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出去吃飯的時候,電視上播著中選會決議投錯票匭的選票依舊有效的新聞,記者訪問了馬英九,新聞的主題並不十分吸引我,但是新聞中提到的一句話(還不是馬英九說的)引起了我的興趣。
吃飽飯回來,查了一下資料,果然我的印象沒錯,只好上來吐一下馬英九了。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有的時候,回想起一個星期以來的實驗進度或是工作進度,總是覺得:
唉,一個星期過去了,好像沒做到些什麼?
要是把時間拉大到一個月,那差距就更明顯了。
在monthly report中,把這個月來到底做了什麼事,上呈給老闆過目,往往是寥寥數行。一個project寫起來也不過一行。要是把執行期比較長的project寫下去,往往更慘,一條bar畫個三分之一,慘不忍睹。
一整個月下來,好像沒做到什麼事似的。
再回到一天來看。一天24小時,花在吃飯、睡覺、走路、收發e-mail等時間之後,剩下的不過15、16小時,再扣掉日常要花在實驗上的時間,平常剩下完全可供自由運用的時間,也不過6個小時左右,和其他人比起來,我算是多的了。
在這6個小時裡,我可以把時間再投回到實驗上,加快進度,也可以看看其他的書,或是出去逛逛街,當然,我也可以找部電影來看,或是在網路上逛一逛,
然後,時間就被打發掉了。
這樣當一天過了之後,看起來,好像花蠻多時間在感受不到價值感的事物上?
實際上呢?
最近在 Barnes & Noble 上一門 GTD的課,想要複習一下這兩年來自己到底還留了多少GTD的流程與概念,順便看看別人的心得,學一些書裡及DavidAllen網站上面沒有的東西。
雖然討論的過程中有所收穫,不過對於其用來作為線上學習平台的網頁界面實在不可恭維….
從開始架blog以後,便開始會去留意網頁符不符合所謂的「標準」。從一開始的HTML/XHTML Validation、CSS Validation,到RSS Validation。除此之外,還有一些Accessibility的rule,如Dive Into Accessibility。在修改的過程中,發現其實並不是盡如人意。你想要符合的標準愈多,你所受的限制就愈大。
RSS Validation是非常重要的,錯了的話別人或是別的站台就沒辦法正確的與你交換資訊;
CSS Validation也是很重要的,錯了的話就不能正確地看到你想要別人看的效果。
IE/Firefox/Mozilla 等不同瀏覽器在觀看你的網頁上視覺效果也是很重要的,雖然一堆人掛著No IE的banner,號稱IE會錯誤地呈現你所要表達的資訊、不完全支援HTML 4.0、用一堆專屬的自創語法來造成別的瀏覽器的困擾….不過想一想,在不影響到呈現效果的前提下,把網頁改成用不同瀏覽器看起來都差不多,不也是方便大多數人的一種作法?
再來呢?
上次在 Frey的blog看過一次有關冰酒的介紹,之後對這個名辭就有了印象。不過我平常也不喝酒,所以也不會特地去找來喝喝看。
今晚拜某學長之賜,終於有機會一睹其風采了:)
之前說過,在jhtsau的幫助之下,我克服了Quick Search 及URL Alias的問題。不過當時大概是因為Firefox 0.8剛release出來,Extension下載的頁面負荷不了,所以暫時關閉,而舊版的Tabbrowser extension又跟Firefox 0.8不合,因此就先擱著啦。
週五的時候,看見Extension Room已經恢復開放了,而Tabbrowser extension也針對Firefox 0.8 出了新的版本,不過那時正好要出門,因此下載後就擱著,直到週一才有空把一切都裝好。
目前,Firefox 0.8已經變成我的default Browser了,再經過一天routine的使用之後,除了如前面所說,在常用的網路銀行完全無法登入,必須使用IE View開一個IE的視窗來瀏覽之外,其他到目前都還沒有太大的問題。
記憶體的使用我就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
還有,Firefox 0.8的預設字體硬是比IE 5.5的預設字體小了一號,看某些頁的時候還是會用Ctrl-+來放大一號字,看起來比較舒服。
首頁也要找時間把字大小換成用Firefox 0.8看起來比較舒服的大小。
由於我的目的是拿Firefox取代原有的NetCaptor,所以操作上目的儘量要和原來的NetCaptor相近,以下就是我的調教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