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你換個高度想事情,決定就不同了。吃大餐是這樣、中科要不要也是這樣、某某產業該不該救該不該發展也是這樣。」
家裡的電燈壞了,曾經被說是水電工的我,爬上爬下,試了新燈泡,找不到啟動器,搞了半天,不亮就是不亮。
正牌的水電工來了,把牆上的開關換了,好了。不到五分鐘。
買了一年的冰箱,聲音變大了。板上有同型冰箱的網友提到,可能是底座不夠平,試了幾次,調整底座的高度讓其變得更平,無效。
正牌的維修師傅來了,換了個風扇,說同型的冰箱都有這個問題。現在服服貼貼安安靜靜。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宅亦有道。
「有時候,所謂的轉捩點,不過是一連串微小事件後的加總與相互作用後的結果,然而人們所看到的,卻往往只是最後的那根稻草。」
可能是工作後的生活太過千篇一律,可能是前陣子時間精力都花在工作上,也可能是看得多反而吐出來的少,也可能是傳說中微網誌的140字讓部落格長文鋪陳失去了動力,我的部落格,愈寫愈沒力,愈寫愈不知道要寫什麼。
「就算只從前線退下來 50 碼僅僅一、兩個小時,對軍人的心理狀態而言,就有很大的差別」
東西終於在最後一刻,送上飛機,準備登上擂台,跟世界上其他好手的作品一同比拚。而在確定東西上了飛機之後,我們,這個跨部門案子的小組成員,除了祈禱一切順利,已經什麼也不能做了。
於是,有人請了一個禮拜的長假 …….. 準備去面試新的工作。
有人開始清理尚未完成,但是卻已沒有人理會(至少現在沒有)的殘局。
有人開始挖出之前一堆未完成的報告,開始敲敲打打起來。
有人開始相招吃飯喝茶,回復正常的社交生活。
就連跟著東西一起飛過去的人,也決定要在東西安全送達後,多給自己放個一兩天假再回來。
才在想最近不知道要寫些什麼 (生活無趣的人總是不知道寫些什麼),從小隔板後一抬頭就發現原來進會社已經要快滿兩週年了。回頭找出當年剛進會社時所寫的一些文章,一邊看一邊笑,沒想到才過了一兩年,自己的心態會差那麼多:
身為一個科學的信徒,在閱讀黑天鵝效應時,首先就是檢驗裡頭的邏輯,看看裡頭的邏輯是不是言過其實,拿特例當常例 (畢竟,黑天鵝本身就是特例)。話說掃過一次裡頭所提到的幾個謬誤,包括確認謬誤 (Confirmation fallacy)、敘事謬誤 (narrative fallacy)、沈默證據的謬誤 (silent evidence fallacy)、戲局謬誤 (ludic fallacy)等,大體上我還真的接受了作者的論述,接受了自己平常認知了解中所不足的部份,並且嘗試開始在生活中、規劃、思考裡加入作者所倡議的黑天鵝思維。避免 (未來的)黑天鵝事件對我而言不再那麼重要,減少到時發生的衝擊才是王道。
接著,我開始回顧檢視前陣子所接收到的資訊,然後看看能不能從裡頭找到一些思考的謬誤。第一個被我拿出來看的,就是前陣子剛看完的厚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