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打開 Google reader,冒出一些 2012 的回顧文,
一些好久好久沒看到文章的 blogger,令人驚喜地也寫了年終感言。
對我而言,因為這些文章,除了有機會知道過去一年來,這些不認識的朋友(XD) 過得好不好,生命中發生了什麼事,達成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多了什麼,少了什麼。也因為這些文章,我有機會反思自己,告訴自己,我還不夠努力。看看這些人們,他們正努力地活著,燃燒著呢!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半瓶水,嘩啦嘩啦作響。
國內的 BSP 市場已經萎縮 (寫 blog 的人愈來愈少),倒掉幾個 BSP 對產業而言反倒是健康的 (大家還記得自己是怎麼看待兩兆三星的產業吧),事實上,以我個人的隨口亂斷,就算一兩年後只剩下 Pixnet 活下來,我也不奇怪。
我認識一些很不錯很正直也很用心替國家服務的國軍將領軍官,當然,從他們的口中我也聽到許多沒有骨氣打混等退休的敗類。如果一竿子打翻全部的軍官,等於是把那些用心的人送進黑暗,我做不到。
這兩天,打開 Google reader,冒出一些 2012 的回顧文,
一些好久好久沒看到文章的 blogger,令人驚喜地也寫了年終感言。
對我而言,因為這些文章,除了有機會知道過去一年來,這些不認識的朋友(XD) 過得好不好,生命中發生了什麼事,達成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多了什麼,少了什麼。也因為這些文章,我有機會反思自己,告訴自己,我還不夠努力。看看這些人們,他們正努力地活著,燃燒著呢!
資訊社會,我們可以接收到更多更多元的資訊,
但是同時,這多元的價值觀和爭論也更讓人難以輕易地張口、吞下、拜服在一個輕鬆且單純的論點之下。
美牛 / 瘦肉精如此,
禽流感 / H5N2 如此,
著作權 / Now.in 被搜索也是如此。
即便如此,我仍然繼續吸收著觀點各異的資訊,
然後像個社會議題的牆頭草一般,繼續搖擺著,
持續用「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我不下判斷」來作為不用功的藉口。
本來想趁二二八假期去看看櫻花的,沒想到天冷加下雨,櫻花被打得亂七八糟。這下雨四天根本沒辦法出去「踏踏青」,要是到了櫻花林恐怕也是滿腳泥,索性窩在各大賣場裡,一方面溫度適宜,一方面還可以給餓肚子的冰箱添點食糧。不過有這個想法的人顯然不只有我,賣場的停車場大爆滿,要停個車還得等上20分鐘,都快比得上週年慶的百貨公司停車場了。
說到櫻花,是我的錯覺嗎? 今年台灣好像特別瘋櫻花。還記得以前的時候,說到櫻花,比較有印象的就是日本的賞櫻季,有的朋友會在初春時節,斗斗訂好機票,抓緊時間,來個假日日本賞櫻之旅。而我對於賞櫻這件事,也只僅於櫻花樹下,一堆人就著桌巾(請原諒我貧乏的想像力),喝著清酒,欣賞著漫天落下的櫻花雨。
而在台灣,也不是沒有看到櫻花。只是看到的時候,自己就當作是看到一株美麗的樹,會想親近,會想合照,但是完全沒有自己正在賞櫻的覺悟,也沒有特別去某個地方賞櫻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