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是我參加 2025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的最後一篇。
我把一些比較零碎的想法放在這篇,可能是因為它們的篇幅或完整性沒有值得單開一篇來寫,但這些仍然值得被紀錄下來。
包括有:
- 裝備回顧:在進香結束後,回頭來看當初準備的行李和裝備中,哪些符合預期,哪些需要調整。
- 遊覽車值不值得:在個人實際體驗遊覽車之後,和我當初預期不同的地方。如果你是像我一樣類型的香燈腳,請不要選擇坐遊覽車。
- 我個人喜歡走的路線。
- 緣未俱足的部份:還有來年,隨緣。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這應該是我參加 2025 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的最後一篇。
我把一些比較零碎的想法放在這篇,可能是因為它們的篇幅或完整性沒有值得單開一篇來寫,但這些仍然值得被紀錄下來。
包括有:
香燈腳也是眾生,是眾生就有百態。有認真魔人、有堅定信仰者、當然也有一日遊、大型嘉年華、或是純粹跟風打卡的。
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隨媽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則。
以下是我所觀察到的,一些切片和採樣。
那是對我而言非常奇幻的一天。從早上報上馬、到晚上報下馬、再到隔天早上接著後續的行程,
兩天一夜,從起心動念,到發現媽祖應我所願、改變路線,賜我考驗;
在努力完成考驗後,發現回不去過夜地點的絕望;
在絕望時發現一線生機,然後平安無事地度過一夜。
從理性上來看,媽祖不會為你一個人的祈求或是心願改變數十萬大軍的路徑。
但就我個人的解讀之內,我仍然相信,這是媽祖賜給我,讓我無憾的一段奇幻體驗。
2025/5/6 星期二,白沙屯媽祖回鑾第 3 天。出乎意料,在往年常去的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四個縣市之外,
媽祖的隊伍走進了南投,前往名間鄉。
大部份的報導,都稱之為200多年來首進南投。但也有人說那是「有路線紀錄」的頭一遭。在早期也可能已經造訪過南投。
無論如何,這意外的驚喜都讓今年的香燈腳們多了許多話題。而我,很開心地在參加的第一年,就有機會見證這麼歷史性的一刻,跟隨媽祖的腳步,走入南投名間鄉。
這一篇上架的時間點,應該是 4/30,也就是在白沙屯媽祖出發的前一天 (今年是 5/1 23:45 出發)。
標題說準備,除了行李的準備,也有心態和家人生活的安排。
如果讀者著眼的是個人行程和裝備,可以參考以下的資訊:
20:10,敲下第一個字的現在 。陸續添購跟收集的裝備,還散落在書房的角落。
說散落有點不太精確,至少我有把它們堆成一小堆山丘。
這些「行李」還沒整理、還沒清點、甚至還沒在腦袋裡模擬使用的情境 — 這是我長途旅行一向會做的事。
可能是心底想著,還有四天,要把東西整理好頂多只需要一天吧…(我想)。到時缺少了什麼,再花一天去採買調整就好。
前幾天在聽podcast時聽到一段不錯的內容,不過因為我用的不是 Apple Podcast, 沒有逐字稿,索性把之前在 colab 上跑的 fast whisper 拿出來用。但因為 podcast 是對談,想分不同的講者,於是找了一下有沒有 solution。發現大多是用 pyannote 去進行說話人分割 (diarization),然後再 對齊 (align)。 目前 whisperX 已經有支援。
whisperX 之前有「停更」過一段,今年又恢復更新。於是找了些資料,把 colab 的版本架了起來。後面又發現中文的斷句和標點有些麻煩, GPT 介紹的幾個作法不是不好用,就是有幻覺。最後還是選擇直接叫 GPT 來修飾文字,畢竟本來就是語言模型。
過程中發現 ChatGPT 很有耐心地關心我的需求和碰到的錯誤,真的像是要一步步地帶著我完成所有的程式碼。雖然產出的東西偶爾會有錯,我也會自己手殘去修改一些我要的邏輯。不過如果回饋給他,他會記住,並且在後續的版本持續完善整個程式碼。
這些 code 完全由我自己寫的已經 <50% 了, vibe coding 真是驚人。
之前寫過的《使用Garmin 訓練計畫要留意》已經是八年前的內容了,隨著軟硬體不斷進化,很多細節都值得更新。以下是我這段時間常用、也覺得實用的新功能及設定方式,更新在這裡。建議先去舊文讀完後,再過來接著讀。
距離我離開上一份工作,竟然一年了。
本來現在應該要結束的 Gap year ,竟然又延長了。
我們常常高估一天的改變,低估數年的累積;也常高估延後一天的傷害,卻又低估拖延數年的代價。
如果問我還在公司裡的情景,專案內容,工作樣態,同事相處,技術發展…好像還在昨天一樣的歷歷在目。即使現在找前同事們出來吃飯,聊的是工作上的技術,也沒什麼落後或鴨子聽雷的感受。
但如果問我這一年來的生活、作息、和生活重心,之前工作的日子彷彿又變得遙不可及,好像是上個世紀似的。 這一年來,我的生活已經被重新定義了。中午跟孩子在閒聊工作和興趣,「我很幸運我的工作有一大部份是我的興趣,但生命中不會只有一種興趣,所以我現在正在追尋其他的興趣。」我說。
『我的導師說,你對專題的興趣這麼強烈,如果我跟你靈魂互換,我的專題成果就不會是現在這樣了』小幸福幽幽地說。
「沒關係,每個人都可以追尋 自己的興趣和夢想。你只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夢想,如果剛好是你的專長,能夠靠它工作賺錢,那就更好了。」我回。
一年的時間,我又把「深呼吸1」 這個習慣累積了回來。每週至少一篇,55篇文章,15萬字。今天,我試著回顧這一年來,我留下的字字句句。
先說,因為這個財務盤點的數字是在 2025/3/26 統計的,所以 4/2的大盤急殺並沒有包括在內。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導致跨國供應鏈的成本大幅上升,進而使各國股市 (包括美國自己) 都有大幅的下跌;,4/2~4/4 這三天,道瓊下跌9%,S&P500 下跌10%,Nasdaq -11%,科技個股還有更慘的(M7有到-15%)。台股因為清明連假休市的關係,還沒有機會反應,但預期 4/7 就會好好反應了。這些變化如果到 Q2 的財務盤點時,應該已經塵埃落定,趨勢明朗了。如果值得聊的話,會在 Q2 盤點的時候聊。
這一季的支出比我原本預想的略高一些。一月時,看到支出控制在50%,我還暗自竊喜,想說怎麼有這麼 好的情況?結果二月就像一場大考驗,孩子想要另外上1-on-1 的補習費 (計畫之外)、過年紅包 (計畫之內)、新螢幕17K (計畫之內的任性),瞬間讓支出衝過頭。幸好整體季支出還是壓在原訂的提領預算內,算是虛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