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週記 39: 財務盤點筆記 (2024年底)

在新年假期的隔天,終於帶一點興奮地把excel打開,開始盤點2024年全年的收入、支出、以及2025預計提領的計畫。因為決定今年要進行 FIRE 壓力測試,所以也把過去幾年的財務表現一起整理好 — 然後歸檔。畢竟接下來的一年財務架構很不同,那麼拿來追蹤和呈現的方式也不一樣了。

接下來的盤點還是遵循之前財務盤點筆記的格式。過去一年的財務盤點筆記如下:


2024/E 財務盤點筆記:

支出檢視和檢討:

今年(2024)的12個月,其中四個月在職、八個月當遊民。如果以有/沒有在職的月份去比較,支出跟去年相比,YoY大概少 30%。也就是說,在家裡好像可以省下30%的支出,但因為少了收入,所以薪資貢獻的資產是減少很多的。分析減少的那30%,第一大項目是小平安的安親班學費,但這必須付出我接送、訂正作業、改連絡簿的時間和機會成本;第二大的項目是所得稅的預扣,這個在2025/5月繳稅季時,衝擊應該就感受得到了。

有一個之前認知的誤區是以為自己煮的話,飲食的部份項目可以減少。這是錯誤的假設。從記帳的資料看起來,飲食支出並沒有顯著下降。如果自己買的話,青菜類會是便宜,而且數量足夠;肉類的話則是價格偏高,一份肉類 (豬肉/雞肉) 就要100~200 元,每人平均成本就50元了。一來一回,其實跟外食買便當比起來沒有比較省。

前幾個月,我也試著找尋減少支出的方式。不過生活中可以控制的部份節省的金額真的有限。想一想,何必過得這麼累呢。所以2025的的消費心態是:不要把自己綁這麼緊。目前2025的提領比例是設定在3.6%。這是相對安全的數字,但還不夠真的安全 (綠角自己是3%左右)。而且2023/2024股票市場都太好(太熱),要是冷下來,就真的不夠安全了。但市場要冷卻,並不是我能控制的。所以告訴自己不要操心了。

我也比較了支出中,用於個人和家庭的比例,大概是 60% : 40% 左右。我還以為用在家庭的支出會占大多數…

支出中保險占了接近10%,在有薪資收入的時候這okay,但現在我就不那麼確定了。

本來想說在Q4 要進行手上保單的重新調整。但這一塊還是沒有做。一般來說,靠近年底的時候,手上各家保單的顧問都會來噓寒問暖一下,送個月曆年曆,順便問問有沒有要調整保險的規劃。結果2024/Q4 我的保險顧問們都沒有理我,這未免太有默契了。所以我決定2025自己先分析,找出想要改變的地方,再找一個新的保經來,看看有沒有新的角度來調整我目前的保險。目標是要減少保險這個部份的支出。之前好像有個說法是保費在月薪的10~20%。那如果沒有收入的時候呢?嗯…

此外,過去我是家中的經濟支柱,所以在保險的內容也會比較注重於保障收入的穩定性,讓我在有變故無法上班時,可以cover家庭的開銷/生活費等,同時不會讓我的醫療費用/意外支出拖垮整個家庭的經濟。未來應該依據收入和在家中的角色變化,來進行這個部份的調整。

收入檢視和檢討:

2024的主要收入來源為1~4月的薪資和獎金。但全年資產的增加主要是靠股市,而不是靠薪資。到2024/E 個人資產已經到達過去FIRE 所訂下的目標了 (而且還超出一些)。回顧2024,個人資產 YoY = 41.74%,RoR = 29.53%。過去一年的資產增幅裡頭,有26%是來自薪資,74%則是來自投資。

接連兩年股市很好,讓資產的增加幅度很快。但我自己也擔心,在這個時間點 FIRE 退休,其實風險是變高。畢竟退休的前五年,若是股市大跌,會讓資產縮水、最後FIRE 的成功率很低。想一想,如果我手上的持股都不變,來個股災把投資部份的績效都吐回去,那麼資產會縮水30%,想想是不是很恐怖?

當然現在進行壓力測試,也是想說在職場上還有一點點殘值(最好是),如果2025真的不如預期,那麼一年後 (2026)還是回去會社繼續累積資產好了。

就個人資產配置而言,目前各成份如下:國內股票 34.5%,國外股票 40%,債券 ETF 14.2%,現金/定存 6.4%,另外有4.7% 的收益護盾 (SGOV+YMAG)。圖形化如下圖所示:

2024年資產配置比例 (%),內圈為2023,外圈為2024。

與去年(內圈)相比,今年(外圈)增加了債券ETF的比例,讓(總體) 的股債比提高到84%:16%。當然,這離我的目標 (75%:25%)還有一段距離,但如果要大量地將資產轉至債券,就會大幅度地減少國外的股票,讓國內的股票占據股票中較大的比例。為了減少海外匯款的磨擦力、保留提領的彈性,這部份我還在思考怎麼做比較好。

因為今年是十多年第一職涯的告一段落,我也統計了過去十幾年個人資產的變化,大致來說,還是有些複利/複合成長的味道的。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應該也沒有失魂落魄、原地踏步、或是線性成長…

小小給個總結:2024是投資豐收的一年,操作心法:沒什麼進出,主要讓資產自然增值。

結論與後續行動:

資產配置的部份,目前國內股票的部份還是有點零亂,會在2025跟2026時利用提領和再平衡的方式,把國內的持股做一部份的整理。國外債券ETF的部份比例已經提高,但離我個人目標還有距離。如果2025年底資產還是繼續增加,我會把股票價值多出來的部份,於再平衡的時候投入到債,繼續讓股債比更加健康一些。

提領的部份今年(2025) 是第一年提領。我參照的是4%法則,再依2024的支出進行調整。最後調整出來的數字是 3.6%。明年看是要依通膨調整,還是要動態提領法,我的計算表格都準備好了。另外2025也要來試試看有沒有錢可以進行「任性支出」,這樣子心態應該會再健康一些。

在2025 股市高點回歸的風險也變大了,但我沒有什麼選擇,留在市場裡,繼續過日子。

回顧自己的心態,在沒有收入的日子,我對於支出/財務狀況會特別地關心(相較在工作的日子)。現在想想,也許太關心了。包括常常去看股市、常常看資產市值、常常去LINE 理財群組、常常看粉專等… 其實接下來應該放開,專注於生活,每季/每半年再探頭進來看看即可… 也可以避免過多的操作。不過該再平衡該調整的都做完了,想要操作也不知道該做什麼了。

希望2025年底回來看這一篇時,會覺得自己是杞人憂天。

簡單小結:兩個後續行動:

  1. 商業保險的重新調整。
  2. 放開心生活,不要一直看著財務狀況。讓這台自駕車自己開一下吧…

好了,以上是我過去一年來的財務盤點,應該也是我近年來揭露最多的一次。希望接下來一年才看到一次這樣的揭露。坦白說,還怪不習慣的。

繼續專注在生活的其他面向吧!


同場加映:資產提領順序

以下是我目前設定給自己的提領順序SOP。供有興趣的人參考。也歡迎與我討論。

原則

  • 依流動性及需要再平衡的方向作提領。
  • 固定收益先提。
  • 磨擦力較小或是交易手續費低的先提。
  • 國內的先提。
  • 目前規劃每三個月提領一次。全年金額在年初決定,然後除以四,每季撥入生活戶頭。

提領順位

  1. 銀行活存 (投資用帳戶) 。
  2. 國內定存。但不包括緊急應變金。
  3. 國內股票配息。
  4. 國內低殖利率且低成長型股票。
  5. 收益護盾配息(美金) 。
  6. 國內一般股票 (成長型或高殖利率)。
  7. 國內ETF (0050/006208)。
  8. 外幣。
  9. 國外股票 (主動型) 賣出匯回:儘量一年一次即可,減少手續費
  10. 國外ETF (被動型) 賣出匯回:應該不會動用到這一part。但若退休中期之後,可以會藉由再平衡的方式提領。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