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週記 11: 暑假開始了

上週提到的暑假「哇哇叫大作戰」,目前已經跟孩子一起完成進行方式規劃跟第一週的安排。接下來就是第一週看實行的狀況,再進行修正。想一想,人生有多少次可以兩個月不用上班,跟不用上學的孩子們好好泡在一起,而且又避開孩子很小 (著眼在「養」孩子)跟孩子很大 (孩子已經不想跟你泡在一起了) 的這兩個階段。想一想,就拋棄所謂的「暑假鬼門開」,放下原來在bucket list 上想要做的事情 (當然有的還是可以排,只是要跟孩子討論好再去做),把這兩個月專心拿來跟他們泡在一起。希望未來回顧這段旅程時,不管是對他們,還是對我自己而言,都是很難忘、很美好、也很珍貴稀有的兩個月。

我的方法是,準備一張海報紙,以兩週為單位 (當週的計畫和下週的展望),把兩個孩子跟我 (總共三個人) 要做的事、想做的事、以及暑假想完成的目標,用便條紙分別寫下來。要做跟想做的事以「帶狀行動」為單位 (就是 Next Action, NA的概念);目標則先寫在一張便條紙上 (就是專案 Project 的概念),後續我再帶著他們拆分成一樣樣的階段目標和 NA。三個人的便條紙集合再一起,就開始貼上海報紙的空格了。有衝突的話就彼此討論,有相同的話就放在同一個時段,先規劃好第一週,剩下排不進去的,就會放在下週。每天早上起來先看看今天討論好要做的事情,做完之後,就是 3C 跟遊樂時間了。

第一週目前,還沒有排得很滿,因為實際上run起來可能會想像的不同,也許一個上午的事情,說不定一個小時就完成了,也說不定要搞到一天。但我想像在接下來的幾週,孩子們跟我對於時間長度的掌控會愈來愈順手,到時排出來的計畫完成度也會愈來愈高。第一週,就輕鬆一點吧!


上週談到關於價值這件事,結果緣份就把退休相關的話題再度推到我眼前。首先是科技工作講的主持人之一雪柔,在節目上分享她從Google裸辭,退休到現在滿一年的心得 (我才兩個半月),包括她過去這一年過的生活和心態的轉變,以及現在找「第二事業/人生下半場」的失敗、成功(?)、與收穫。

她說,1-3個月時,躺平很開心 (名言:刷劇刷到最新出);4-6個月時,情緒低落,懷疑自己的價值。而在退休後的生活,她利用「先去試」的方式,排除所謂的「假象喜歡」。例如她試過自費出書繪本、經營youtube鋼琴頻道、打譜賺收入、出LINE貼圖等,這些後來發現都不是可持久且穩定的收入。目前她正在經營的是手工藝、裁縫,當一個「手藝家」,經營了一個新的頻道以及工作室(柔編坊)。除了興趣跟舒壓外,也讓這種獨特可以帶來收入。

一兩年後,我可能也會碰到同樣的問題。也希望我自己在這一兩年的實驗中,可以把自己真正想要且可持續的志業好好地找出來,收入倒是其次 (希望兩年後自己依然有底氣這麼說)。

而其他在節目上分享的,包括在工作時「如何準備退休」,要到怎樣的條件才可以退休?這些我已經經歷過了,就條列在下面供有興趣的人參考:(括號和一些是我自己的補充和解讀,不完全是在節目上分享的內容)

  • 存錢存多少:要看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支出去估算。(我自己是抓過去五年的個人和家庭開銷,計入通膨,把 4%法則作保守版和現實修正後,抓出一版數字)
  • 一半上班 + 一半出去玩:上班累了就出去玩,玩到沒錢了就回來上班,可以在保有工作的身份下體驗退休到處玩的生活。
  • 在工作時,就要去思考自己的興趣或想做的事。不要等退休了再來想。至於什麼是真正有興趣的事?可以觀察有沒有「心流 / Flow」的產生。同時評價的方式,也可以用能不能產生「輸出」來評價。例如喜歡追劇,可以試著寫寫心得;喜歡旅遊,可以試著跟大家分享過程。之後再回頭檢視自己「輸出」的成果,也可以判斷自己對把興趣轉化成收入的能力。這其實有點像是光做筆記還不夠,最後如果能夠將筆記轉化成心得/知識,再進一步分享出來/應用,才是有價值的地方。
  • 如果找到未來想作的事,可以先當副業試試看。等退休了之後再讓副業變主業。試的過程中也可以發現與想像不同的地方,例如無法產生穩定的收入(如果你需要這份收入的話),或是「假象喜歡」(以為自己喜歡,但真的做了好一陣子之後,發現沒有想像中喜歡),如果這個過程中經歷「快速失敗」,也是一件好事。
  • 避免「斷崖式的退休」。
  • 也可以先存夠3~5年的錢 (300~1000W),然後來個3年的gap year,去嘗試第二事業。萬一不成功或不如想像,可以回頭。但這會碰到我在上一篇所提到的時間價值。尤其在一些進化步調較快的產業(如科技業),得先把自己的價值由「最先進的資訊 What」調整成「如何進入最先進的領域How」。
  • Barista FIRE,如果已經有儲備,但快沒耐心了,可以試著 Barista FIRE 這種模式。
  • 要多次嘗試,因為真的去做之後,第二賽道可能不如你的想像
  • 如果另一半有扛經濟,那也是一件好事。(所以聽眾問答中也有提到,如果今天雪柔是男生,可能狀況就不一樣了。)
  • 雪柔退休動機之一:平均餘命和健康平均餘命的概念。雖然國人平均餘命(平均壽命)有超過80 歲,但是健康餘命只有72歲 (男性只有70歲)。所以如果65才退休,那只剩5年的健康壽命。這五年的時間太短了。工作了二、三十年、換來五年的退休生活,和十年的不健康生活。怎麼想都不划算。
  • 雪柔退休動機之二:工作的壓力、內卷,和職涯 (長久人生) 未來的發展。這個跟她工作的環境和部門屬性等等相關。

這兩集是podcast,不過也有youtube 的版本,可以到科技工作講去找 EP134 跟 EP135。


可能是Youtube 把我標籤了對 人生下半場和FIRE 有興趣的觀眾,所以推薦給我的相關影片也愈來愈多。其中 MoneyXYZ 引起我的注意。一開始是他最近的一部「我的人生下半場/突發心臟病,讓我開啟了人生下半場」讓我點了進去。後來才發現之前看過他一部 5am project (關於早起和時間管理)的影片,但我當時沒有看完。這次索性試著從他頻道的影片,去了解他的FIRE歷程,他目前對時間和財務的看法,以及人生的過法。當然每個人想要的東西不一樣,所以這並沒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別人的方式自己也不一定能夠複製,在看影片的時候自己也會提醒哪些是觀念心態,哪些是時機跟unfair advantage,而哪些只是倖存者偏差。當然,還有一些會讓自己警鈴大作的部份。

以下是看了部份的影片,我手邊的筆記。(如果覺得是我理解的問題或是太過偏頗,那一定是我理解的問題或是太過偏頗)

  • 從「體驗式幸福」進化至「反思式幸福」。
  • 在自媒體和投資大量回報前,還是有縮減支出的。
  • 鎖死 (lock-in) :批評現在社會的體制:(但要注意這可能是極致之後的結果。同時也可以問問自己為什麼現在社會會『演化』成這樣?真的都是資本家的陰謀嗎?)
    • 技能專業化,變成廢人
    • 生活技能喪失,其他外包
    • 工作效率是一個黑洞
    • 資本主義的陰謀和無產階級對工作的依賴。
  • 消費主義 vs 共產主義
    • 用資本投資和買房來躺平,但如果每個人都靠投資,社會能運作嗎? 他的說法是:不用擔心,未來會有所謂「新的生產關係」
    • 個人理財和退休:理財好像是以個股/ETF/跟房地產的組合。但不確定youtube頻道、會員等的收入占比。
    • 呼喊叫大家反對資本主義,但躺平的方式是依賴資本主義 (當某種形式的資本家)
  • 讀書會
    • 英文的優勢,推薦的是英文書。但許多有名的書都找得到中文的版本。
    • 利用對於富人的反感和對未來的恐懼
  • outliers 的啟發 (unfair advantage)
  • 安全邊際
    • 倖存者偏差? 運氣,走鋼絲…

他的影片還有一些在我的待看清單 (因為標題而加入的),最近我發現youtbe推薦給我相關主題的影片也變多了,之後看過說不定會修改我的看法…

 

在〈遊民週記 11: 暑假開始了〉中有 2 則留言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