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屯媽祖進香 – 見證歷史,走入名間

2025/5/6 星期二,白沙屯媽祖回鑾第 3 天。出乎意料,在往年常去的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四個縣市之外,
媽祖的隊伍走進了南投,前往名間鄉。

大部份的報導,都稱之為200多年來首進南投。但也有人說那是「有路線紀錄」的頭一遭。在早期也可能已經造訪過南投。

無論如何,這意外的驚喜都讓今年的香燈腳們多了許多話題。而我,很開心地在參加的第一年,就有機會見證這麼歷史性的一刻,跟隨媽祖的腳步,走入南投名間鄉。


早安石榴,壯觀林內

早上遊覽車把我們放在斗六交流道附近,時間抓一下,大概往回走20分鐘可以回到媽祖駐駕的地方。我往回走了一段路,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在路邊吃了一碗麵線糊、喝了一碗綜合湯,等待媽祖鑾轎經過。

一如我前面提到的走法,我等待媽祖走過後20分鐘,隊伍不那麼擁擠後,才加入人群。依這個方向,下一個城鎮會是林內。

在路上喝了一杯手沖咖啡,已經是每天的儀式了。早上出發之後,都會祈願著「媽祖我想喝咖啡」。然後不久後,媽祖就會賜我咖啡。前幾天我執著要在遇見的第一個咖啡攤等待,但有時排隊的人眾多,老闆一個人手沖來不及。後來我索性「隨緣」,如果排太多人,就但表媽祖暗示我時機未到,繼續前行。而今天跟我結緣的咖啡,名叫「歡喜煮」,多線平行處理的產能讓我不怎麼等候,就能喝到一杯咖啡,非常感恩。

走過斗六東溪,我們開始進入林內市區。趁著媽祖停駕在消防局林內分隊,我慢慢超前,在消防隊旁讓雙腿休息一下,然後走到隊伍的前方,到台3線 (外環道) 和中正路 (進入林內市區) 的交界處附近等候,等待鑾轎擇路。

當媽祖選擇了進入林內市區,大批的香燈腳們把本就不寬的市區道路給擠爆了,四線道所有的車都動彈不得,不久後放眼望去,只剩橘帽大軍,非常壯觀。在林內車站停駕的時候,我找了個小巷子彎進去休息,跟旁邊的香燈腳大哥們聊著,看著對面的香燈腳和當地的狗狗玩著,聽著林內國小的孩子們大喊「謝謝媽祖!!!」,再到附近的早餐店借個洗手間,早上的時間,悠遊自在。


竹山或二水,還是…名間?

離開林內,下一個路口要決定往南投竹山或彰化二水。

聽其他的香燈腳說,南投市長今年有獲得3聖筊,所以很有機會媽祖會走竹山。這裡因為人潮實在太多了,而且媽祖好像選了蠻久的 (超過10分鐘) ,所以即使我在隊伍20分鐘後出發,依舊被卡在人群中動彈不得。等到人群開始騷動 — 媽祖沒有選竹山! 而是往二水方向過彰雲大橋。

「那就是 二水 、田中、然後往北了」一個在我旁邊的香燈腳大哥這麼說。

有經驗的香燈腳們,閒聊時的話題往往下一段路線的預判,包括可能去的城鎮,過去歷史的路線,沿途可能駐駕的宮廟學校機關等等。第一次參加的我,就在一旁聽,一邊補充我對這附近地方貧乏的地理和人文知識。

走在彰雲大橋上,算是跨過濁水溪了。10點的天氣已經炎熱,藍天、白雲、另一頭就是彰化二水、以及相連的田中。想到二水馬跟田中馬跑在八堡圳旁,不曉得這次的路線,會不會經過馬拉線路線熟悉之處?

我傳了個訊息給在田中的友人,跟他說,也許今天有機會在田中相見。享受除了田中馬之外,田中人迎媽祖的熱情!

過了彰雲大橋,隊伍沒有如預期地左轉往二水市區,而是右轉,隊伍開始有人討論「這是要往名間的路!」我對這裡不熟,唯一的線索就是路邊的自行車道指示牌「往名間10.1K,步行時間2時14分」。難道說,我要見證歷史了嗎?

天氣愈來愈炎熱了,在路旁休息的人很多,我和鑾轎的距離也很遠。不過心裡已經沒有急行軍那天的焦急,我不用追媽祖,只要跟著媽祖的腳步走就好。走過引水公園,走過八堡圳公園,走過領便當的人群,路線來到山路。

預期外的香燈腳大軍,讓員集路(152縣道)動彈不得,雙向車道都塞滿了車,步行的人群則走在邊線上。跨過縣界的告示牌,我們來到南投縣名間鄉,見證歷史新的一頁。200多年來,白沙屯媽祖進香,歷史性的一刻,走入南投。

這裡手機的訊號基本上是零格的,不是網路癱瘓,而是訊號本來就是零格。所以也沒辦法知道媽祖鑾駕的位置或動態。但在香燈腳的口耳相傳之下,得知目前停駕在30~60分鐘路程的修玄宮中,而且會休息到下午3點。這意味著我可以找個地方午餐並午休了。我先走到靈山禪寺中,想找個空地休息,很幸運地找到一張椅子。和附近的香燈腳們聊了一下,然後各自歇息。(反正也沒有手機可以滑)

一點左右,我決定去找些吃的。一般來說,媽祖中午停駕的地方會有餐車發放便當或自助餐。不過我走了沒多久,就在路邊被塞了一個大雞腿便當。

一樣,我找了條路邊的小路,在香蕉園旁把這雞腿便當解決掉,然後繼續前往,往修玄宮前進。原來修玄宮也是天上聖母 (媽祖),參拜的人潮實在太多,有許多是名間的居民聽聞消息,趕來參拜的。我繞了一圈,決定先往前走。因為只有一條,所以應該可以走到接近名間市區的地方,也就是濁水火車站附近。

人實在太多,但慢慢前行,還是可以的。在火車站附近找了個民它,有開放庭院供香燈腳歇息,地上還貼心地鋪了帆布。跟著進去找了塊自己的空地,脫了鞋襪,聽著後方幾位資深的香燈腳們,爭論著晚上過夜找到鋪位後、要先洗澡還是先吃飯。都是資深的,沒有對錯;另一邊則是幾個「一日遊」的,討論的話題又完全不同。香燈腳百百款,有機會再開一篇聊。


名間往受天宮,殘念。

起駕的時刻,我躲到市區的小巷內,看著GPS APP 的媽祖動向 (總算有訊號了),打算等祂確定走向後,再跟過去。往北是往南投市方向;往南是竹山方向 (機率較低)。因為人太多,路太小,前進的速度很慢。今天休息的時間好久,心裡有些煩燥。

等到旁邊的香燈腳們開始討論起來,打開GPS ,發現鑾轎竟然避開市區台3線…往山上走去。查了一下,那條路是往松柏嶺受天宮,聽在地的香燈腳說,帝爺公那邊停車場很大,有過夜的地方,不過上山爬坡,而且又是山路。

原來媽祖要我休息這麼久是因為這緣故!

起身準備跟隨,突然想到,那遊覽車呢?遊覽車目前還塞在往名間的路上,如果一樣是縣道山路,後面遊覽車就算塞上去了,怎麼下山載我們去香客大樓?

看了一下 LINE 群組。果然,遊覽車沒有要上山,強烈要求我們在台3線上車。嘴上說會等到媽祖駐駕再開始收人,載去過夜的地方,實際上才下午4、5點,就要我們在半途上車「配合趕去住宿的地方,不然廟門要關了」。這種現象在後來的幾天愈來愈誇張,有位同車的大哥乾脆就不理他,自己找地方過夜了;另一組同車的香燈腳則是繼續前進,等駐駕後再自己搭車/叫車到住宿的地方會合。而我,也在大安的那一夜因此露宿街頭。

但往受天宮的那一天,我在判斷後決定在台3線與其他同車的會合,等待遊覽車慢慢開到名間,接我們上車。

後續看報導,受天宮也破例開廟門讓媽禮鑾轎入殿,兩大神明相見歡;當天受天宮廟區還不關大門,連夜從名間市區往受天宮的交通都是堵塞的,大批名間的居民上山參拜,絡繹不絕。

而我,雖然錯過了上山山路這一段,但一整天的經歷還是有見識歷史一刻的感動。

等我踏上松柏嶺,已經是隔天了。很幸運地紀錄到起轎的畫面,並且專心地享受接下來的旅程 — 下山山路、雲霧飄渺、雨中急行等。

對了!後來媽祖還是帶我們去田中了!


後記:

隔天看著遊覽車載我們上山的路徑,其實他們是有其他路可以上松柏嶺的,只是他們想早點休息而已。我們在香客大樓住宿時,有一車跟著上山的遊覽車,大概晚我們3個小時到。也就是說,其實還有其他車是跟上山的,要不要做而已。

當然,我不知道跟上山的遊覽車,車上的香燈腳們心情是作何感想?是能一起見證歷史而開心?還是因為不能早點去香客大樓而喪氣? 香燈腳百百款,像我這種,一定秒選「跟上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