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 what do you want from us here

“So what do you want from us here” 是 Barbara Myerhoff 的著作 “Number our days”的第一章。我在偶然的機緣中唸了這一章,愈看愈入迷,愈看愈感動。

身為人類學家的Barbara Myerhoff,自述她開始這一個研究的動機,像小說一樣,把我帶回到她坐在Aliyah Senior Citizen’s Center的那一刻,從她的眼,看到Aliyah Center 的外觀,窗上貼的告示;跟著她的腳步,走進裡面的老人群中,坐在Basha的身旁,開始她們的第一段對話:

閱讀全文

Miranda日誌:美化界面

這一系列的文章主要談的是我從Trillian跳槽到Miranda的過程,我的目的是儘量讓跳槽過後的操作感不致於相差太多。由於Miranda剛安裝完的預設界面非常非常的陽春,因此我第一件事情就是將其界面改成比較美觀的界面。

閱讀全文

用 Becky 輕鬆處理信件

來談談我用Becky輕鬆處理信件的心得吧。

首先,進來的信件,尤其是像 PCHome這種廣告信超多的免費信箱,透過 SpamPal去收,將大部份的廣告信在信件的標頭(而不是標題)裡標上SPAM的關鍵字。不選擇直接在標題加上[SPAM]字樣的原因是萬一誤判了會很麻煩。

接下來,信件被 Becky 收下後,由其強大的 Filtering Manager開始處理分類。被tag為SPAM的丟到 0.Spam 子目錄去,等待人工發落。各電子報依設定自動歸類到各子目錄去,該子目錄設定 “Ignore unread messages”(在子目錄的Property設定頁面中),避免未讀取的標記影響我處理信件優先順序的判斷。

閱讀全文

Google 要比微軟 evil?

雖然 Google 說”You can make money without doing evil“,雖然微軟一向給人為錢不惜邪惡的觀感,但是公司這麼大,為了爭取進入中國大陸的市場,考驗就來了。

誰在這場考驗中,會有比較好的表現呢?

基本上,進入當地市場,都必須符合當地法規,一方面是符合國家的法治領域,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不小心觸碰到當地的文化禁忌。以目前中國大陸的現狀而言,就會碰到言論自由箝制的問題。但是網路偏偏又沒有國界,在中國的網站其訪客/站主可能來自國外,在中國的使用者也會前往國外的網站瀏覽,要如何讓中國政府高興,卻又不影響到使用者(包括來自中國或是國外的使用者)的觀感,兩者之間如何拿捏,就是藝術了。

閱讀全文

電腦一定討厭我

電腦一定討厭我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funny computer message

跟電腦相處久了,我有我的脾氣,電腦也有電腦的脾氣。有人認為,電腦跟人差多了,電腦一板一眼,你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但我倒覺得雖然就邏輯運作而言,電腦是一板一眼的,但是在這麼複雜且互動的過程之中,叫她做什麼,她不一定真的做什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