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為幼教而走」的新聞談起(上)

週六夜,我正享受著悠閒的晚飯時光。電視上的TVBS新聞台,播出了名為《抗議教部!上萬幼教團體街頭遊行》的新聞。在這則新聞裡,記者廖雅玉是怎麼去報導這則新聞的呢?

首先,是倒金字塔的開頭,把整體事件和抗議的訴求簡單扼要地在第一段說出來:

上萬個幼稚園老師,下午走上台北街頭遊行,浩浩蕩蕩的隊伍,主要的訴求,是要抗議教育部,原本承諾整合混亂的幼稚園和托兒所,現在卻都跳票,讓小朋友的受教權受損;他們一路從台灣民主紀念館走到教育部嗆聲,教育部官員也承諾會和專家協商討論,一定給幼教團體和家長一個滿意的答覆。

「抗議教育部,原本承諾整合混亂的幼稚園和托兒所,現在卻都跳票,讓小朋友的受教權受損。」是訴求。
「教育部官員也承諾會和專家協商討論,一定給幼教團體和家長一個滿意的答覆」是事件發展結果。

再來輕鬆點,帶一些現場的狀況和花絮:

口號喊的震天響,來自北中南上萬個幼教老師,浩浩蕩蕩,拉著布條,走上街頭。幼教團體:「抗議!抗議 !抗議!」

遊行隊伍拖得好長,還有老師牽著才牙牙學語的小朋友,一邊吃煎包,一邊沒忘記罵上這麼幾句。幼教團體:「部長出來!部長出來!部長下台!部長下台!」

接下來說明一下訴求:

幼教團體這麼激動,主要是抗議教育部幼托整合跳票,說要針對幼稚園和托兒所的混亂狀況進行整合,但卻完全沒做到,而且還訂立了定型化契約,也就家長要把小孩送到幼兒園前,必須先簽訂合約,如果小朋友不守規定,校方可要求幼兒離園,等於是剝奪幼兒的受教權。

有趣的是,提到「說要針對幼稚園和托兒所的混亂狀況進行整合,但卻完全沒做到」這句話時,畫面上還大大地蓋了個「沒有做到」的印章特效上去。也就是這個動作引起了我的注意。

據我所知,幼托整合的確有在進行,抗議團體怎麼會說完全沒做到呢?

此外,定型化契約聽起來像是可以保障園所和幼兒、家長雙方的權益,並且減少爭議,應該是件有利的事,為什麼會成為抗議的訴求呢?

「如果小朋友不守規定,校方可要求幼兒離園,等於是剝奪幼兒的受教權」先不論這樣子是不是就「等於是剝奪幼兒的受教權」,這應該是站在家長的立場來看,可是報導一開始又說是「上萬個幼稚園老師」上街頭?

這個報導最後在教育部的回應之後結束。

然後?

沒有了。

就單一則新聞的報導手法及方式看起來不錯,不過可能是這個新聞不夠重要(相較於吳淑珍到飯店用餐或是紅衫軍控警傷害的新聞),所以只有這一段,沒有後續的「深入報導」。剩下的,看來得要收看新聞的閱聽人,自己去找尋更進一步的資訊了。 對這種「自己找真相」而不是「媒體帶你看真相」我已經認命了,接下來就是我去嘗試著去了解這新聞背後(或是所謂的真相)的歷程。

在〈從「為幼教而走」的新聞談起(上)〉中有 2 則留言

  1. 真妙,太久沒看各台電視新聞有點脫節,原來現在的新聞報導是像無肉骨頭之於狗狗那樣的存在,談不上填飽肚子,就是維持好奇心,以及鍛鍊齒/恥力了。

    回覆
  2. 自動引用通知: 終極邊疆BLOG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