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的書籤裡出現過一個 PChome個人新聞台的網址,裡面是一些很有趣的照片,一些我們平常不一定在電視或報紙上看得到的照片。
由於個人新聞台沒有 RSS ,我又不會天天去翻,所以久而久之,就被遺忘在我的書籤裡了。
然後今天突然看到這個 blog: 張大魯的攝情布拉格 。超級眼熟的,於是去把當年的書籤找出來比對,嗯,的確一樣沒錯。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部落格界/ Blogosphere 中的點點滴滴…
很久以前,我的書籤裡出現過一個 PChome個人新聞台的網址,裡面是一些很有趣的照片,一些我們平常不一定在電視或報紙上看得到的照片。
由於個人新聞台沒有 RSS ,我又不會天天去翻,所以久而久之,就被遺忘在我的書籤裡了。
然後今天突然看到這個 blog: 張大魯的攝情布拉格 。超級眼熟的,於是去把當年的書籤找出來比對,嗯,的確一樣沒錯。
我真的很慶幸,有機會能看到這個教材。先說,我不是抱著看好戲的心態。
小至一個小小社團,一個小小站,大至一個大站,一個國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人少,就來個開明專制吧,一切,依賴著自我的道德標準,只要自己有自覺,把標準拉高,爭議就會減少。
人多,不能保證每個人的標準,怎麼辦? 那就來依賴制度吧,依賴法治吧,至少,不會出軌太遠。
但是,制度怎麼訂? 誰來訂? 要投票嗎? 誰來投? 訂定制度的人有多少個? 有投票權的人又有多少個?
被選出來的人又有多少個? 怎麼選? 怎麼做決定,在在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爭議。
看完 IX blog beta:令人相當不安的部落格,我還是不太能理解,為什麼要不安?
從該文的本文及迴響中作者的補充中,發出了這樣子的疑問:
我文章所說的三個圈圈,一個圈圈是由geeker成立的技術圈圈(其實我相當欽佩geeker,我更可望能與geeker作互動交流)、blogger高手和一般網民。也因為技術的門檻,使得blog真正重要的互動和索引功能很難發揮功能。那我們對部落格賦予希望的「草根媒體We the media」功能根本無法發揮。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部落格不過是個人網站的延伸,BBS的Web版,誰能告訴我,少了這些難以進入的技術門檻,部落格和過去的webpage有何不同呢?
我試著想要回答這個問題。
在無名小站 看到的: 林家女孩依晨的青春部落格 格名取自剛出的新書,時間點難免給予人「這是為了新書宣傳」的感覺 … 閱讀全文
到底, blogging 是不是應該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
當我們談著 blog的新聞價值,談著 blog/blogger 的「信任」時,是不是代表blogging 必須用記者的標準來約束自己,要客觀,不灑狗血,陳述事實,然後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