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北玩了幾天,沒有網路的結果,王建民這把反媒的火燒得如此之旺,我卻一點兒都感受不到(相信我,這幾天我碰到的人也都不知情)。然後一回來,哇! 光把看到的加進書籤就手忙腳亂了……
也因此,我無力評論,也不需要再錦上添花,只要把我看的書籤收集起來就好。
話說回來,無情一點地說,離開網路,電視不報,報紙不報,這把火,怎麼燒你我也看不到…..
我想,這就是某些人日子得以過下去的方式吧。
現在,就繼續看這股「民氣」可以用到什麼地步吧…..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半瓶水,嘩啦嘩啦作響。
先看看原始的材料: 李家同:糾正大學生電腦網路部落格的偏差行為 [蘋果]陳水扁怎麼會寫部落格(訪問李家同) 再 … 閱讀全文
看到康建淽的 也讀中國時報所報導的「CRS國會報告」後,我也按圖索驥,去下載了該篇 CRS報告回來看。還沒看完 … 閱讀全文
怎麼報社的反應差那麼多?
對照組:BBC 中文網 | 攝影記者作假 路透社撤回九百圖片:
路透社宣布撤回一名黎巴嫩攝影記者拍攝的920張商業新聞圖片。該記者涉嫌在照片上作假。
[中略]
路透社圖片編輯斯盧科韋尼表示,哈吉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公司對其稿件的信任,公司已經刪除了哈吉在資料庫的所有圖片。
斯盧科韋尼還在一份聲明中說,”哈吉擅自修改紀實新聞圖片的行為,嚴重違反了路透社的新聞準則。”
路透社還表示,網友的監督使媒體變得更透明、更值得信賴。因此,路透社公司歡迎網友的監督。
實驗組:南方快報《媒體修理站》《自由》點名批判,《中時》龜縮了!:
針對中國時報報導馬英九訪日期間與官房長官安倍晉三、外相麻生太郎會談時,安倍與麻生曾強烈支持馬英九一事,日本產經新聞今以重要篇幅報導,安倍與麻生陣營『對此毫無事實的報導感到困擾』,並稱『沒有出現任何批判陳水扁政府的發言』。
[中略]
《產經新聞》其實也表現了新聞專業的精神,因為「馬英九與安倍晉三、麻生太郎會談」是重要新聞,站在同業立場,如果台灣的《中國時報》能夠採訪到這則新聞,而日本當地一流大報卻漏了,這是記者的嚴重失職;如果這則新聞是假,是《中國時報》編造的,站在專業立場,這也是重要新聞,在日本就曾有《朝日新聞》因假新聞而使總編輯、採訪主任請辭的例子。
下面是我整理的事件經過:
蔡志浩先生在為什麼你應該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裡面呼籲,應該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理由有:
董福興先生寫了一篇回應文:媒觀系: 回應Taiwan2.0″為什麼你應該用真實姓名寫部落格”,認為如果不慎了解blog的特質,就冒然放棄匿名性直接用真實姓名的話,可能你的言論會直接損害到你的現實生活:
前幾天看了一下公視的紀錄觀點:有怪獸。
這個有點像是整理報導方式的紀錄片把之前媒體為人所垢病的亂象給點了一些出來,並且對於公共電視夾帶著批評和期待。不過也因為是用整理的方式,所以如tonyblue所言,少了強力的論述。就我的看法而言,才一個小時的時間,這一部紀錄片值得當作「入門」,讓觀眾發現:「哇! 原來有”這麼多亂象”喔!!」,至於針對每一點的深入論述,如果為了「廣」而捨棄了「深入」,雖然有點遺憾,但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裡面提到的幾個焦點我大多都有印象(除了UBU事件之外)。不過可能是因為製作時間點的關係,並沒有把NCC的議題、媒體殺人、鐵路怪客系列、趙建銘系列等收錄進去。往好處想,以現在媒體踴躍入圍雜碎新聞獎的程度,我想每半年拍一部這種媒體觀察的片子都不乏新的題材和議題可供擇取採用。
就如同 Wenli在[樂生]健康者的傲慢 裡所說的: 千言萬語不如一支短片。至少這支短片說服了我,什麼41.6 … 閱讀全文
感謝 TVBS 張玉英,讓我懷念起了小時候照樣造句的日子。 先看看 這篇 「趙建銘蹲47天 燒錢6000萬」 … 閱讀全文
看到那些黑心新聞和加工新聞,怎麼辦? 把聲音發出來吧,用blog,用網摘,用社會書籤,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才是「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