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週記 34: 水晶球

上週寫了5000字,本週看了 Smart Brevity 後,真的覺得除了自己之外,應該沒什麼人想要去點那5000字。所以決定換個手法寫寫看。


 

「我想跟你借個水晶球,看看未來。為什麼你離開的時間點那麼好?是知道後面會發生這麼多鳥事嗎?」

為什麼重要

在時間複利的過程中,好的評價久了,會變成傳說。累加評價和傳說的 gap,常常是運氣或資訊的落差。這是不容易複製的,但也因此導致傳說的珍貴。

— 或是俗稱的水晶球。

 

儘量不廢話的全文

前公司的弟兄私下找我吃飯,我心裡大概有底,知道他們想問什麼問題。我離開前公司之後,陸續有耳聞後來發生的事。無解的政治鬥爭,離開或轉調的人員,變動且不穩定的專案,看不到希望的目標,沒有進展的技術地圖,現在再加上要縮減預算的人心惶惶。半年過去了,回頭來看,我離開的時間點算是最好的。是因為我有水晶球嗎?還是在半年前我就預知了未來這些會發生的事 (卻沒有跟他們說?)

所以他們決定私下找我辦一桌,好好拷問我。

同場也要我這個傳說中有水晶球的半仙,幫忙卜卦一下他們接下來的未來是否暗淡無光?是不是現在要開始找年後的工作了?

我有水晶球嗎?

沒有。我沒有辦法在半年前就看到這麼糟糕的狀況。好好一盤棋,領先對手至少1~2年的技術進展,被自己玩到原地打轉半年。不過國內對手也沒有太爭氣,看來還是牛步中。但國外的對手就不一定了,人家搞不好加緊趕工中,如果2025沒被川普當頭一棒的話,應該會拉到半年左右的差距。

但這局是站在公司的立場來看。以組織的戰力和氛圍呢?我半年就看得到這麼糟嗎?

好像是有的。半年前我就看得到組織變動後產生的新問題/新心結?而且我發現我無解。那不是在我的paygrade 能夠解決的問題。即使我再怎麼幫忙我老闆,也沒辦法幫忙解決被綁上的死結。

當時的一個盤算,是讓時間來處理。組織是個有機體,有時會自己找出新的穩態,新的運作方式。如果新穩態是健康的,到時我回鍋,也未嘗不可。我也跟大老闆暗示過這個可能性,但他也是聰明人,整個局也不是他一個人在控的。所以我先離開,讓時間和一些些運氣來處理。

現在回頭來看,我的離開,本身也導致崩壞的加速。不過我們永遠不知道,如果我當初留下來,會不會事情其實可以轉變的更好?

就事後諸葛而言,半年前我離開,半年後,運氣站在離開的人這邊,而留下來的人,水深火熱。

這是相關,但不一定為因果。不過期待救贖的人,一定會把這兩件事串上因果。於是,我變成擁有水晶球的人,變成先知、傳說。

即使我一直說「我沒有水晶球,我只是嗅得出不對勁。」有人信嗎?

不信的人就是不信,總是會覺得你一定有什麼特殊管道/資訊,總是覺得你有一顆水晶球,已經提前看到了這個組織的未來。「快逃啊!」還是「沒問題,留下來。」,最好是給個明確的建議,他們就能安心地回去工作。然後你繼續當個傳說,不定期有人找你吃飯,哀嚎現在的水深火熱,然後拜託你幫忙卜上一卦。

下一站要去哪,要開始找年後的工作了嗎?

現在已經不是組織的一員了,所以看待這個問題,可以更加以「問事的人」為中心,看的是個人的職涯狀態和未來的發展可能性。

不同於在公司的小會議室裡,現在是在餐廳的餐桌上,以 1-on-1導師的角色,開始為他們分析三年到五年的選項建議。

當然我只是以現況跟個人需求下去做建議,並沒有拿出水晶球,一句定人生死。不靠水晶球,靠的跟過去的1-on-1一樣,是經驗、邏輯、和多年累積出來的直覺。過去跟他們一起規劃出來的職涯規劃不會三天兩頭就變,但舞台就不一定限制在這家公司裡了。如果我還在的話,以公司給我的職責,當然要優先在公司裡幫他找到/規劃出符合的工作項目、專案角色;現在不在了,不能幫忙 (頂多跟他們的新主管聊聊,但這應該不是我該做的事,而是他們新主管該做的事),反而可以跳離「一定要在公司內」的框框。

當然,這意味著要離職。公司會少掉戰力,而且是我花時間花心力培養的戰力。

但如果以他們個人的生涯規劃,也許這樣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建議。

那我能不能幫忙帶著飛呢?或是換個說法,我有沒有已經選好要去哪個下一站,可以給他們提示,帶著他們一起飛呢?

嗯,沒有就是沒有。但你可以先飛,看看飛去的地方好不好。

好的話再等你帶我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