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社生活五週年

會社生活五週年

早上七點。

我躺在床上,眼睛還是睜不太開。小幸福要出門了,她倚在門邊跟我說 bye bye~ 再加一個 Kiss bye~

聽著大門關上的聲音,我還是提起了力氣,翻了身,起床,搖搖晃晃到了客廳,就著早晨的微光,瞇瞇眼,拿著夾子,把烤箱裡的吐司一片片夾了出來,放在餐桌上。然後打開冰箱,翻出一瓶剩下一點點的豆漿,轉身倒進我放在備餐台上的杯子裡。

只有半杯。

好吧,將就。 我拿起杯子,放進一旁的微波爐,解凍,三分鐘,這樣應該可以了。

總給我黎巴嫩的感覺

還是昏昏沈沈的,我回到客廳,窗外的光線雖弱,但對我而言仍太剌眼了些。從東方直接穿透進客廳的陽光,把客廳的沙發照得閃亮亮的,我躲在陰影裡,看著窗外遠方的山、蓋到一半的大樓、馬路、被陽光染黃的天空,不知道為什麼,從第一眼見到這景色的時候,我就想到黎巴嫩貝魯特,但是卻說不上來是哪部電影裡的哪個景。

每次這個時間從窗外看出去,我都有這個感覺。

閱讀全文

秋天還是要吃螃蟹

秋天還是要吃螃蟹

我很喜歡吃海鮮,小時還住家裡的時候,海鮮是桌上的常客,魚啊蝦啊蛤啊蟹啊,總覺得理所當然。

蟹、醋、薑茶、三者齊備

離家之後,來到外食的世界,才知道完全不是這個樣子。
魚的話很常見、蝦的話去個熱炒店也可以點個一大盤,
至於螃蟹,還真不容易碰到。

小時候其實我完全不覺得吃蟹是一種很儀式性的事,主要是吃蟹的機會多的是,不論是回阿嬤家,還是大舅託人捎來的,一桶一桶的紅蟳,一大隻一大隻的蟹螫,還有吃起來很痛快的蟹黃 (和少量的蟹膏)….. 這造就了我兩個習慣:

1. 我小時只吃蟹螫和蟹黃、其次是身體,蟹腳則不吃。
2. 在長大之前我不知道沙公沙母大閘蟹是什麼,只認得紅蟳。

不過這種「福利」,在我離家之後,就漸漸地變少了。算一算,也只剩下這幾種場合,才有機會吃到螃蟹:

閱讀全文

新 iPad 螢幕成功的「幕後功臣」,才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新 iPad 螢幕成功的「幕後功臣」,才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之前看 The new iPad 的 特點介紹時,就覺得有地方怪怪的:(翻譯摘錄自iPhone4.tw 所製作的繁體中文字幕)

在技術上,可不只是簡單擠出更多畫素。
若你在同一個空間中擠入四倍的次畫素,
訊號就會打架,螢幕就會閃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把訊號分層傳遞,分別傳送。
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 (This is a major breakthrough),
這也就是讓畫素可以這麼小且這麼緊密相依在一起的關鍵。

咦? 訊號分層傳遞,是在說什麼? 非常大的突破? 而且是關鍵?
基於我是一個水電工人,身上帶著板手也是正常的,
所以當看到 Display Search 的《 How Apple Squeezes Four Times the Number of Pixels into its New iPad Retina Display》,就點進去看了一下。

原來是指 Super High Aperture (SHA) / Ultra High Aperture (UHA) (被翻成超高孔徑)技術啊。嗯,好像沒什麼啊,為什麼 Apple 會說成「非常大的突破」??

閱讀全文

哪來的賞櫻熱潮?

哪來的賞櫻熱潮?

本來想趁二二八假期去看看櫻花的,沒想到天冷加下雨,櫻花被打得亂七八糟。這下雨四天根本沒辦法出去「踏踏青」,要是到了櫻花林恐怕也是滿腳泥,索性窩在各大賣場裡,一方面溫度適宜,一方面還可以給餓肚子的冰箱添點食糧。不過有這個想法的人顯然不只有我,賣場的停車場大爆滿,要停個車還得等上20分鐘,都快比得上週年慶的百貨公司停車場了。

說到櫻花,是我的錯覺嗎? 今年台灣好像特別瘋櫻花。還記得以前的時候,說到櫻花,比較有印象的就是日本的賞櫻季,有的朋友會在初春時節,斗斗訂好機票,抓緊時間,來個假日日本賞櫻之旅。而我對於賞櫻這件事,也只僅於櫻花樹下,一堆人就著桌巾(請原諒我貧乏的想像力),喝著清酒,欣賞著漫天落下的櫻花雨。

而在台灣,也不是沒有看到櫻花。只是看到的時候,自己就當作是看到一株美麗的樹,會想親近,會想合照,但是完全沒有自己正在賞櫻的覺悟,也沒有特別去某個地方賞櫻的衝動。

IMG_4394
在阿里山上看到的櫻花。

閱讀全文

努力,讓人愉快

今天看到 @Afaye 的推,點開看了一下下,就像把封了不知道多久的箱子打開,發現「哇! 原來這東西當年我放在這邊啊!」
整個當初的回憶一口氣都回來了:

Softbank 這一系列的「白戶家」廣告,其實很久就看過了,沒看過的可以從這裡或是這裡看一下介紹。

當年我最早看的,是第82集「溫泉旅行」,可愛設定加上無俚頭的劇情,真是可愛的小品。
不過後來當年我也沒有好好追下去,看了幾集之後就沒有再追新的集數…..

今天看了這號稱「日本史上最長廣告」,而且還「只在冷門下午播出一次」的 Softbank 年終廣告,讓我想上來寫這一篇的,反而不是前面依舊無俚頭的一家人 (還上太空咧!),而是後半段那幾乎毫不相關的一封信:

閱讀全文

工地

工地

最近在翻過去拍的照片,我看了一下, iPhone 的 Instagram 裡,我拍得最多的主題是…..工地。

我想,我會特別拍這麼多工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住的地方週圍都是工地。

是的,這個城市能蓋房子的地愈來愈少,所以愈蓋愈往偏僻的地方蓋。我住的這兒以前是一大片工廠廠房,工廠遷走 (還是倒掉?) 了之後,劃了個小公園,附近慢慢地一棟棟高樓就蓋了起來。每天出門上班總是經過大大小小的工地,假日不上班還可以數數輪著排隊報到的混凝土攪拌車有幾輛。工地打椿的時候,低頻的振動可以輕鬆地傳到房間裡來;夏天打開窗戶,不到半天的時間桌面就覆上一層薄薄的砂。

如果要說上什麼好處,恐怕就是帶來了便利商店,文具店、麵店、咖啡店、漢堡店等等讓附近「生活機能」變得較為人性化的設施吧。

不過,就跟挖馬路一樣,房子是不會說好一起蓋的。所以這幾個月東邊的大樓蓋起來了,過幾個月換西邊的公寓打地基,再幾個月南邊的商辦在整地,又過幾個月北邊的荒草一片竟圍起了圍牆,外頭掛起了 XX 預定地。這是這個地區的演化,樓啊一棟比一棟高,坪數一間比一間大,聽說價格也是一間比一間高。

我好奇地問:「都賣得出去嗎?」

路邊的業務毫不客氣地說:「早就賣光了!」

construction

閱讀全文

第 20000 次快門

第 20000 次快門

不知不覺,我的 Canon 500D 按了 20000 次快門了。
這次出遊之前,就有想過第兩萬張照片,可能會出現在這兩天一夜的渡假之中,
只是人在外頭,按快門的時候根本沒想那麼多,等到回來整理照片的時候,
才發現正好是小幸福的照片,而且還好沒有拍壞。

第 20000 次快門
500D 的第 20000 次快門,w/ Sigma 30mm F1.4,攝於金山。

呼,好險。

閱讀全文

洗車後下雨

洗車後下雨

有人說,這是洗車後必下雨,
有人說,這是公車總是你不等了/離開站牌/搭上了計程車之後才來。

不管如何,人生就是這樣,你最汲汲營營想要追求的,好像一直都落不到你頭上,
即使身旁的人一個個被命運之手「選中」了,那個一直喊「選我選我選我」的你,
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命運之手從天而降,抓走其他人 —— 然後覺得怎麼別人好像都很幸運,公車來了就搭上,卻忽略了他們私底下不知道等了多久的公車。

PunchParty 17 搶不到票,即使是馬上喊著要候補,卻一直遲遲沒有人釋出。
等到放棄了,決定去聽陳昇演唱會,人也約了,車也約了,然後就有好心人說「我這裡有多一張票,要不要?」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