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筆記

一直以來,我都有作筆記的習慣。當年,進公司的時候,我挑了一本萬用手冊,前半段,是依據GTD的原則自己設計的 daily planner、自己印、自己裁、自己打孔;後半段,則是不以日期為index,而是以專案分類的supplemental material。

我所讀的 2012 回顧

我所讀的 2012 回顧

這兩天,打開 Google reader,冒出一些 2012 的回顧文,
一些好久好久沒看到文章的 blogger,令人驚喜地也寫了年終感言。

Glasses

對我而言,因為這些文章,除了有機會知道過去一年來,這些不認識的朋友(XD) 過得好不好,生命中發生了什麼事,達成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多了什麼,少了什麼。也因為這些文章,我有機會反思自己,告訴自己,我還不夠努力。看看這些人們,他們正努力地活著,燃燒著呢!

閱讀全文

我看 Now.in 案及最近的社會議題

我看 Now.in 案及最近的社會議題

資訊社會,我們可以接收到更多更多元的資訊,
但是同時,這多元的價值觀和爭論也更讓人難以輕易地張口、吞下、拜服在一個輕鬆且單純的論點之下。

Good morning, constructions #morning

美牛 / 瘦肉精如此,
禽流感 / H5N2 如此,
著作權 / Now.in 被搜索也是如此。

即便如此,我仍然繼續吸收著觀點各異的資訊,
然後像個社會議題的牆頭草一般,繼續搖擺著,
持續用「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我不下判斷」來作為不用功的藉口。

閱讀全文

迎接「黑暗年代」到來的方式

迎接「黑暗年代」到來的方式

看了朱學恆的《 民國一百年:黑暗時代。》,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對我而言,不過就是世代之間的羨慕和憂慮。每隔一陣子,就會在三五好友吃喝解悶時,作為哀怨吐吐苦水的話題之一。羨慕一下那些「前輩」現在擁有的成就和財富,感嘆一下自己即使再努力個幾百年,也沒有機會卡到他們現在的位子。這些話題,非常適合一群男人,尤其是有家有老婆有小孩有鄰居的男人,或是還在學校努力,卻已背負著沈重期望的男人們。

一直到看了櫻櫻陽子的《民國一百年,真的是黑暗時代的序曲嗎?》,那種週六下午閒來無事,四處翻閱文章,卻一個字都不想寫的放空,才突然清晰起來。前幾天才因為類似的事情勸了朋友一場,效果如何我不知道,但在那場對話之後,回想起來,我到底要說服的,是他,還是我自己呢?

吐吐苦水,楚囚相對,其實沒有什麼不好,談到最後往往不了了之,反正最主要的情緒宣洩已經達到目的,大家回到各自的崗位上,繼續把現況歸咎給這個時代,往好處想,還可以達到「安定」的功能。是不是真的提出了「解答」,相對之下好像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萬綠叢中
萬綠叢中

閱讀全文

從社會責任到業餘專業

週六吃午飯前,我看到這篇 《【反省】當部落客變成神,我們應該膜拜她?-貴婦奈奈與花花觸法後。》。

雖然裡頭嘗試要呈現的,是貴婦奈奈因為宣稱保養品的療效而受罰,卻解讀為只要是分享/廣告文都要小心。作者Jade B. 說:

我知道,大部分的美妝部落客都是門外漢,包括我,我們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面對廠商一波波華麗無比的新聞稿,未必有能力判斷真偽尺度。但是,一旦開始寫,這就是一個社會責任,怎麼能用「我相信一個有品德的人」來打發所有的疑問?尤其這位有品德的人,能從我們的信任中得到利益。

我想到的是,李怡志大哥曾經在《過量的邏輯》迴響裡所提到的:

事實上,很多現場並沒有這樣的二段論。

大多是專家直接講某某東西含有什麼什麼、吃多了會如何如何,食用與病症之間的關係,大多是發稿單位自己講的,這樣新聞才會曝光,一氣呵成,中間沒有停頓。

電視台記者心機沒有那麼重,大多是人家講啥他就報啥。

有空親身去一趟記者會便知。

新聞記者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面對廠商一波波華麗無比的新聞稿,未必有能力判斷真偽尺度。但是,一旦開始寫,這就是一個社會責任。

這樣聽起來好像也蠻合理的。

如果再把廠商換成「專家智庫」、「國外研究單位」等等,也都說得通。

想一想,除了有機會求證到比較專業的專業,記者跟我們跟貴婦奈奈,其實沒有什麼太大優勢。

也因為有這樣的自省,我們這些業餘者、這些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者,在下筆或是出聲者,往往要更加小心。

閱讀全文

先問馬,再救人

先問馬,再救人

12/19 發生在花蓮,規模6.8 的地震。正在 Hola 逛到壁鐘區的我,見識到了滿牆的壁鐘一同搖晃震動的難忘場面,還聽到電扶梯那兒傳來驚叫 (好像有東西掉落在電扶梯上)。第一時間打了電話回家,打不通,第二件事,就是上推看看災情。

回來後,看到 @Jason0713 在地震中受困於電梯,然後靠 twitter 求救,推友幫忙打電話幫忙,最後得救。就像 @qing_wang 說的

不論是困在廁所或電梯, Twitter 又再度發揮救人的功用

這則推的確有潛力變成 2009 twitter 的經典推。

更有意思的是,@Jason0713 後續的抱怨,我也有類似的感受。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