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週記 38: 2025 展望

老樣子,講完年度回顧後,要來說說2025的展望了。
這次我試著從 bucket list 裡頭挑,然後丟進去 ChatGPT 請他列出作法。目的是看看我有沒有漏掉什麼。
對我而言,AI 與其說是一個幫我作功課的人,還不如說愈來愈像是一位提醒我可能的盲點的小助理。
功課…還是自己要做。畢竟現在幻覺還是太多了。

以上是我列出,2025的五個「公開」展望 (aka 給自己的目標):


1. FIRE 財務的壓力測試 — 拿自己做實驗

2025 的目標是進行為期一年的壓力測試,包括個人財務上的投資(沒有收入的情況下)、生活的提領和支出、以及心態的調整和觀察。前兩者我都可以用過去幾次實際的數字進行推算和模擬,唯有第三項 (心態) 需要持續的鍛練和調整。說是壓力測試,其實就是對自己的測試。

  • 財務目標我沒有特別設定,主要是繼續觀察並調整資產配置。目標是化繁為簡,逐漸地把個股的部份轉化成全市場 ETF 或是賣出作為提領金額。
  • 提領金額比照 2024 實際支出。這個部份我已經自己寫好一個計算表格了。
  • 每月的記帳持續進行中,比較需要的是產生易讀且具有洞見的報表/圖表。這個部份現在所使用的 Moze v3 幫助有限,所以我通常是先產生報表後,取出(我認為)關鍵的數字再丟到spreadsheet 裡去分析。如果2025預計釋出的 Moze v4 有更適合的圖表,我也可以參考。
  • 2024 下半年有試著用自己下廚的方式、或是調整購物心態,以及嘗試「用時間換取金錢」。結果大概知道自己能接受的底線在哪裡,所以2025應該會採用更輕鬆且舒服的方式。不要讓自己變成「過度節儉」的人。

2. 更認真地去實現 bucket list,尤其是在運動類。希望能破二

半馬破二一直在我的bucket list 中 (全馬破四也是),幾年前吃過一輪破四的課表,吃力,但並沒有吃不完。今年規劃再來吃一輪課表,要在課表的終點遇見更好的自己!

  • 先把腳傷養好。目前腳底筋膜炎還是沒有完全恢復。
  • 訓練的部份,先自主吃課表訓練。如果今年無法達標,明年就找教練啦!
  • 運動和睡眠的衝突。過去習慣早起訓練的我,在就寢時間、睡眠時間少、早起訓練、趕著送小孩上學等衝突之下,睡眠平均在5個小時上下。如何調整成睡眠7小時,還可以運動的作息,仍然是挑戰。過去幾個月有試著改變運動時間到平日上班時間。但在吃課表的情況下能否維持?還不知道。
  • 飲食的部份還是先以減重為主,身體線條有好看一些。但健檢的紅字還在。如果半年後(2025/6)還是這樣,那就去看醫生好了。
  • 培養徒手重訓/在家簡易重訓也是新年度想要做的任務之一。只是沒那麼重要罷了。
  • 在非運動類的bucket list,目前排名最前面的就是白沙屯媽祖進香了。等時間確定了,就趕緊來安排!
  • 上一篇提到的高速公路拱橋…還在等待緣份的到來。

3. 多方嘗試興趣,同時尋找人生的第二座山

過去這半年已經探索過一些領域。也把自己認知上跟實際上的 gap 給撫平了不少。
在目前的作息上,要尋找 Barista 或是人生的第二座山,還是不太提得起勁。
我告訴自己,這代表還沒找到非常有熱情,想要從興趣轉成志業的項目。

  • 2025會繼續探索其他有興趣的領域,把過去幾十年我玩過但現在沒玩的東西,再從記憶深處挖出來。
  • 每個月至少嘗試一項新的活動…
  • 2024 嘗試過,還保有興趣的項目,包括遊戲、料理、政治關懷等,還是會繼續進行。
  • 繼續保持2024的看書習慣。2024看了43本實體書,2025應該可以看更多吧。不過我的書單太長,有的書放了5年以上,看過的還可以再重看,會有不一樣的體會…
  • 遊戲的部份計畫玩柏德之門3,其他時間就繼續體驗steam 收藏庫裡的小遊戲…

4. 讓自己過得更空白

2024 的最後一季過得愈來愈「忙」,回頭看,還是覺得自己太閒不下來了。
所以2025還是要試著讓自己過得更空白一點。
一方面是心態上要面對人家問「你最近做了什麼?」
另一方面是代表做其他的事要更有效率,才會有更高品質的空白時間。

  • 先試試每天預留 1小時空閒時間,不安排任何活動。可是… 要做什麼呢?這個還沒有想法。
  • 減少過度刺激,例如限制社群媒體或電子設備使用時間。
  • 更多的學習冥想或靜坐,訓練與「空白」和平共處的能力。
  • 也許,在空白時間不用「完全空白」,可以增加低效率但充滿樂趣的活動(如散步)。散步目前已經是我習慣的活動之一,但還不到每天。而且大多時間會戴著耳機聽Podcast。如果試著完全不戴耳機散步,不知自己的耐受度如何?
  • 也可以坐公車/火車去完全陌生的地方散步。

5. 社區管委會

年底的區權會被選進了管委會。新的一年又要協助社區的運作了。
就我的觀察,因為大家工作忙碌的關係,現在社區的運作主要是由社區總幹事來進行。管委會比較像是印章之類的角色。
但大部份的總幹事著眼的是日常的運營 (daily operation),對於社區的發展或是長期的運作 (long-term development) 並沒有特別的立場/想法。這一點我應該可以試試看…

  • 社區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在一個已經算是中年的社區,開始有大筆的修繕和大型設備的更換。之前碰到就是漲管理費,不過整體的財務體質跟分析好像沒有人做? (還是說前任管委會有做,但不公開?) 總之,我打算先從財務分析/現金流分析開始,希望不會踩到太大的馬蜂窩。
  • 租戶變多/易手後裝潢變多,社區群組的氛圍也變得比較不一樣。好像可以研究看看怎麼做比較好。
  • 透明化:想要提高社區的參與感,「透明化」好像也是路徑之一。定期向社區全體居民報告運作情況,可以建立信任。但如何在眾聲喧嘩 (看區權會的發言就知道) 和效率決策之間取得平衡,這也是我的課題。
  • 數位化:想要把社區的資料適當地數位化。
  • 法規現代化:社區有一些法規還都是遵循很傳統的作法。前幾年開始有人用電動車充電椿來挑戰。也許我可以試著從區權會的規章改革開始 (如線上區權會),這樣未來大家在作決定時,有更輕鬆的方式?

扣掉因為沈溺於工作而空白的那幾年,其實我深深的體會到。目標是會不斷成長、修正、變化的。這也是為什麼俗話說「計畫趕不上變化」的原因。但有總比沒有好,說出來總比只放在心底好,所以…就發表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