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週記 21: 開學後的休息與人生七年

應該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孩子開學後,我就感冒了。

還在會社上班時,一發現有感冒症狀,開始影響到生活作息跟工作 (ex: 鼻水不止,無法專心;狂咳;喉嚨痛到無法睡覺;沙啞無法說話),就必需進入看醫生+休養模式。通常的模式是長這樣的:

  1. 先安排好職務代理人,交代好接下來幾天要開的會/要交的報告,以及報告的策略和重點。哪些事可以延,哪些事找 OO 幫忙,哪些事順其自然。交代好後,就跟老闆請假。請假的部份通常都沒什麼問題,舊老闆合作久了,知道我的模式。新老闆第一次第二次可能會多問一些,但幾次之後發現團隊幾天沒有我也不會垮,就放心了。
  2. 去跟醫生看診拿藥。通常我的病程都差不多,過去病歷一查醫生也知道該開什麼藥。頂多分成「想睡覺沒關係」跟「不要開會讓人想睡覺的」(後者場合雖少,但偶爾還是會遇到)。
  3. 回家開始吃藥、喝水、處理症狀、睡覺 這個循環。三餐就靠家人或是ubereats。清醒時就看一下工作群組,看有沒有什麼「急事」。有急事的話抽空交代處理,並且納入下次要跟職代說明的項目中。當然可以把項目轉成不需要我也能自行運作處理,也是一種方式。
  4. 數日後銷假回公司上班。把堆積如山的email看過、歸檔。大部份應該都被職代和組員處理掉了,只要確認結果或後來發展。有需要調整的話再跑去找當事人校正過就好。

現在遊民在家,一有感冒症狀,當然馬上….躺平。

交辦的事項主要是孩子的上學/放學接送 和晚餐。這部份感謝小平安已經中年級,說明我的狀況後,他立刻變成我的職代。自己帶自己上學/放學/買晚餐。讓我可以安心地進入休養模式。而不知道是不是這幾個月來身體的抵抗力變好,這次在沒看醫生的情況之下,用 益生菌、喝水、睡覺 這個循環,竟然病期較短 (從5天減少至3天內) 且症狀較輕微 (這次只有鼻水症狀,沒有演進至喉嚨和鼻涕)。接下來的半年,還是持續觀察自己對於感冒的反應。

雖說,我對某些號稱感冒1天就復原的人,或是感冒時還維持訓練的人,心裡是佩服 (跟羨慕) 的。不過我也只知道自己這種阿婆身體是不能比的。如果能夠維持現在這種感冒流程,我已經很感恩了。


訂了一個月的 HamiVideo,因為開學了,柯南電影節也告一段落。剩下的時間,我就拿來看自己喜歡的影片。
先看了幾部朝聖之路的影片,包括 朝聖之路:聖雅各 、 聖雅各的天空 等,再延伸把片單中一些較老的片子翻出來看,包括 一個人的逃亡 (米高肯恩 真的是太完美了,如果我90歲也能像他那種處事就好了) 跟 一個人的朝聖。雖說片名都是「一個人」,但是重點卻在和身邊的人相處。不管是讓人羨慕的老伴,任性多年的老伴,遠方或身邊的摰友,或是路上遇到的善心陌生人。 一個人看電影,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有的時候,有些情緒和傷口在哭笑之間,會慢慢被照料到。

另一個開始啃的,是英國耗時超過50年的 7 UP 系列紀錄片 (又名 人生七年成長系列)。

之前已經有看過這個紀錄片的介紹以及他人的觀後心得。不過這一次是因為看到有人轉貼了「愛智者書窩」寫的一篇觀後心得。文章中從第五段起「開始揭露重點絕非一般以為的教育萬能論那類的東西」,這部份可以當作是對片中各角色際遇的統計與解讀 (當然不同人可能會有一些不一致)。但讓我心中警鈴響起的是當該文作者在解說「中產階級往下掉的原因絕非教育」這一段,裡頭甚至提到「他們經常會用各種奇怪的理由禁止小孩交換,不管是交換感情還是交換價值。」。

這除了讓我警鈴響起,也讓我有了好奇心。是紀錄片裡就這麼呈現?還是剛好某角色的際遇是如此?亦或是…該文作者自己添加上去的?
再找了一下,找到了原作者的臉書文章 。在該文章後的讀者留言,也有人提出類似的疑問和評論:

Melodie Yunju Song
這篇文章詮釋的成分占九成,Seven Up 系列訪問的14個孩童裡面,中產階級淪為低階才一個,但低階成為中產有兩個;該系列紀錄片導演從不加以論述,只是忠實呈現受訪者的生活與價值觀,更沒有提到台灣學校與家長常灌輸的儒家思想(唯有讀書高等)。建議以興趣檢視英國階級制度的讀者看全部七篇紀律片系列,其討論社會階級流動的成分居多。

雖然警鈴已經解除,但我的好奇心還沒有。所以決定開始看這一系列紀錄片。從7歲 (7 UP) 到 63歲 (63 UP) 橫跨了 56年。每七年一部,每一部可能是一集或兩集。合起來應該是10幾個小時。目前正追到跟我人生相近的 42 UP跟 49 UP。

裡頭不同的受訪者,人生階段的際遇都是我可以理解的。直到目前為止的確沒有看到紀錄片直接呈現中產階段往下掉的原因。而在階級固化或流動的同時,我也看到了傳統對於階級期待所帶來的侷限。因為不是一次看完的關係,我也有機會反思自己 (先定義我是中產好了) 觀看影片中中產往上或往下時,其際遇、在鏡頭前的解釋、以及導演丟出的疑問或質問,自己第一時間的感受 (包括反感),和真正冷靜下來時的評估。雖然自己做了些筆記,試著從財務、教育、人生觀、人際婚姻、工作觀念、對幸福的定義等,試著去解釋這幾個人的人生軌跡。但現在回頭看還是理不出什麼清楚的線出來。想想也是,才14個人,光要代表中產階級都不夠了,何況要解釋所有階級以及階級之間的固化和流動?如果把這14個人的人生際遇當成一種snapshot,當成某14個case (不要試著說是typical case or special case),那麼去看這一系列,是否就可以比較「客觀」一些?

當然導演是有立場的,「階級固化和流動不易」是一開始這個系列紀錄片想要呈現的。「上流落下容易被接住」也是事實 (而且接住如何定義也很難說),但「容易」不代表「一定」。雖然我不知道在片中的年代,其「上流跟中產的距離」與「中產和底層的距離」是否一致? 但我用常理來想,很難一致。尤其是那個年代的階級觀念不只是所謂的「財力」,還包括外顯的身份等。這樣的差異是否就是各階級要流動時的困難所在?maybe. Maybe not.

而如果討論在階級內自身發展的侷限,如果要的是豐衣足食或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那麼的確更高的階級 (implying 更多的錢) 有更多的選擇。這點在紀錄片中受訪者自己也提到過。但如果擴展到人生發展可能的選項,那麼即便是上流,侷限也是存在的 (雖然觀眾可能會認為受訪者在無病呻吟)。我自己的解讀是,那些侷限的來源是因為要 play safe,要滿足該身份的道德義務 (或社會觀感),要尋求在既得利益者看得到的穩定和已知,有時不得不抵抗破壞性創新。而在底層階級,財務的掙扎的確會讓人分心,也減少(現成的) 選擇。此時機遇或是努力 (追尋更多的選擇) 就扮演更大的比重。當進入中產後,會形成某種穩定狀態,財務上不掙扎了,但也不能無視。此時要問自己的是,你要追求的是什麼?如果是要繼續往上流發展,那麼彼此差距的巨大gap可能要1~2個世代的持續努力才有機會碰觸到 (也就是說,你還要說服你的孩子繼續走這條路)。如果追求的是其他,包括成就感、教育、感情、下一代、興趣嗜好、創業創新、家人維繫……等等,那麼中產已經是一個有基本底氣讓你發揮的舞台。而我目前看到 42 UP,「對人生軌跡知足」是我覺得中產必須具備的能力。

我打算繼續看下去把這個系列看完,後面聽說還有一個「新人生七年」,是較近代拍攝的。也許片中的際遇會更貼近現在這個年代。


電玩方面,巫師 3 完成了主線及大部份的支線 (除了昆特牌,我真的是昆特牌苦手),包括石之心和血與酒DLC。總遊戲時數是 213小時,一週目已經完成了差不多了。我決定先停下來,把存檔保存起來,先不進二週目。 下一個想先找個小品遊戲試試,最好遊戲時間在 50小時以下的。不過現在還沒決定要玩哪一款。就先看看吧。

最後附上小平安的醋冰棒食譜:

醋冰棒

  • 水250g
  • 無糖蘋果醋 30g
  • 蜂蜜 2.0~3 湯匙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