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週記 13: 回老家的一週

如果要說這次回南部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在炎熱的午後,窩在還有些熱氣的廚房,喝上一碗冰涼的手工愛玉時,阿母的收音機正好播出日劇「長假」的主題曲 《LA·LA·LA LOVE SONG》:

 

まわれ まわれ メリーゴーラウンド
もうけして止まらないように
動き出したメロディ
La・la・la・la・la love song

1996年的歌,到現在28年了,的確是符合我青春的年紀。但也因為如此,我一直在提醒自己,我不是心中那個戴著眼鏡的國中生形象了。

不過即使是如此,回到老家,爸媽仍然把我當作國中生一樣 — 幾乎要跟與我一起回來的小幸福一樣了。兩個年齡相差30歲的國中生…

長假,這次回來,發現有的人還不知道我變成遊民的事,所以依據親疏有別,聽到的版本不太一樣。有的以為我只是暑假帶孩子回來;有的以為我是請了個連蝦;有的說我放了長假;真的知道我離職的,已經屈指可數;知道我在體驗退休生活的,少之又少。但「長假」本來就是我預計要體驗的一種樣態,所以不管說話為何,我都是順著帶過。

回到長假,生活的作息應該是緩慢的、悠閒的、隨意的、看老天爺的。南部天氣太熱,每天幾乎都高溫黃色/橙色警戒。該待在室內的,就待吧,想吹冷氣,就開。不想吹,就找個有風的下午,搬張椅子,到有陰涼的地方,也許是樹下,也許是屋簷。T-shirt 是一定會汗溼的,不過洗完後,一天內就被陽光燙成硬直的狀態了;沖個澡,頭髮大概半個小時就乾了;冷氣、電扇、手上的扇子,是基本的裝備;因為溫差大,在冷氣房內孩子睡得特別久,一天可以睡累積超過12個小時,即使如我,也睡了超過8個小時。自然醒、早餐,玩牌看電視、午飯、睡午覺、下午去公園晃晃,晚飯,聊天散步,打電動玩牌聊天輪流洗澡划手機看電視。少了上班上學後,一天真的有「生產力」的時間剩下飯後散步回來到睡前,亦或者是我刻意找出來的 — 趁著孩子還在睡的時候,在同一個冷氣房裡拿出電腦,多少敲幾個字。

在上班工作的時候,許多事情被外部化了,也許交給其他人,也許累積後一次做完;而在不上班之後,自己花時間一樣一樣做,很快就把時間填滿了;而當回到老家,身份變成一個「孩子」時,這些事情又被外部化給家人,自己變成一個不用上班,又不用做家事的人。那種悠閒、那種長假的感覺,便完美地現身在生活中;然後當廣播裡出現長假這首曲子時,就起了強烈的雞皮疙瘩 — 啊!這就是長假。

不過自己也知道,這種長假不能真的長,不能真的持續太久。這只是一種你去人家家裡作客的錯覺。如果要長久的、穩定的「長假」,顯然不是只有日劇裡那些美好的部份,生活裡的那些瑣碎,你不能避開,得必須找到方式去處理 — 亦或是共處。


本來期待是用新的心情,新的角度去享受這次回老家的旅程的,不過可能是住得還不夠久 (才一週),心態還是像過年過節時返鄉一樣,是遊子,是遊客,是短住的體驗,生活作息是融入了,但心態還沒有。可是如果要抽出一個月的長度,孩子的照顧就要先放下了,可能還要再等個一陣子吧,現在好像還不太行…

暑假的平日老家,跟冬日的過年老家,不管是氣候、鄰居、公園裡的人、生活作息等,都有明顯的差異。以附近的公園為例,暑假時間,除了早上一早跟傍晚三點半以後,基本上公園裡是沒什麼人的。而時間一到,做健康操的,跳土風舞的,就會默默出現,集合。大人們聊天的聊天,小孩們玩耍的玩耍,爬樹的爬樹,公園整個熱鬧起來。等到靠近晚餐時間,會有一批人回去煮晚餐,然後等到晚餐後的散步時間,才會出現。再稍晚一些,是更涼爽的國標舞教學時間,籃球場也滿了,夜裡燈光昏暗,但長輩們光靠著身形,卻可以從遠方就分辨出彼此。在這群人中,每個我都要叫叔叔阿姨,如果說要田野在這小鎮裡,居民退休後的生活,我想這個公園是最適合的地方了。

早上趁著天氣涼爽,先到公園跟著音樂做個健康操。熟門熟路的媽媽們 (大部份是女性),不用聚在音響附近,只要在公園的範圍,面向音響的方向,就可以跟著「老師(?)」做健康操。做久了,動作都熟了,其實有沒有音樂也沒差了,自己在家,有時也可以做個一波。

早餐後,公園無人,大家多在家中吹冷氣 (想像),或是去銀行郵局辦事 (也是想像)。 一週有一天的早上,社區活動中心會辦長照2.0的課程,一個月交一點錢,可以社交,可以學才藝,可以領個便當回家吃;

下午睡個午覺,四點又出來做個健康操,厝邊隔壁再聊聊。聊得差不多回家煮個晚餐,吃完出來散步,聊著孩子暑假沒有回來,因為孫子已經交錢,要去參加什麼很貴的夏令營,一天幾千塊之類的。暑假那麼長,只能回來個幾天之類的 (我在旁邊,一邊聽一邊汗顏)。散步得差不多,晚上的課程開始,有的人打太極拳,有的人跳國標舞,小小的一個公園,但卻不互相干擾。之前在新竹的印象,公園是以親子為主體,給孩子玩的。但在這兒,顯然不是如此。雖然有遊具,雖然一樣有孩子在玩耍,但核心的使用者,顯然是這一群退休的長輩們。也因為使用樣態的不同,這裡的公園,需要有一個小廣場,需要有一個小活動中心,需要有一些椅子,步道,樹蔭;而帶著孩子出門的使用者,也不是媽媽或爸爸,而是阿公或阿嬤。所以孩子們會自己玩成一團,追來逐去,因為阿公阿嬤也自成一區,聊著,運動著。這應該是很典型的退休生活,至少在社交部份的樣態。我目前完全無法融入這個樣態中,一方面是因為年紀 (他們都說我太年輕,圍在我身上的話題多是他們的孩子 — 我的同學或同輩,現在的生活/工作如何如何;或是再往下一個世代,他們的孫子如何如何);一方面是因為離開這個社會群體太久,爸媽引介時每個人的名字稱謂都還有印象,但跟人頭形象就是連不起來。

結果最後又回到過去十年的模式:他們談著自己的孩子 (我這一輩) 跟 孫子 (小幸福/小平安這一輩),然後我在旁邊陪笑。

這是在社區公園主要會討論到的話題。其他比較特別的,就剩附近的那條道路因為停車的糾紛,一直鬧到里長去,結果到最後乾脆來畫上紅線,大家都不用停。

不知道是不是我待的不夠久,我只觀察到生活的節奏,但抓不到生活的主要重心。

還是說,每家的重心都不一樣?


無標題

回台南,照著之前年輕時的過年路線走過一次,先回鄉下,再到市區。

鄉下的房舍,因為多年未居,已經傾圮,無法進入。房舍週圍的房間,完好的還可以當作儲藏室,放一些簡單的農具、遮陽器具、工作服、或是拿來裝東西的容器。房舍週圍的作物,維持著自然的節奏,該長大的長大,該還給生態系的,就還給生態系。有的熟透了,有的還沒好,剛剛好成熟的,可能有一半被螞蟻或是鳥類享用過了。剩下的,就是人類偶爾造訪的驚喜了。今年氣溫新高,雨到了前一陣子才下,許多作物要不是完全沒結果,不然就是才剛結果,但果實實在太小。聽大ㄟ說過去好年冬一株可結多少顆,對應今年的狀況,真的是看天吃飯。

一台耕耘機轟隆隆地開過馬路,熟門熟路的白鷺鷥們聽到聲音,開始從附近飛過來聚集,等著過一會兒飽餐一頓。耕耘車開下田裡,白鷺鷥們識相地在後面排了幾排,每隻跟每隻之間間隔一段距離,好像已經排定好負責的區域,這樣也比較不用搶食?車子往前,鷺鷥們開始搖搖晃晃地跟往向前走,煞是有趣。

「那如果耕耘車倒車時呢?會不會被壓到?」我開始異想天開。

小平安說想去前面的田看看,帶著他要跨過熟悉的小圳。嗯…走過多次,用兩根水泥柱搭起的便橋垮了一根,另一根看起來也不甚穩固。
「用跳的吧?! 反正掉下去也沒關係,再爬起來就好。」小平安提議。
就這麼辦吧。

穿著涼鞋,走進這兩年未照顧的良田,一腳踩進細軟泥土裡,腳背立刻包覆上一層熱氣。那是跟陽光直曬不一樣的熱氣,是一種很細緻,很溫柔,但是又有點埋怨的熱氣。再往前走,走到盡頭,是之前搭好,過年會回去採小番茄的棚子。現在已經被恰查某封住了。裡頭到底還有沒有小番茄?不知道。可能要問附近的麻雀了。

從田裡出來,帶孩子去洗個手,順便造訪一下附近唯一、也是從我孩時到現在唯一的一家雜貨店。那跟我年齡相仿的冰櫃依舊,不過老闆年紀已經比我還小,不知道算是第幾代接班了。孩子對雜貨店的印象,應該是來自童書裡了。但我書名忘了,上網查,google告訴我是「解憂雜貨店」,不是這一本。後來才發現是「神奇柑仔店」。對喔,講都用台語講,用國語就自己翻成雜貨店了,難怪找不到。

離開草地,往市區出發,跟另一群親友會合。本來只是順便帶個東西回去,然後大舅揪一揪,通知一下,就又成了一團。

市區的行程,感謝親友們紛紛現身餵食,我帶著孩子走上兒時過年常爬的樓梯,跟他們說這一間是他們姑姑的房間,這一間是舅舅的房間。
「啊?房間這麼小喔?」又是天真的評論。
以前可是三四個少年窩在裡頭看書玩牌打電動呢!

回到客廳,習慣的擺設依舊,只是阿公跟阿嬤不在椅子上,而是從神主牌位居高臨下看著我們。
跟過年時類似的活動內容,有的人騎車去買個附近的冰品回來消暑,順便說一下因為買太多碗被後面排隊的人白眼;
有的人湊一桌開始打起牌來,不過孩子已經可以上場,我就輕鬆地坐在涼爽的地上,吹著冷氣;
耳邊聽著長輩們討論最近買了什麼股,賣了什麼股,哪一段沒跟到,哪一支太難抓;
人家說,當全民瘋股票時就要留意,我不知道這樣子採樣是否公允,畢竟印象中股票投資本來就是談天時的話題之一。

在鄉下,從自然中學習;
在市區,從人情中學習。
即使過了這麼多年,我還在學習,
但孩子們呢? 要跟誰學習?
是帶著小幸福組隊練手遊的姪子?
還是完全沒有身段,一邊哈啦、一邊在牌桌上跟小平安你來我往、又一邊規劃著明年大家一起出遊計畫的表姐?

也許,該找個時間讓孩子回顧 (還是要叫「覆盤」?嗯,直接叫review好了) 一下這幾天「印象深刻」的場景,說不定會有出乎我意料之外的答案。

答案:
小幸福:手機,手機,手機小說、手遊、高手親友帶我飛、手機群組聊天…
小平安:打牌,打牌,打好多樸克牌。纏著看得到的每個人打牌…


預計在家當個小孩當到下週,就要回新竹當家長了。在這裡,我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但總是有了一些體悟,有一些「這好像不是我想要」的心得。但就像我自己對長假的理解,不要急,等時機適合的時候,這一些點點就會在你的腦中串連成線,答案就會浮現在你的腦中。在那之前,就享受長假,享受這看似沒有效率的探索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