光,人臉就是黑的,怎麼辦?

窗外的景很美,但人臉黑嘛嘛的

上閃燈幫臉部補點光吧。

好像補得不夠強
(呃….好像還打得不夠)

孩子在床上跳上跳下,除了制止他們,或是 ISO開到 6400之外,還能怎麼辦?

你跳!我抓!

上閃燈凍結他們吧。

出去坐天鵝船在湖上頂光時怎麼辦?

太陽底下,用HSS多少補點光吧。

閃燈加HSS多少補點光吧。

多帶了個閃燈出門,能拍的照片好像又多了一蘇蘇。

不過實戰上也沒那麼完美。首先,要上閃燈時,準備的時間變長了。拿出閃燈的時間,調整模式的時間,試拍的時間,就像上一篇說的,你的目標才不會乖乖在那麼靜靜等你呢,一下子就不見人影了。

再來,出門旅遊,單一閃燈已經嫌多,控光工具當然一樣也無。不管是戶外的閃燈直打,或是室內對顏色奇怪的牆作跳燈,出來的光質其實都是不好的。最後,則是比例。閃光燈是人造的光,環境光和陽光、燈光等則是另外一類的光,兩種光的比例和色溫都不竟相同。常常打出的光和環境不協調,反而讓受光的主體變得很「假」。不管閃燈怎麼設計,常常一打不是太亮,就是太暗,快門和ISO受限,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本來只要控制光圈和快門兩個變數,現在要控制五個變數,想都頭大。

常常按完幾張後,低頭看LCD,才發現全都是失敗的。心裡想著,早知道,就用環境光就好了。回來面對兩種不同的光打架時的照片,要後製也不知道該對哪種光作後製。那種挫折感,就跟新手使用M mode時很像,只是我是在用了幾年的相機之後,重新開始新的學習曲線。

就多練習吧,自己安慰自己。在那之前,就繼續 try and error吧。

延伸閱讀:

這篇文章屬於閃燈練習筆記的系列文章,如果要閱讀更多關於此一系列的文章,請前往 閃燈練習筆記 – 目錄

在〈閃燈練習筆記 (十一)〉中有 1 則留言

秋末鯉魚潭:天水蓮大飯店 – 終極邊疆 BLOG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