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民週記 50: 白沙屯媽祖進香 – 報名

遊民週記 50: 白沙屯媽祖進香 – 報名

白沙屯媽祖進香,是台灣這幾年來「熱門」的宗教盛事之一。我在排隊報名的時候,十年前就參與的大哥跟我說,也不曉得為什麼這幾年愈來愈熱門,他觀察到的是早期以信徒為主,疫情後則是「年輕人」愈來愈多。和大甲媽祖繞境有所不同,白沙屯媽祖 (又稱「粉紅超跑」) 每年的進香路線由媽祖神轎決定,充滿神秘與靈性,而報名則是參與這場朝聖之旅的第一步。

本來我打算去年就參加白沙屯媽祖的進香活動,卻因為當時才剛提出 Gap year 的要求,一方面要排行程和老闆們和HR一一說明我的規劃和想法,另一方面也要安定軍心,讓當時的團隊成員有足夠的資訊和心理準備,可以應對我離去的影響。所以就無法抽出9天的假期,參加2024 的白沙屯媽祖進香。等了一年,對這條 bucket list 只有更加渴望。因此早早就安排了報名的計畫,心中對這次朝聖之旅充滿期待與緊張。

今年的報名從 3/27開始,為期一個月。跟往年一樣,不接受網路報名,只接受現場報名,可以找人代報。這麼長的報名期間,應該抽個平常日去報名即可。但很多人不這麼想。這也是為什麼我決定書寫這一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閱讀全文

遊民週記 15: 颱風一週

遊民週記 15: 颱風一週

去了一趟日月潭。

本來是孩子群組相約一起去九族文化村放個電,後來變成要在日月潭住一晚,隔天在日月潭走走逛逛後再回家。
2016年住過伊達邵,這次訂得晚,住在水社碼頭這一側,正好可以去朝霧碼頭看日出。

在九族玩了一天,其實說玩,也不過是走路跟幫孩子們顧東西,他們已經到了可以自己玩/跟朋友玩的年紀。我們幾個大人不過就是走在後面,聊聊大人的話題,幫忙拍拍照 (愈來愈不給拍了),拿東西,記得提醒飲水之類的。比較有印象的,就是纜車了。上次纜車小幸福已經沒有印象了,而小平安只記得家裡的纜車存錢筒,那個被他弄壞的纜車存錢筒。這次來,除了實際再坐一次日月潭纜車外 (他們說,這是「有印象的第一次」),也再帶了一個一模一樣的纜車存錢筒回家。

在九族要下山時,山區開始下起午後大雨。同行的友人說颱風要來了,我以為只是從東部經過,沒料到後來還放了近幾年來最長的颱風假。
雖然隔天還排了自行車的行程,但在孩子起床前,我還是決定在潭邊跑一跑,而目標,就是去朝霧碼頭看日出。
上次跑在日月潭是2019年日月潭環湖馬拉松,雖然繞了一圈,不過跑的是馬路,時間也非日出。

閱讀全文

宜蘭花蓮玩水記

宜蘭花蓮玩水記

孩子暑假了,安排了一趟宜蘭和花蓮的旅程。一趟旅程,團員(也就是家庭成員)的目標彼此有些不同 — 也許是想去花蓮遠雄海洋公園,也許是想在太平洋畔跑步,也許是想要玩水 — 總之,相容彼此的同,尊重彼此的異,這場旅行,出發了。

宜蘭童玩節:天空 (三)

宜蘭童玩節:天空 (三)

雖然說主題是《宜蘭童玩節:天空》,但回來整理照片時,並沒有太多在童玩節園區裡拍的照片。

主要的原因還是帶兩個小孩出門玩水,拿相機或是手機都很麻煩,所以在冬山河親水公園裡,照片其實不多。所以第二天的天空,我們就留在回憶裡吧。

宜蘭童玩節:天空 (一)

宜蘭童玩節:天空 (一)

第一天的旅程到傍晚的時候,我就發現我相機裡的照片,天空的比例占了有點多,看起來是不自覺地確立了這次的主題。於是接下來的幾天,相機裡除了孩子的照片之外,就被天空給塞滿了。而回來之後在後製時,也刻意用了口味比較重,類似HDR的手法,反映了自己近來的心境,並作為不滿宣洩的出口。

秋末鯉魚潭:天水蓮大飯店

秋末鯉魚潭:天水蓮大飯店

如上篇所說,去了一趟南投,住了一晚。洗了溫泉,讓身體和心靈都好好休息一下。早上跑完很有人情味的田中馬拉松,穿著臭烘烘的運動衫在北斗幫孩子掛號看醫生,順便買了肉圓生和肉圓火來PK一下,趁著小孩都吃了藥、昏昏沈沈地睡著時,順著國道六號又來到了埔里。

十二寮賞桐花

十二寮賞桐花

兩年後,當年人擠人的地方當然沒什麼人,當年花了兩個小時走的路開車五分鐘就開完了 (只是會車有些不易),下次還是記得*不要*走大佛那條路,先繼續往前開到竹49再左轉。把車停在十二寮桐花谷露營區外頭,我們沿著十二寮大埤散起步來。

春雨日月潭 07:豐年生態農場

春雨日月潭 07:豐年生態農場

一樣是大雨天,開進停車場後再往上走一小段,就到了一個類似遊覽車團客下車買名產的展售中心。是的,這就是農場的核心。在這裡,你可以領取小籃子之後,到旁邊一間又一間的室內農場裡採菇,也可以把採完的菇在個展售中心裡洗乾淨,包上鋁箔紙之後放進烤箱裡,15分鐘後就有美味多吃的烤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