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週記 20: 暑假回顧

遊民週記 20:  暑假回顧

開學週。
許多家長戲稱這是鬼門關,事實上也真的差不到幾天。
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完成小型專案的放鬆感。兩個月的時間,這專屬/跟孩子一起規劃跟執行的夏令營,要告一段落了。

從六月底開始構思的「哇哇叫大作戰」(正名是「貓咪的暑假計畫」),後來發現沒什麼哇哇叫,從第二週起就開始無感。海報紙的大小可以容納兩週的計畫,所以每個週日下午我們把兩週前的舊計畫給拆了,然後用便條紙貼上新的計畫。計畫的內容自己寫,自己貼,如果有衝突再協商。某些熱門的項目會一直留在上面,例如吃冰。但每週的冰可能不一樣,可能是不同的店家,可能是自己打的果醋冰沙,可能是7-eleven的思樂冰,可能是自製的柚子冰棒。某些被固定住的項目則必須配合,如補習或是已經預定好的渡假/返鄉行程。最挑戰的是把暑期目標拆分成NA的概念和行動。這部份兩個孩子的作法跟成效真的不同。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19: 財務盤點筆記 (3個月之後)

遊民週記 19:  財務盤點筆記 (3個月之後)

忍了三個月,終於可以看一下自己的財務狀況了。

找了兩個半天的me time,把自己財務狀況跟過去幾個月的支出記帳資訊攤開來檢視 (是的,我一直有在記帳,每一筆)。支出花半天,收入花半天。

過去在上班時,平常的開銷大小其實並不是很重要,主要關心的,是收入的成長。我用四個指標來檢視年度的變化:第一個指通是薪資年收入;第二個指標是每年「沒花完的錢」;第三個指標是總資產數字的成長 (vs 個人薪資的成長);第四個指標是年度開銷中,小孩/教育/家庭支出占的比例。

至於投資績效,我通常是看看而已就好。

所以雖然我每一筆支出/收入都有在記帳,但是主要指標還是以總資產跟收入的部份。

接下來這個階段的人生,要開始應用4%法則,開始提領。那麼支出這件事,就變成非常重要了。所以第一個半天,我主要是花在重新設計「支出」相關的指標。這些指標,會成為接下來我定期追蹤和檢討的項目之一。第二個半天,我則是再次盤點了收入和資產的狀況,確保我現在的財務狀況符合年初的預期。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18: 我們家會不會破產啊

遊民週記 18:  我們家會不會破產啊

暑假開始進入收尾的階段,由於8月下旬開始有暑輔和公演的活動,其實我跟兩個孩子一起高枕石頭眠的日子,也只剩這週了。沒有特別的依依不捨,但是有感覺自己的脾氣變得再好一點點,孩子更能理解我的作息,也找到了機會跟小孩談了金錢的價值觀。即使每週寫文仍然要回去翻看一下貓咪的暑假計畫,但是心裡的那股踏實感是很確定的:我跟孩子們好好地過了一個暑假。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17: 宜蘭及冬山河跑步路線

遊民週記 17:  宜蘭及冬山河跑步路線

去了一趟宜蘭。

從學生時代北上有印象起,宜蘭就是「去渡假」的一個常見選項之一。從摩托車雙載走北宜公路,到開車走雪隧,雖然路愈來愈寬,時速上限愈來愈高,但可能是因為渡假的時間總是在假日,把塞車的時間算進去,交通的時間好像沒省下多少。

但這次例外。雖然是暑假,但特地找了非假日,無論是去程或是回程,車流都非常順,省下來的時間非常有感。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16: 各做各的

遊民週記 16: 各做各的

一大兩小,三人份的暑期夏令營,在上週的日月潭之後,獲得一週的喘息。在家裡,打電動的打電動,玩手機的玩手機,補習的補習,跟同學/同事出去吃飯的吃飯。每個人即使在同一個空間(家裡),也彼此安好地做著各自喜歡的事。等到共同的時間 (如吃飯),再聚集一起吱吱喳喳。算是理想且美好的生活型態。

而在暑期計畫表上約好的出遊、一起騎腳踏車、一起在土地公廟等雨停、一起吃冰、吃拉麵、一起買法國麵包、試吃不同家的法國麵包,孩子們也願意放下手機、放下遙控器,把時間花在家人身上。雖然我仍然不確定未來回頭看這兩個月的生活,是不是真的印象深刻到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值得他們懷念的時刻,但你不做,他們的暑假就只是沙發或安親班而已。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15: 颱風一週

遊民週記 15: 颱風一週

去了一趟日月潭。

本來是孩子群組相約一起去九族文化村放個電,後來變成要在日月潭住一晚,隔天在日月潭走走逛逛後再回家。
2016年住過伊達邵,這次訂得晚,住在水社碼頭這一側,正好可以去朝霧碼頭看日出。

在九族玩了一天,其實說玩,也不過是走路跟幫孩子們顧東西,他們已經到了可以自己玩/跟朋友玩的年紀。我們幾個大人不過就是走在後面,聊聊大人的話題,幫忙拍拍照 (愈來愈不給拍了),拿東西,記得提醒飲水之類的。比較有印象的,就是纜車了。上次纜車小幸福已經沒有印象了,而小平安只記得家裡的纜車存錢筒,那個被他弄壞的纜車存錢筒。這次來,除了實際再坐一次日月潭纜車外 (他們說,這是「有印象的第一次」),也再帶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纜車存錢筒回家。

在九族要下山時,山區開始下起午後大雨。同行的友人說颱風要來了,我以為只是從東部經過,沒料到後來還放了近幾年來最長的颱風假。
雖然隔天還排了自行車的行程,但在孩子起床前,我還是決定在潭邊跑一跑,而目標,就是去朝霧碼頭看日出。
上次跑在日月潭是2019年日月潭環湖馬拉松,雖然繞了一圈,不過跑的是馬路,時間也非日出。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14: 旗津

遊民週記 14: 旗津

在高雄找了一天,去了海邊。

本來是小平安在討論一日遊時,說他想要去海邊把沙子丟進海水裡 (這是什麼一日遊?可是又好像蠻有畫面的)
為了避開觀光客的擁擠,我們找了平常日的下午,先睡了個飽飽的午覺後再出門。 (也沒想要到在烈日中行動)
為了體驗交通載具,本來想先公車 -> 輕軌 -> 渡輪。回程再請老媽開車把我們接回來,順便可以介紹過港隧道。

遊民週記 13: 回老家的一週

遊民週記 13: 回老家的一週

如果要說這次回南部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在炎熱的午後,窩在還有些熱氣的廚房,喝上一碗冰涼的手工愛玉時,阿母的收音機正好播出日劇「長假」的主題曲 《LA·LA·LA LOVE SONG》:

 

まわれ まわれ メリーゴーラウンド
もうけして止まらないように
動き出したメロディ
La・la・la・la・la love song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12: 認真一打二的一週

遊民週記 12: 認真一打二的一週

哇哇叫大作戰第一週,當然要讓孩子好好地「做到」。所以雖然沒有把行程塞得很滿,但我要求說到要做到,尤其是自己寫上去的。如果是三個人一起的活動,就要帶著另外兩個做。

我是把拔,當然要以身作則。所以搞得比前幾個禮拜還忙。

 

本週我主導的大行程是一日出遊。目的地已經在我的清單好久了,就是坐火車去猴硐嚕貓。

作為示範,我先找了小幸福暑假作業裡類似的部份,把猴硐出遊作為一個專案,先依常見的格式切分成「地點選擇原因」、「交通方式」、「隨行成員」、「旅遊路線」等等,再把一些查到的資料添加上去,包括「參考遊記」、「用餐選擇」、「嚕貓注意事項」。最後依據預計出發和返回的時間查好火車班次,就完成了一份初步的一日遊規劃書。

然後找個時間present 給孩子,依據他們的回饋適度調整行程 (ex: 礦業園區就不要去了,我們都待在貓村好了!)

(結果最熱的時候還不是溜到礦業願景館吹冷氣 XD)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11: 暑假開始了

遊民週記 11: 暑假開始了

上週提到的暑假「哇哇叫大作戰」,目前已經跟孩子一起完成進行方式規劃跟第一週的安排。接下來就是第一週看實行的狀況,再進行修正。想一想,人生有多少次可以兩個月不用上班,跟不用上學的孩子們好好泡在一起,而且又避開孩子很小 (著眼在「養」孩子)跟孩子很大 (孩子已經不想跟你泡在一起了) 的這兩個階段。想一想,就拋棄所謂的「暑假鬼門開」,放下原來在bucket list 上想要做的事情 (當然有的還是可以排,只是要跟孩子討論好再去做),把這兩個月專心拿來跟他們泡在一起。希望未來回顧這段旅程時,不管是對他們,還是對我自己而言,都是很難忘、很美好、也很珍貴稀有的兩個月。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