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責任到業餘專業

週六吃午飯前,我看到這篇 《【反省】當部落客變成神,我們應該膜拜她?-貴婦奈奈與花花觸法後。》。

雖然裡頭嘗試要呈現的,是貴婦奈奈因為宣稱保養品的療效而受罰,卻解讀為只要是分享/廣告文都要小心。作者Jade B. 說:

我知道,大部分的美妝部落客都是門外漢,包括我,我們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面對廠商一波波華麗無比的新聞稿,未必有能力判斷真偽尺度。但是,一旦開始寫,這就是一個社會責任,怎麼能用「我相信一個有品德的人」來打發所有的疑問?尤其這位有品德的人,能從我們的信任中得到利益。

我想到的是,李怡志大哥曾經在《過量的邏輯》迴響裡所提到的:

事實上,很多現場並沒有這樣的二段論。

大多是專家直接講某某東西含有什麼什麼、吃多了會如何如何,食用與病症之間的關係,大多是發稿單位自己講的,這樣新聞才會曝光,一氣呵成,中間沒有停頓。

電視台記者心機沒有那麼重,大多是人家講啥他就報啥。

有空親身去一趟記者會便知。

新聞記者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面對廠商一波波華麗無比的新聞稿,未必有能力判斷真偽尺度。但是,一旦開始寫,這就是一個社會責任。

這樣聽起來好像也蠻合理的。

如果再把廠商換成「專家智庫」、「國外研究單位」等等,也都說得通。

想一想,除了有機會求證到比較專業的專業,記者跟我們跟貴婦奈奈,其實沒有什麼太大優勢。

也因為有這樣的自省,我們這些業餘者、這些沒有相關的專業背景者,在下筆或是出聲者,往往要更加小心。

閱讀全文

Twits of the day

Twits of the day

感冒了。

Cure of Flu (by PipperL)

查了一下 PDA 裡的記帳紀錄,上一次去因為感冒去醫生那兒報到是 325 天前,再度創下個人最佳紀錄。以過去每一季至少要感冒一次的我而言,這已經是莫大的勝利了。

但也可能是太久沒感冒,一發作起來威力驚人,好不容易開完一個冗長的會,一走出會議室都快站不住了,得手扶著牆壁慢慢挪到電梯口。準時下班後,趕緊到醫生那麼報到。拿了藥,吃了一包,倒頭就睡,晚上11點起來,再沖個熱水澡,再吃一包,再倒頭就睡,冒了一身汗,早上醒來氣力果然回復不少。

閱讀全文

拍好屁的廣編稿

拍好屁的廣編稿

其實在一般的商業雜誌裡,常常藉著專訪或是特稿,來「進行一個置入性行銷的動作」。後來索性連記者採訪都免了,請廣告主供稿,雜誌報紙在角落加個「廣告部企劃製作」的小字就算盡了媒體的責任。

P1090409 (by PipperL)

繼上次《一顆廣告之心的最佳例証》之後,在讀雜誌時,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把視線瞄到角落,去找找那一排小字,順便看看自己解讀的能力如何。往往,都不會讓自己失望。基本上,這類「廣編新聞」都有一些共通的特色,例如排版與前後頁的文章看起來不怎麼搭,而且在特意塞入大量文字假裝是新聞報導的情況之下,反而更容易露餡。

閱讀全文

健康捐在草案裡的哪兒?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要推動健康促進法的立法,裡頭所提到將針對「不健康的食物」課以「健康捐」,這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然而,在 How 的文章裡,有一個健康促進法草案的 word doc 連結,好奇的我,便下載看一下健康捐到底是怎樣課的。

結果,我失望了。

這個在國家政策網路智庫 所找到的健康促進法草案 (首頁會被轉到政府入口網 – 公共政策大家談,但是 google 可以直接搜尋到內容),看了一下,裡頭的 13 條,沒有任何一條是有提到健康捐的。

閱讀全文

這是什麼健康促進法?

這是什麼健康促進法?

這個台灣,好奇怪。

政府為了「促進國民的健康」,「防治肥胖」,竟然要針對高熱量或高糖等「不健康」的產品,課徵「健康捐」:

國民健康局表示,當前國人健康最大的威脅是慢性病,例如:癌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腎臟病等,而這些疾病的最重要成因,一是吸菸, 另一是與代謝有關的因素,包括不當飲食、缺乏運動及肥胖。吸菸的問題目前已有菸害防制法在規範,而肥胖的問題,仍待政府儘速提出有效的防治政策。

真的把肥胖當作一種威脅,要「防治」,好吧,過去常見的方式是宣導和鼓勵,現在竟然是要用處罰的方式,而且是利用稅捐的方式處罰購買/使用的消費者:

閱讀全文

先問馬,再救人

先問馬,再救人

12/19 發生在花蓮,規模6.8 的地震。正在 Hola 逛到壁鐘區的我,見識到了滿牆的壁鐘一同搖晃震動的難忘場面,還聽到電扶梯那兒傳來驚叫 (好像有東西掉落在電扶梯上)。第一時間打了電話回家,打不通,第二件事,就是上推看看災情。

回來後,看到 @Jason0713 在地震中受困於電梯,然後靠 twitter 求救,推友幫忙打電話幫忙,最後得救。就像 @qing_wang 說的

不論是困在廁所或電梯, Twitter 又再度發揮救人的功用

這則推的確有潛力變成 2009 twitter 的經典推。

更有意思的是,@Jason0713 後續的抱怨,我也有類似的感受。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