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螢火蟲

距離上次去拍螢火蟲已經好久。

螢火蟲 - 芎林燒炭窩

翻了一下記錄,2013年有帶小幸福坐火車去內灣看螢火蟲,記得當時從火車站走上內灣步道還要一陣子,因為體力的關係沒有走到很深處,所以看到的人並不比蟲少。當時螢火蟲主要是活動在林間,離步道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即使是用 24-70mm F2.8,打起來太遠光點依舊小小的。現在看當時拍的照片,不會對焦、不會構圖、不會調色、不會後製,還真的蠻糟的。雖然「拍螢火蟲」是失敗的,但是就「看螢火蟲」而言,則是成功的。

然後再下一次,是2014年,帶著小幸福和肚子裡的小平安,到麻布山林去看螢火蟲。因為平日及管制的關係,人少多了,而且走沒幾步就看得到螢火蟲。這次聰明了一點,拿了顆窮人定焦 50mm F1.8上陣。雖然仍然不太會對焦,構圖也依然只有一個糟字了得(好吧,麻布的螢火蟲步道也不好構圖),但是就成果而言,已經好一些些了。不過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家人在旁等我等了一陣子,我一邊拍一邊聽到小幸福嚷著無聊。從此我就意識到,除了真的很有決心,願意陪伴,不然人生有些路,還是得自己走。

再來就是2017了。

螢火蟲 - 芎林燒炭窩

本來是想說小平安已經是某程度的可控,所以打算全家一起出去賞螢火蟲 (注意,不是拍螢火蟲)。不過一直沒機會提案溝通。眼看就跟愛吵架杯葛或是擺爛的立法院一樣,這個提案一直被癱瘓著,這再這樣下去螢火蟲季(會期)都過了。索性改變計畫,從全家一起出去賞螢火蟲改成自己一個人出去拍螢火蟲。

在事前準備的時候,真的體認到一件事,

拍螢火蟲很吃器材的。
拍螢火蟲很吃器材的。
拍螢火蟲很吃器材的。

螢火蟲不喜光害,所以拍攝的地點通常非常昏暗。對人類的眼睛而言沒什麼問題,對相機就不一定了。光是要拍出足夠光點,建議的光圈和ISO配置就是 F1.8 搭 ISO400。這樣子就一堆變焦鏡出局了。當然,要上 F4 以上也不是不行,只是算一算 ISO要上 1600以上。這樣還只是看得到點。要是螢火蟲離了點距離,那麼用一般廣角/ 35mm /50mm拍起來就只是夜空中的小星點。要讓小星點更「有感」,要嘛就是夠多,要嘛就是夠大,要嘛就是夠近。要夠多就要長曝或是疊圖、要夠大夠近就要讓螢火蟲飛到你的鏡頭前 (或是相機深入牠們活動的區域),或是把焦段拉長,出動85mm 或100mm F1.8 / F1.4 來。

螢火蟲 - 麻布山林

螢火蟲的螢光本身就不強,要對比的話當然是背景愈暗愈好,但是背景要是一片黑,那也太無趣了。君不見許多人還想辦法帶個小玩偶甚至有人帶了一隻毛絨絨的大熊去當前景?如果有樹有花有林有步道有階梯可以當前景或是背景,讓螢火蟲可以穿梭其間,那也很美啊!可是現場光源已經夠暗了,怎麼辦?認知升級吧。現在你要拍的不僅僅是螢火蟲,還要包括前/背景。螢火蟲不夠多可以多拍幾張來疊,現場光線不夠只能靠結結實實的長曝、拉高ISO,或是借助現場的光源。長曝算是苦工,還要希望現場的攝友和其他來看螢火蟲的人那紅色的手電筒不會不小心破壞你辛辛苦苦等待的那300秒。那現場的光源呢?路燈和建築的燈光都太亮,就連半圓的月光也是。但是葉間灑下的少許月光或是反射倒是不錯的選擇,只是這樣一來要找適合的景就更有難度的。真的不行,牙一咬還是得靠長曝。

螢火蟲 - 芎林燒炭窩

既然要有前景/背景,那就要看對焦和構圖了。大光圈鏡對焦太淺,即使調到無限遠往回轉一點點也是只有一點點準焦,而且通常還是準在遙遠的林間。要是要對焦在設計好的近物上,要嘛是拿出人工光源快速對好焦,要嘛是先暫時拉高ISO然後 try and error,怕被其他人白眼的我是採取後者,不過失敗率不低。拿廣角鏡可以輕易地泛焦好像不錯,可是光點又太小,一定要想辦法讓螢火蟲飛到鏡頭前才行。而且廣角那麼廣,夜裡的景色那麼單調,到底哪些要留那些要捨,又得傷腦筋了。煩惱完對焦,再來是構圖。一樣的問題,夜裡的景色那麼單調,在黑暗中要講得出一段好故事,難。

其他例如腳架和快門線我就不說了。可以定時的快門線是你的好朋友,設定好要縮時疊圖的張數,按下開始後捨棄相機,人退到遠處,讓螢火蟲可以包圍你的相機,是讓螢火蟲光點變大變近的選擇。

螢火蟲 - 麻布山林

還有一個小Tip,挑點的時候推薦你找螢火蟲愛「飛來飛去」的,而不是停在葉上林間一閃一閃的。拍起來的效果會比較好。

今年的點我選了麻布山林和芎林燒炭窩。坦白說,「看螢火蟲」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比「拍螢火蟲」高多了,但是不練習的話,自己永遠都不會進步。所以,即使回來看著照片搖頭嘆息著拍得太少太糟不夠好,但這不就是成長的一部份?我才久久去拍一次,如果這樣就給我拍出好照片,那麼那麼三天兩頭駐點尋求一張好照片的前輩們,又是何苦?

在〈拍螢火蟲〉中有 2 則留言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