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ETF的看法與迷思:補充

這篇文章刊出後,竟然在文章中所提到的群裡引起了一些迴響 — 只是歪樓的有些嚴重:

有人開始獵巫,猜測誰誰誰寫了這篇文;

有人以為我賠錢所以崩潰了… (呃… 有賠錢嗎? 有崩潰嗎?)

有人說他自己賺了錢,資本利得也成長,不懂我是在哪個平行時空; (呃… 我們倆個應該都是在四月那波買進就可以曬對帳單的時空。但在你自以為的時空中,你以為你會賺是因為期權ETF… 而文章告訴你,是因為原型股票漲了,而且你還少賺了…)

其實如果肯自己算一下 / 回測一下文中提到的作法和對應的數字,那麼對於文中所提到的迷思和要注意的事項,應該會更清楚才是。不過派對就是派對,群組和我,都只渡有緣人。是什麼緣,就看施主自己的造化了。


兩則影片:

說到數字,在文章刊出後,我後續看到了兩部影片 (Youtube 真的知道我的喜好)。

這兩部影片都有提到期權ETF 這個工具的限制和迷思。其中一個用數字算給你看,另一個用實際的例子提醒你。

有興趣的人,可以試著看一下影片。

影片1:不要再投資 MSTY !派息 ETF 資本衰退陷阱不可避免!教你一個更好的現金流策略

MSTY 的綜合回報是跑不贏它所追蹤的底層資產 (MSTR)

作者同時也比較了 HOOY vs HOOD ,PLTY vs PLTR,NVDY vs NVDA ,TSLY vs TSLA ,都得到相似的結果。

這映證了我在文中說過的「當淨值上升時的狂歡party,其實付出的機會成本是大於原型股的。」

影片2:S23EP40|高配息真的是財富自由?期權ETF的真相:現金流補充還是本金割肉?

影片中所提到的迷思,包括:

  1. 回本率 100% 的迷思
  2. 提領率(配息率)高的迷思
  3. 配息是收入的誤解

的確也是我觀察到,在狂歡派對中的人們,最常出現的迷思。針對這個期權ETF這個工具,影片的作者提出了可能的使用方式:現金流補充。

以影片中「小李的安心」 為例,犧牲一些財務效率,換取某個程度的心理安全感,也未嘗不可。

我要再次強調一次,工具本身真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對工具的誤解,以及用片面的資訊去宣傳或美化這個工具

如果我是小李的朋友,我會給他的建議是:在一個只要線上手機點點點就可以買賣股票的時代,如果買進了看好上漲的正股,然後定期提領,最終帳戶淨值/總提領資產還比對應的期權ETF 來得多。對需要現金流的小李,應該更有幫助。


一個笑話:

最後送讀者一個笑話,懂的就懂。

某天,O爸跟管理員說:「欸!把這篇文章放在記事本!新人一進來,第一件事就是叫他看這篇文章!」
然後他還很驕傲地補一句:「沒有一個LINE社群像我們這麼大方,還幫他推播到Google搜尋第一頁!」

路過的小 IT 整個愣住。
心裡想,看文章沒問題啦,多一點流量,多一份功德。
但要是分不清楚搜尋引擎記事本點連結,還以為從記事本點連結就能「衝上Google排行第一頁」……

那是不是該自己寫個bot ,放在server端 24小時狂轟 127.0.0.1?
保證衝上第一頁!榮登第一名!
說不定還有機會入選 Google搜尋年度最紅網站 。

到時候,這世界還要SEO幹嘛?
所有SEO工程師隔天直接失業,全部改行去夜市賣雞排。

不,直接拿資遣費買進期權ETF,然後每個月看著「回本率」,躺平退休曬曬配息截圖就好了。


本篇文章會以摘要的形式附加在原始文章之後。

在〈期權ETF的看法與迷思:補充〉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