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屯媽祖進香 – 準備

白沙屯媽祖進香 – 準備

這一篇上架的時間點,應該是 4/30,也就是在白沙屯媽祖出發的前一天 (今年是 5/1 23:45 出發)。
標題說準備,除了行李的準備,也有心態和家人生活的安排。
如果讀者著眼的是個人行程和裝備,可以參考以下的資訊:


2025/4/27 (D-4)

20:10,敲下第一個字的現在 。陸續添購跟收集的裝備,還散落在書房的角落。

說散落有點不太精確,至少我有把它們堆成一小堆山丘。

這些「行李」還沒整理、還沒清點、甚至還沒在腦袋裡模擬使用的情境 — 這是我長途旅行一向會做的事。

可能是心底想著,還有四天,要把東西整理好頂多只需要一天吧…(我想)。到時缺少了什麼,再花一天去採買調整就好。

閱讀全文

Colab + WhisperX 將音檔轉成逐字稿

Colab + WhisperX 將音檔轉成逐字稿

前幾天在聽podcast時聽到一段不錯的內容,不過因為我用的不是 Apple Podcast, 沒有逐字稿,索性把之前在 colab 上跑的 fast whisper 拿出來用。但因為 podcast 是對談,想分不同的講者,於是找了一下有沒有 solution。發現大多是用 pyannote 去進行說話人分割 (diarization),然後再 對齊 (align)。 目前 whisperX 已經有支援。

whisperX 之前有「停更」過一段,今年又恢復更新。於是找了些資料,把 colab 的版本架了起來。後面又發現中文的斷句和標點有些麻煩, GPT 介紹的幾個作法不是不好用,就是有幻覺。最後還是選擇直接叫 GPT 來修飾文字,畢竟本來就是語言模型。

過程中發現 ChatGPT 很有耐心地關心我的需求和碰到的錯誤,真的像是要一步步地帶著我完成所有的程式碼。雖然產出的東西偶爾會有錯,我也會自己手殘去修改一些我要的邏輯。不過如果回饋給他,他會記住,並且在後續的版本持續完善整個程式碼。

這些 code 完全由我自己寫的已經 <50% 了, vibe coding 真是驚人。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52: 遊民一年後,我寫下什麼?

遊民週記 52: 遊民一年後,我寫下什麼?

距離我離開上一份工作,竟然一年了。
本來現在應該要結束的 Gap year ,竟然又延長了。

我們常常高估一天的改變,低估數年的累積;也常高估延後一天的傷害,卻又低估拖延數年的代價。

如果問我還在公司裡的情景,專案內容,工作樣態,同事相處,技術發展…好像還在昨天一樣的歷歷在目。即使現在找前同事們出來吃飯,聊的是工作上的技術,也沒什麼落後或鴨子聽雷的感受。

但如果問我這一年來的生活、作息、和生活重心,之前工作的日子彷彿又變得遙不可及,好像是上個世紀似的。 這一年來,我的生活已經被重新定義了。中午跟孩子在閒聊工作和興趣,「我很幸運我的工作有一大部份是我的興趣,但生命中不會只有一種興趣,所以我現在正在追尋其他的興趣。」我說。

『我的導師說,你對專題的興趣這麼強烈,如果我跟你靈魂互換,我的專題成果就不會是現在這樣了』小幸福幽幽地說。

「沒關係,每個人都可以追尋 自己的興趣和夢想。你只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夢想,如果剛好是你的專長,能夠靠它工作賺錢,那就更好了。」我回。

整理一年來的文章

一年的時間,我又把「深呼吸1」 這個習慣累積了回來。每週至少一篇,55篇文章,15萬字。今天,我試著回顧這一年來,我留下的字字句句。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51: 2025Q1 財務盤點

遊民週記 51: 2025Q1 財務盤點

先說,因為這個財務盤點的數字是在 2025/3/26 統計的,所以 4/2的大盤急殺並沒有包括在內。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導致跨國供應鏈的成本大幅上升,進而使各國股市 (包括美國自己) 都有大幅的下跌;,4/2~4/4 這三天,道瓊下跌9%,S&P500 下跌10%,Nasdaq -11%,科技個股還有更慘的(M7有到-15%)。台股因為清明連假休市的關係,還沒有機會反應,但預期 4/7 就會好好反應了。這些變化如果到 Q2 的財務盤點時,應該已經塵埃落定,趨勢明朗了。如果值得聊的話,會在 Q2 盤點的時候聊。


支出檢視和檢討

這一季的支出比我原本預想的略高一些。一月時,看到支出控制在50%,我還暗自竊喜,想說怎麼有這麼 好的情況?結果二月就像一場大考驗,孩子想要另外上1-on-1 的補習費 (計畫之外)、過年紅包 (計畫之內)、新螢幕17K (計畫之內的任性),瞬間讓支出衝過頭。幸好整體季支出還是壓在原訂的提領預算內,算是虛驚一場。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50: 白沙屯媽祖進香 – 報名

遊民週記 50: 白沙屯媽祖進香 – 報名

白沙屯媽祖進香,是台灣這幾年來「熱門」的宗教盛事之一。我在排隊報名的時候,十年前就參與的大哥跟我說,也不曉得為什麼這幾年愈來愈熱門,他觀察到的是早期以信徒為主,疫情後則是「年輕人」愈來愈多。和大甲媽祖繞境有所不同,白沙屯媽祖 (又稱「粉紅超跑」) 每年的進香路線由媽祖神轎決定,充滿神秘與靈性,而報名則是參與這場朝聖之旅的第一步。

本來我打算去年就參加白沙屯媽祖的進香活動,卻因為當時才剛提出 Gap year 的要求,一方面要排行程和老闆們和HR一一說明我的規劃和想法,另一方面也要安定軍心,讓當時的團隊成員有足夠的資訊和心理準備,可以應對我離去的影響。所以就無法抽出9天的假期,參加2024 的白沙屯媽祖進香。等了一年,對這條 bucket list 只有更加渴望。因此早早就安排了報名的計畫,心中對這次朝聖之旅充滿期待與緊張。

今年的報名從 3/27開始,為期一個月。跟往年一樣,不接受網路報名,只接受現場報名,可以找人代報。這麼長的報名期間,應該抽個平常日去報名即可。但很多人不這麼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決定書寫這一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48: 寫封信,給15年後的自己

遊民週記 48: 寫封信,給15年後的自己

上週看到有人在討論台灣空氣污染,說因為境外影響只有三分之一,不能怪中國。

然後有人查證如下: (來源是環境部委外的「強化空氣品質模式制度建立計畫」 )

  • 境外影響 31%
  • 面 (行業如餐飲、揚塵) 26%
  • 線 (交通如貨車、小客車、機車) 19%
  • 點 (製造如鋼鐵、電力、化材) 17%
  • 其他

如果把2~4名 (台灣境內) 加起來,的確小於境外影響…

但說「只有三分之一」,這個「只有」恐怕很難說得過去。


因為好友的介紹,看了 Angela Aki 的 《手紙~拜啟 給十五歲的你》MV。

11年前的MV,在留言區有許多人用留言寫著信,給未來的自己。

回想著,30歲的時候,我想要給45歲的自己什麼話。
有沒有做到30歲時自己心裡的45歲…

可惜現在記不起來了。

然後想到,咦,我有日記跟 blog 啊?!

結果翻了翻… 那只是型塑了當時的我是誰,主要是當下的記錄、觀察或短期的反思,而沒有太多「當時的我」對「15年後的我」的想像和想法。 這讓我開始思考,從30歲到45歲,在這15年間,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怎樣的人?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47: 如何設計收益護盾以抵禦市場風險

遊民週記 47: 如何設計收益護盾以抵禦市場風險

本週終於拿到兩個孩子的護照,前前後後花了一個月有。只能說公家機關 + 孩子本人 + 照片限制 真的花時間。尤其是照片,電腦上看起來沒問題的,便利商店輸出就 degrade 一次,經過戶政事務所的掃瞄器又會再 degrade 一次。這時就羨慕身份證辦理可以直接上傳照片。

其實護照的照片也是可以用上傳的方式繳交。只是得要到外交部親辦才行。在戶政事務所送件的還不行。
有趣的是, 在戶政事務所辦身份證的話,是可以用上傳的方式繳交照片的。
在這樣繁瑣的行政流程中,時間就是這樣子消耗的。還好,我不急,可以等,只是不耐煩。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46: 新螢幕和校色

遊民週記 46: 新螢幕和校色

把病養好後,本週開始開turbo 趕進度回到之前的生活型態。
結果好像有點趕過頭了,星期三跟朋友聊天還在說自己很忙,星期四就突然不知道要做什麼事了。

事後回顧,其實也不是沒事做,待辦事項跟計畫還是有許多項目要完成。
只是當下突然沒有「即刻應該做」或是「當下想要做」的事。
才會有「啊~~~~ 這就是退休後很無聊、不知道做什麼事的感覺嗎?」

然後過了一天,又回到有事情做的日子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