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終於完成了手上目前一個受人之託的專案:應邀去學校演講。趁著記憶還鮮明,記下一些自己以為 (目前還沒收到回饋單,而且可能也不會有回饋單) 的反省和記錄。希望給未來的自己一些參考。
時間控制:
本來以為是100分鐘左右的演講,怕自己準備的材料不夠。結果事前準備故事的時候,東添西加膨脹到110分鐘的長度。然後前一週跟主辦人作最後確認的時候,他說「其實(其他講者)大概準備60分鐘而已,但還是看你啦 (時間會留110分鐘給你)」。演講這東西,愈短的愈難。於是趁著還有一週的時間,又改了一個76分鐘的版本。最後上場時,因為某個互動段落聽眾的反應太過…冷淡。於是現場應變把後面互動的段子都砍了。最後變成70分鐘左右的版本 XD。還好後面還有Q&A,時間湊一湊大概是80分鐘。但在過程中,那種不知道現在時間多久的不安感還是非常強烈的。
沒有現場先場勘的報應就是…國際會議廳的最後面竟沒有時鐘?!放眼望去,整個廳內沒有一個時鐘。所以要嘛就要走回簡報電腦去看時間 (當然不會這樣),要嘛就要躲躲藏藏地偷看手上手錶。最後我選擇的是靠體感,然後在大段落時,裝作怕拖時,光明正大的看手錶。反正台下的學生大概有一半正在睡,有四分之一在等下課,最後的四分之一有在聽,有反應,那才是我真正的目標客群。
本來還有點感到挫折,想說現場的反應不如我的預期。但一方面跟主辦人會後的閒聊,他點出了現在學生的問題,以及教授們面對現在學生的無力;另一方面在回來的路上,我想到「如果每一個學生都認真聽且吸收進去,那麼他們成就的差異化在哪裡?」想著想著,為那些今天有聽進去的學生開心,自己就不在意那些沒聽/沒吸收的學生了。
現場的200個學生,只要有25%的學生有聽進去,應該就是我的功德了 XD
學生反應
學生反應,應該是未來我在回想這次演講的心得時,最深刻的印象吧。我開場後不久就安排讓肢體可以活動的…舉手環節。一方面讓身體不會一直只有坐著,後面就昏昏欲睡 (畢竟是下午第一堂);一方面也藉著學生們意見的對立、選擇的對錯、和勝負所帶出一些衝擊和思考,讓破冰這一part 更有參與感。在問題的選擇上,我安排了非常簡單的選擇題,幾乎不需要思考,只要選擇就好。我的預期是,大概會有 40%的同學選A、40%的同學選B、然後一如往常的一定會有沒有舉手選擇的同學 (剩下的20%)。
結果… 舉手選A的大概5%,選B的大概5%。剩下的都沒舉手!
我還想說是發生了什麼事,於是稍作鼓勵(和剌激),再調查一次:選A的同學變成20%,選B的同學變成20%,還是有60%的同學不作選擇(舉手)。
雖然一直到寫心得的現在,我仍然無法理解為什麼舉個手這麼難。我當下的應變方式是:沒有再push 逼他們舉手選擇 (如果有應該會再高一些,但已經舉過兩次的同學可能會不快,而且人人表態也不是我的本意),也自己砍掉後面的互動環節,把話題從本來預計的「訪問聽眾,帶出思考」拉回到我自己內心的悄悄話 — 當然是用自嘲的方式。
後面的環節,如果有牽涉到要互動 / 需要回饋的,我就捨棄調查的方式了。直接找「有反應」的聽眾,例如有點頭的,有開口回應的,以及今天最感謝的 — 有一個到場旁聽的教授,非常願意給予回應。而當我針對這些少數的回應再給正向的回饋之後,他們幾位後續的反應就更積極了。所以中後半段,我幾乎是對著這幾位聽眾在講的。
其實我之前就會有這樣的習慣。上台講一段之後,從人群中找出比較有反應的幾個人,左區幾個、中區幾個、右區幾個,然後剩下的時間,眼神掃向左區的時候,就迎上左區的那幾個人目光,把我的想法真真實實地傳達給他們;掃到中區和右區時,一樣作法。
千萬不要期待台下每一雙眼睛都盯著你…尤其這不是他們主動進場來聽你分享的場子…
學生側寫
從學生會後的QA 和教授們會前會後閒聊對現在學生的看法,我對現在研究所學生的側寫又要再修正了 XD
在公司時接觸到最年輕的,就是部門畢業一兩年新進的工程師,進行著職場的交辦事項;而很顯然地,在學校這個場域,不只有年紀再輕個幾歲,不只有權力角色位階的尚未成型;還有許多我未知的「新一代特質」是我尚未察覺到的。對學校的教授們而言(尤其是較資深的),現在的學生已經沒有學生樣子,也因此如果要用嚴謹的態度去要求,變得會有非常大的難度。當然這樣的談話往往最後落到在感慨「想當年我們作研究的時候…」,對真正側寫現在學生的樣態並沒有太多幫助。雖然我不知道對現在的學生作側寫,對我自己什麼益處?或許只是我的好奇心,又或許只是我一開始在設定今天演講的目標聽眾時,給了我自己錯誤的想像,最後產出了一份對「我心目中的目標客群」有用的建議,但卻不一定真正打中今天在台下的大部份聽眾。
而如果我再多花點心思,先去找那幾位教授聊聊,聊聊現在學生的樣態,學生的困擾,學生對於學習和人生的看法等等,會有幫助嗎?我覺得幫助不大,我可能會聽到一堆抱怨,但聽不到學生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果隨機抽樣幾個學生進行訪談,能夠了解當代學生 (這太廣了,改說「當天在台下這群學生」就好) 普遍的想法嗎?也許可以吧。不過我就是沒做。沒做就是沒做。
自己現在的觀點,反倒有點拉回來「佛度有緣人」的想法。那些對我的說法和觀點有共鳴的人,就是我今天演講那些作法建議時,真正有興趣,有聽得進去的聽眾。如果我修改說法,讓更多人可以吸收,雖然是件好事,但即使做不到這件事,一方面如前所說,讓那25%的人差異化出來;另一方面也自我滿足,不要再繞著「為什麼我不能取悅所有人」的死胡同轉。
這樣子想,心情就好多了。(自我感覺良好)
停損
QA的時段,有幾個同學提出了問題。雖然看起來是為了加分(有提出問題可以加分),但我有感知到,那些問題的確困擾著他們。因為大場子沒辦法了解細節,我只能先分享我處理這些問題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使用這些工具所需注意到的事項,但沒辦法給他「應該不應該」這類的肯定建議。但刀子給了,要怎麼使?怎麼才使得好?這個也要看個人造化。
以停損為例,的確人生有許多「需不需要停損」的判斷。問問題的人,也許心裡早有答案,只是需要你推他一把。但我連推他一把都不肯,而只是把思考的工具分享給他而已。現在回想起他的臉跟眼神,應該很苦惱吧。唸了四年的大學再加上兩年的研究所,現在想停損…..
但也許是我多心了,說不定他只想問早餐的麵包還沒吃完,但晚上已經過期,不知道要不要放棄、不要繼續吃了…
總之,如果他有聽到主持人的暗示,未來私下連絡我,我應該會好好聽他說,再看看我能給什麼協助的。
另外一個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如何走出痛楚」。嗯,沒有easy way。我也不好意思說「只要對難關抱持著無可救藥的正向態度,總有一天走出去」這種話。但在當下我突然靈機一動,把credit 給了幸運。
在遭遇難關時幸運?什麼意思?我幸運的地方是,我不是一個人面對。我有很Nice 的同事、前輩、長官、member。當然我沒說出的 (我所暗示的)是:
- 志同道合的朋友很重要。(以在學校為例)
- 你要有能力/有一股引力讓這群貴人集合/留在你身邊。
不曉得那位同學有沒有接到我的暗示?還是快樂地加完分就了事了?
裝備
這次簡報用的是我自己的裝備,powerpoint 用 Macbook air 播放,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微軟的office 365終於讓人放心,在Mac上呈現出來的內容跟我在windows 桌機上完全一致。
由於我的MBA M1 只有 type-C輸出,所以額外接了個hub,輸出HDMI的同時,也接上了簡報筆。因為只有2個小時的簡報時間,所以大膽地不接電源線,直接靠電池續航力;怕筆電進入休眠,所以有記得把 Amphetamine 打開。不過忙亂之間,時間設得不夠久。還好沒有發生筆電進入休眠的糗事。
之前買的簡報筆,人體工學上OK,在家測試時也OK。今天在使用上的時候,卻發生了幾次按下後沒如預期翻頁的狀況。但按下第二次就正常。不確定是簡報筆還是power point還是筆電的問題。畢竟在家裡測試是正常的。
本來有點擔心音效的部份,不過現在場地的裝置很友善,只要把聲音的輸出設成會場HDMI的裝置,不用另外接音源線,HDMI同時把影像跟聲音輸出去。會場甚至還提供了無線投影的選項,不過有線一定比無線穩定,所以我想都沒想,就選擇了有線。
會前我被邀請去參加系所教授固定的聚餐餐會,非常歡樂。但因為教授們聊得太開心,所以真正能抽身進教室時,已經有學生在了。結果就不好意思完成所以演講前所有硬體測試的流程。只有簡易測試影像跟聲音輸出正常,就上場了。事後看了一下現場側拍的照片,果然ACR + 投影機 如預期的差,雖然我事前已經把簡報的字體跟對比作了對應的強化,但我現場並沒有要求把舞台上的燈給關了,這是失策。
簡報準備
最後講講簡報準備的時間,這次從在兩個多月前接到邀約,從題目確認、正式邀請等,再到我個人的材料準備,測試預講等,時間上應該在50個小時上下。對於一個長度為2小時的演講,好像還可以。而且因為時間夠長,所以對時間的管控不是那麼嚴格,其實準備起來是輕鬆的。每週安排兩個半天做事先的研究和材料的收集整理、挑出真正想講的,再到濃縮成投影片,再到把投影片轉化到個人的解說裡,釋放讓投影片回歸輔助的角色。一路走來,沒有什麼焦慮的感覺。如果今天是8分鐘這種時間控制很嚴格的,我可能每一個字都要抓得很準吧。
這次準備的過程,也刻意讓AI 參與,想試試在這個時代,AI 可以在這方面幫上什麼忙。與某些服務或是號稱驚豔的文章不同,我並沒有覺得「把資料餵進去,讓AI產出投影片」很有用。一方面是我並沒有「已經成形的資料/大綱」,所有投影的架構,都是在過程中隨著自己的觀點和思路,一塊一塊浮上來,然後再經過整理。等到我想要做投影片的時候,腦袋裡已經有每一段投影片的「分鏡」了。所以在powerpoint 軟體裡花時間形成簡報所需的投影片過程,大部份都在「美工」。我過去也曾經試著像某些簡報書裡提到的,用post-it (便利貼) 來整理要講的idea/點,再經過re-arrange形成簡報的架構。但實測的結果,發現我已經非常習慣在腦袋裡貼上便利貼了。這是我個人已經習慣的流程,用post-it 反倒變成累贅。而AI 要做這件事,既然沒辦法做得比post-it 好,就更無法讓我採納了。不過這次有試著把分鏡先在腦袋裡排好之後,先在obsidian裡用CANVAS功能先做出心智圖一般的流程圖,然後在每一頁上先記下重點和美工需要注意的事項,然後再開始照著作投影片。這樣子的小小好處是如果分次做的時候,比較不會遺忘之前某次想要放進去的重點或排版。
我印象中看到AI投影片讓人驚豔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美工,是投影片的排版。而如果美工這件事,的確可以用AI來做。但不是做整張投影片,而是投影片中關於照片/圖片等元素。所以這次我使用 TensorArt 來產生我所需要的圖片/照片,取代過去使用 google 搜尋照片的方式。而拜 AI 修圖 (修去不必要的元素) 盛行,我也用這類小技巧去產生動畫般的效果,製造出一些小小的趣味。另外一個用上AI 的地方,是在想要summarize 某個概念時,從「引用wikipedia」改為「請chatGPT介紹」。我甚至還把一堆資料丟進notebookLM,假裝權威同時看看誇誇體的風格。
喔!還有一件事。AI 拿來「去背」跟把低解析度的照片「提高解析度」真的蠻好用的。
另外一個新的嘗試,是把我要回答的同一個問題,請chatGPT 先用語音回答,錄下來後給聽眾聽,然後後面再接上我個人的觀點。不過很可惜的,這只是一種炫技,即使我試著去比較我的觀點和AI 的差異,我認為對聽眾而言,好像沒有太大的衝擊。
最後是投影片類型:我同意不同的場合要有不同的投影片類型,沒有絕對的好壞。我這次準備的過程中,曾經有一度想要大膽嘗試用很少的字/關鍵字來呈現投影片,讓大部份的內容 (和焦點) 由講者我呈現,讓投影片完全變成配角。不過真的功力未到,我也不是這種天生內化又有魅力的講者。我跟投影片之間關係,真的像是夥伴。隨著演講的進行,我跟投影片攜手前行,有時聽聽我,有時看看他。照片、動畫、重點關鍵字、圖表,就帶聽眾往投影片上去;故事、互動、心裡話,就讓投影片安靜地待在我的身後。雖然偶爾會吃一下投影片的醋 (哎呀這樣我會變成報告投影片的人),但是以科技簡報出身當三餐的我,把資料/數據/ 論點/分析當作中心 呈現在投影片上,然後自己退到一旁讓「數據會說話」,好像是水電工把錘子帶在身上的日常。。即使今天的講題從專業的領域變成個人心得,我也只是請投影片稍微後退一些些,但還是要留在我視線可及,觀眾也視線可及的地方,我才會有安全感。這個習慣大概短時間改不了了…
未來
今天其實有被問到,有沒有考慮回學校。當下我是打哈哈過去。當然在學校,社會地位不錯。但以我目前的認知,現在的大學/研究所體制偏傳統,教授的內容也很傳統。我不確定我在現在的體制下,是否真的有人願意聽我說話,願意在我的團隊裡一起共事。
如果想貢獻我的兩分錢,也許我想跑的不是傳統的科研/基礎科目跑道,想爬的不是傳統已經規劃好的公務員生涯階梯。
但我的所學和體悟,就算不能「大顯身手」,還有什麼管道可以傳達給有需要的人呢?我還不是很清楚,但也沒有之前那麼模糊了。
目前在這一塊,還是隨緣,當作作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