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投綁大選:程序正義、審議品質與公民參與的政治算計

公投綁大選:程序正義、審議品質與公民參與的政治算計

2025 這一波由公民發起的罷免案,第二批的投票在上週末告一段落。不過這不是我今天關心的話題。
8/23 有一案公投,稱之「重啟核三公投」,題名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結果同意>不同意票,但因未過500萬票的門檻,公投未過關

這也不是我今天想談的。

我想談的,是在公投結果出爐的記者會上,台灣民眾黨黨主席黃國昌所談到關於公投法的修法

這次公投在沒有綁大選的情況下,投票率僅約3成,導致同意票沒能達到門檻,這是2019年民進黨修《公投法》把公投與大選脫鉤,把公投關入鳥籠的後果,「下個會期民眾黨會推動《公投法》修法,打破鳥籠公投,實踐主權在民的精神。」

週六晚跟週日花了一點時間作功課後,我對於公投投票日的修法爭論,有一個愈來愈強烈的感受:這不只是日期條文的選擇,而是三種價值的拔河—— 程序正義、審議品質、以及公民參與。


其實國民黨在今年五月就已經提案要翻盤 (改回公投綁大選)。這次黃國昌表態要推動把公投「綁回大選」,把這場原來沒有多少人關心的攻防重新推上檯面。問題在於,他這次的推動究竟是附和國民黨主張的公投綁大選,還是回到2021時代力量提過的「綁大選」? (可是他現在已經在民眾黨了… 民眾黨的版本不是這樣)

到底是是「理念(利益)一致的合作」,抑或只是路線剛好一致,又或者是還有其他考量? 這些現在尚未知曉的答案,未來自會牽動制度設計與政治現實的不同盤算。


閱讀全文

Switch 2 新手的幾點感受

Switch 2 新手的幾點感受

之前 Switch 2 台灣預購的時候興沖沖地跟著訂了下去,結果機子來的時候我人還在國外。回國後又接連南奔北跑,那一箱都還堆在書房的角落,只有打開紙箱看看裡頭的確有switch 的盒子。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等到8月父親節,才趁著孩子開心的時候拿出來當作給自己的父親節禮物。

作為一個沒玩過 Switch 的新手,從零開始體驗任天堂帶給新手玩家的體驗是很微妙的。開箱的過程或是影片youtube 找就有,我個人的體驗是還蠻新手友善的 — 除了帳號之外。

閱讀全文

在 iOS 上同步 Obsidian

在 iOS 上同步 Obsidian

在我習慣把中長程的文字記憶資料轉至 Obsidian 後,就開始出現一個需求:在手機上查詢 / (微量編輯) obsidian 內容。

短期/短篇的文字和隨想我放在 Simplenote,這個跨平台的服務簡單可靠 (雖然近年來沒什麼維護),可以讓我很方便地在各個平台 (手機 / 平台/ 筆電 / 桌機 / 網頁) 等進行快速的輸入和查詢。無論手機、電腦、還是直接打開網頁版,基本沒什麼意外,隨手就能記,靈光一閃或者只是臨時備忘,都可以很快地丟進這個 Inbox,完成簡單的Processing,甚至有時我還把他當作跨平台的剪貼簿來用。

而中長期 / 中長篇、需要結構化分類、Tag、的資料,就放進 obsidian 裡。MD 格式在桌面上整理起來很順手,有時候要發表到 Blog 也很方便,貼過去也不用擔心排版全亂。搜尋功能在 obsidian 裡也很不錯,基本的關鍵字搜尋或是搭配套件 直接 ref 出關聯內容,都蠻有效率,適合資料的整理。唯一的小缺憾是我沒有完全地把卡片盒筆記的實作完全融入其中,目前看起來我的作法,比較像是 GTD 的 project 跟 archive 混在一起。符合我自己的用法,也沒什麼好嫌的。

跟 Simplenote 不一樣,obsidian 先天就不是一個為跨平台設計的軟體,而是以本機為主。要作到跨平台資料同步,我的第一個作法是把 obsidian 資料庫目錄放在 dropbox 上,這樣至少所有的桌機/筆電都可以存取。真的在外面只要能用網路,也可以進dropbox 去把對應的文件翻出來 (雖然就資安的角度而言,並不推薦這麼做)。


閱讀全文

回到能控制的事

回到能控制的事

回到高雄,下雨下了10天。

我老家不在山區,但也不在低窪的地方。大雨、閃電和雷聲雖然擾人,但跟電視上停班停課、山區致害、地下道淹水比較起來,我已經算是幸福的一群了。

原來規劃的出遊計畫大打折扣,安排好的訓練課表也被天氣影響,每天看著雨這樣下呀下呀,休閒娛樂好像只剩下客廳的新聞台、10分鐘車程外的社區圖書館、以及附近小學搭起的篷子下,那一來一往的羽毛球。

每天睡眠總長超過10小時,過著比過年還耍廢的生活。但老實說,以這樣的生活節奏和環境,我好像也不太好意思再放進去什麼極具生產力的事項了。雖說如此,倒還是默默地把電子書清單裡久久未讀的書籍解決了一些。

耍廢的日子裡,並不代表3C就離我遠去。事實證明,沒有自律的放縱,更容易讓那些漫無目的滑著手機社群媒體,或是遙控器轉著一台又一台的新聞,侵蝕一天的人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