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週記 19: 財務盤點筆記 (3個月之後)

忍了三個月,終於可以看一下自己的財務狀況了。

找了兩個半天的me time,把自己財務狀況跟過去幾個月的支出記帳資訊攤開來檢視 (是的,我一直有在記帳,每一筆)。支出花半天,收入花半天。

過去在上班時,平常的開銷大小其實並不是很重要,主要關心的,是收入的成長。我用四個指標來檢視年度的變化:第一個指通是薪資年收入;第二個指標是每年「沒花完的錢」;第三個指標是總資產數字的成長 (vs 個人薪資的成長);第四個指標是年度開銷中,小孩/教育/家庭支出占的比例。

至於投資績效,我通常是看看而已就好。

所以雖然我每一筆支出/收入都有在記帳,但是主要指標還是以總資產跟收入的部份。

接下來這個階段的人生,要開始應用4%法則,開始提領。那麼支出這件事,就變成非常重要了。所以第一個半天,我主要是花在重新設計「支出」相關的指標。這些指標,會成為接下來我定期追蹤和檢討的項目之一。第二個半天,我則是再次盤點了收入和資產的狀況,確保我現在的財務狀況符合年初的預期。

支出檢視

在前期 (我先設定5年),主要是觀察提領的數字是否符合我之前的預期。這也是我開始測試過去三個月,以我這種不特別省錢也不特別花錢的生活型態,支出的樣態會是如何。可惜由於有暑假這個大變數,導致數字沒有確定的趨勢。過去暑假我上班,孩子去安親班,主要支出是安親/學費;這次由我自己帶,學費省了好幾萬,但在家裡跟安排出去的開銷就不容易相比了。不過如果這種樣態穩定的話,未來應該也是用這種方式在過日子。

另一個干擾的因素,是所得稅。每年的所得稅是依據前一年的收入去課徵的,所以2024要交的所得稅受到2023年收的影響,很明顯的有減少的情況。而如果要預測未來幾年後的開銷,所得稅應該會再更進一步地減少。

目前設定幾個指標:

  1. 月支出 數字 及 YoY
  2. 月分擔支出 及 占支出比例
  3. 季支出 Yo2Y
  4. 飲食類支出
  5. 家庭/教育類支出
  6. 個人稅金保險類

這看這幾個數字的變化,如果有特別大的數字,就進去細項看。
追蹤的期間先以2022, 2023 兩年為基底 (剛好一年是大好,一年是變差);2024的數字,則是作為檢視的對象 (尤其是5~8月)。

以下是檢討的部份

  • 飲食類支出維持高檔 (單月>15K,而且是只計我這邊的支出) 。跟過去兩年比起來,很明顯看到飲食物價上升/通膨的現象。這幾個月我並沒有自煮,所以型態一樣是外食為主。未來若要省錢,可考慮從此類下手。
  • 教育類支出來看,的確省了暑期安親/夏令營的錢。
  • 因為是 5~7月份的資料,仍然有所得稅的干擾。但如果以薪水預扣的部份去計算,每個月少了 20~30K的預扣。
  • 如果以季支出來看,支出是有逐步下降的趨勢。代表目前的生活型態開銷較少。但此差額如果把稅金跟保險的差額扣掉之後,差距就沒有那麼大了。目前扣除稅金、保險、和學費支出後,還沒有明顯的變化。值得未來再進一步觀察。
  • 從比例來看,家庭分擔的比例並沒有顯著的變化。如果個人省下了錢,理論上家庭分擔的比例應該會上升才是。需要持續觀察。
  • 支出的部份,離職後的保險尚未重新調整。理論上少了公司團保和公司自費保險的保障,應該要重新購買新的商業保險才是。這樣會增加支出,但還是必要的。
  • 如果以1~7月的數字去外推出年度累積支出,預估今年的支出比規劃提領的數字還高。也就是說提領的錢會是不夠用的狀態。Gap 大概在200K 左右。數字算出來我嚇了一跳,想說怎麼跟預期的差那麼多。後來發現如果把所得稅的部份再修正 (前兩年的提領會有所得稅的影響),應該就有機會擠進去了。但還是心裡毛毛的,要再留意一下。

收入檢視

收入/資產的變化,這部份沿用我之前所作的圖表和指標,只要把分散在各處的資產數字填進去,就看得到總資產的現況和各項目的比例和趨勢了。

即使是經歷過了八月份台股的下殺,但是8月時資產 snapshot 出來還是比預期的高,比我預期地更早達到預期的數字。主要是離職後還有一波 ESPP 的提領,所以數字往上跳了一階。

而就檢討的部份,目前資產的配置除了有一部份在6月份轉成長期股債配置(VWRA : AGGU = 7:3)外,其他的投資還是保持在有主動/定期收入的情況下,較高風險的配置。這個部份目前先停止定期定額的投入,預計在下次再平衡時要進一步的調整,用一年左右的時間把整體的配置調整成FIRE後的狀態。

之後資產的投入資金應該會顯著下降,被動收入的比例應該會大幅提高 (其實現在已經是薪水投入的5倍之多了,可見股票漲多少!) 但是股市怎麼上去就有可能怎麼下來。在資產配置上除了用國外/全球在降低區域性/台股/短期風險外,是不是還有非股票/ETF的選擇?房地產是很火熱,但流動性差且槓桿高,不適合我的狀況。目前好像也只有節流這個選項?!

閒置/半閒置的資產約10%,好像有點多? 如果 將其中一部份投入市場,轉化成收益護盾類,應該可以補足收益護盾不足的現象。手上留個 18~24個月的現金 (包括4%提領和緊急備用金) 應該夠了吧。

下一個階段的目標是找尋適當的收益護盾類,不然現在真的是靠純現金作護盾…


財務健康度評估和後續要做的事項:

關於財務健康度評估 (現在的提領方式和財務狀況是否能撐到我規劃的餘命),我使用這個FIRE 風險計算機,輸入我目前規劃的提領數字和目前資產。在簡單的計算之後,以提領43年為目標。目前模擬結果有87.4% 的機會成功。就我個人而言,雖然還可以,但這安全邊際不夠,還不夠安全,未來需要加入 Barista FIRE。而 Barista FIRE 本來就在我的規劃之內,只是目前時程上因為某些因素,可能要2年之後才開始。實務上這塊的收入要怎麼來,還有足夠的時間好好的規劃。

接下來還要找時間做的事,先筆記在這兒。

  • 預計第一年每3個月檢視一次這些數字,後面再變成每6個月。
  • 找尋適當的收益護盾類。把提領的保障建起來。
  • 要找適當的商業保險把團保跟公司自費保險這塊缺口補起來
  • 心裡還是會怕怕的,那種沒有主動收入的不安感,必須要調適。

 

在〈遊民週記 19: 財務盤點筆記 (3個月之後)〉中有 2 則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