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夜讀大學之賊

這是一本放在書架上好一陣子的書,當初會去找來看是因為看了 irvin 的書介

大學之賊

退伍之後,我要嘛就是努力適應新人上班族的生活,要嘛就是開始調整下班後的步調,只是有趣的是,即便我讓自己的下班生活開始比較有模有樣 (或是用「有生產力」來形容),但是擺在 Todo list 上的事情還是有很多,而且愈累積愈長 — 不管是上班時所用的萬用手冊,還是下班後所用的 PDA,都一樣。

這個週末,我終於決定先暫時放下手邊的事情,懷著愧疚的心情轉向書櫃裡那一堆還沒看的書 (其實他們也一樣存在我的 TODO list 上)。

看什麼好呢? 前陣子剛用一堆上廁所的時間看完了 「天真的人類學家」和「天真的人類學家之重返多瓦悠蘭」,這並不代表我對人類學有什麼不敬 (就算有也不會比作者多),而是裡頭每一個章節的長度正好符合我上廁所的時間 — 而且隨時隨地我都可以輕易地接上前面的進度。

週末這段較為完整的時光,顯然比較適合長篇,情節完整又不適合中斷的小說,於是,我挑了「大學之賊」這本看起來厚厚的小說。然後在這個有點冷又不會太冷的週末夜,窩在床上把這本小說看完。

這小說的情節荒謬嗎? 我不這麼認為。作者黃凡在裡頭鋪陳的情節,如果今天出現在電視新聞的 SNG 即時連線報導,或是蘋果日報的今日頭條踢爆,我都不會感到驚奇。

這小說的「說理」重嗎? 在一些地方就像馬森的夜遊一樣,黃凡會用主人翁第一人稱的思維,來陳述背後的作者自己對那些「荒謬」現況的批判和檢討。不過我還可以接受,除了那些引用道、佛、禪、詩詞的部份讓我偶爾會因為思索其背後的涵意,而卡在那邊動彈不得…..後來我只好告訴自己,如果那麼容易參悟,那麼就不需要什麼讀經或是解經了….

至於最後余耀程的那段,我覺得有點草,也看不太透到底發生了什麼轉折 — 這就像是真實的人生,我們不會像作者底下的那些人物,有作者負責任地交代他們的轉變或是心路歷程,回顧整本書,作者也放棄了不少敘說支線細節的嘗試,而把主要的精力和篇幅留在主線上。有時想一想,這並不是作者的不負責任,而只是真實人生的寫照。有的人你會去留意,他的想法和思維會隨著時間在你的心頭上留下深淺不等的印記,而構成完整的「故事」;但是有的人卻只是配角,你所能擁有的,只是片斷的回憶罷了。至於怎麼架構起那個人 — 或是該說「脈絡」 — 已經超出了你我的能力之外。畢竟,我們都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最多,我們能夠像主角一樣,時時檢視自己心中的上帝碎形,然後調整自己的步調。

書末的後記,我完全看不懂這個小故事的涵意。上網找了些別人所寫的心得,卻還是一無所獲。有人,能告訴我嗎?

  • 引述 :『這本書中的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的生命力,不論是狡詐、心機、純真、權謀、智慧,都能感覺得到他們的存在。而身不由己的主角,心態與價值觀、行為上的轉變,一定能讓讀者感受到震撼。』
  • 引述 :『我最喜歡的橋段是講到一群年輕人閒來無事想要搞社會運動,挑了個反高學費的題目被老師罵回去,改成反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示威遊行便安全過關。哈。還有那個七年級的無厘頭學生葉天送,言必以”阿”作為發語詞,拒絕思考、凡事無所謂,是老人家無法理解的外星生物,但又有某種奇怪的力量,真是個有趣的角色。』
  • 引述 :『現今在大學裡的教授們,且稱之為“老師”好了(許多人為了從講師升格成助理教授就不得不費盡心機),學術圈的權力運作似乎己經成為公關的袐密,不知道現在為了研究經費、國科會計畫、升等考核、論文發表的壓力下的大學教師們,能否真的專注創新發展研究,讓台灣的學術領域更上一層樓;或是站在專業教導所知,引發新興學子的學習意願,而不是“混畢業”就好。台灣的教育制度讓學生太好“混”了,原因無他,就是教授的假道學的“體恤學子都那麼辛苦了”,實則為了學術象牙塔的權衡利益早己傷透腦筋了吧。』
  • 引述 :『黃凡對於文字的駕御能力在這部龐雜的作品裏反倒成了小節,在緊湊的敘事進行中根本來不及多想,一幕幕出人意表的情節早已迎到眼前。唯一拉慢了閱讀節奏的,只剩下因著主角丁可凡的哲學博士背景而來的對哲學、佛學基本學理的引經據典。說是賣弄可能也是,黃凡倒很認真的讓丁可凡符合其哲學博士的身份,吊吊書袋,讓接連而來的荒謬情節更有戲劇的張力』
  • 引述 :『哲學系與神壇的結合
    大學中教人如何開設神壇
    衍生到神壇在職訓練班、靈骨塔
    等等匪夷所思的內容
    仔細想想卻又有一定的脈絡
  • 引述 :『大學之賊就是本故事批判性強的長篇小說
    對台灣社會極盡嘲諷,對照今年大學近百分百的錄取率…書中開頭的百分之兩百聽起來真悲哀
    招生不足,學校想盡花招招攬學生,教授們真的變成哀鴻遍野的野獸…
    從教育角度看台灣社會,很真實很粗俗…的醜陋
    有可能就是你我正身處的環境』
  • 引述 :『我敬重父親泰然的處事態度,敬重父親的仁慈,也很佩服父親,但很抱歉,我還是無法苟同這些看法。以及某部分過於熱心的前賢,將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們帶到道場去求道這種強迫中獎的行為, 還一副我是為你好,你竟然不知感激的態度,令我汗顏。
     
     是被揭發心裡的痛楚,也感受到黃凡先生的憤怒,但書裡將主人翁書寫的過於正面,看的我有點噁心。這是關於這本書小小的讀後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