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在南台灣長大的孩子而言,居住在溼冷的北台灣,想家的時候一定要有台乾衣機」
每次到了冬天,我對於洗好曬完的衣服,便有種莫名的排斥。把頭埋進剛從曬衣桿上取下的衣服裡,你聞到的不是南台灣豔陽加持過的、像是漿過的豪邁牛仔,也不是剛從洗衣店乾衣機裡回來的,柔軟且又帶點紳士的溫暖。你聞到的,是北台灣冬天的溼冷,隱隱穿透到骨子裡的寒,以及毫不客氣的霉味。
即使加了再多香料在洗衣粉或是柔軟精都一樣。
所以我一直抱怨,抱怨著這種天氣,抱怨著這種氣味,抱怨著這種生活。
然後,有一天,想通了。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宅亦有道。
「有時候,所謂的轉捩點,不過是一連串微小事件後的加總與相互作用後的結果,然而人們所看到的,卻往往只是最後的那根稻草。」
可能是工作後的生活太過千篇一律,可能是前陣子時間精力都花在工作上,也可能是看得多反而吐出來的少,也可能是傳說中微網誌的140字讓部落格長文鋪陳失去了動力,我的部落格,愈寫愈沒力,愈寫愈不知道要寫什麼。
「就算只從前線退下來 50 碼僅僅一、兩個小時,對軍人的心理狀態而言,就有很大的差別」
東西終於在最後一刻,送上飛機,準備登上擂台,跟世界上其他好手的作品一同比拚。而在確定東西上了飛機之後,我們,這個跨部門案子的小組成員,除了祈禱一切順利,已經什麼也不能做了。
於是,有人請了一個禮拜的長假 …….. 準備去面試新的工作。
有人開始清理尚未完成,但是卻已沒有人理會(至少現在沒有)的殘局。
有人開始挖出之前一堆未完成的報告,開始敲敲打打起來。
有人開始相招吃飯喝茶,回復正常的社交生活。
就連跟著東西一起飛過去的人,也決定要在東西安全送達後,多給自己放個一兩天假再回來。
才在想最近不知道要寫些什麼 (生活無趣的人總是不知道寫些什麼),從小隔板後一抬頭就發現原來進會社已經要快滿兩週年了。回頭找出當年剛進會社時所寫的一些文章,一邊看一邊笑,沒想到才過了一兩年,自己的心態會差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