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趁著農曆新年的九天假期,一口氣跟著家人去了好幾個地方。其實離開故鄉這麼久,一些小時候去過的地方,現在看來都剩下單張定格的回憶了。正好,以遊客的身份再一次,更新我的記憶。
距離上次去柴山,已經是好久好久好久的事了。
小時候去,壓根兒不會想到什麼停車的事,長大後,好不好停車,哪兒可以停車,反倒變成到達景點後第一個要考量的問題。
找好停車位,順著龍泉寺旁的路一路走去,很快就看到柴山自然公園的入口。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到處吃吃、喝喝、玩玩的紀錄
以一個從小餐桌上就少不了海鮮的傢伙而言,馬爾地夫的食物真是太對我的胃口了。有大量的餐點都是海鮮,炸的、煎的、煮的、生的,加上各式各樣的異國調味,餐餐對我而言都是新奇。
除了我們眼中的異國美食之外,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則是看他們怎麼呈現他們眼中的「異國料理」。為了討好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你可以在餐桌上發現「中國料理」「日本料理」「韓國料理」等,我偶爾會拿幾道回來,不是為了思鄉,而是為了看看在他們的眼中,宮保雞丁到底是什麼樣子,春捲又是怎麼一個樣子。
回來翻照片,回想起我在那邊吃到的東西,讓我特別有印象的有: (請注意,圖多)
其實,像這種度假式的蜜月,又是被關在一個小島。理論上,是不用規劃什麼行程的。你所要的,只是帶條泳褲、防曬乳、和一本書,跟櫃台換條毛巾,跟吧台點杯飲料,走到沙灘上,找張沒人的躺椅,然後,一個下午就這樣過了。
旅行,或是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文化環境,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容易出現可以與自己過去生活相重疊,或找到連結,卻又不相同的事物。不管是當桃園機場/圓山飯店消失的中華民國國旗出現在馬爾地夫,還是在幫GVO上稿時看到《坐新幹線看見的富士山》,想到從東京回來的時候,靠窗拍到一座很漂亮的火山,後來才知道這是富士山。
我並不是一個常常旅行的人,對我而言,旅行的每一個細節都是那麼的新奇,那麼的有趣。所以我是那種拿著相機亂拍,一看就知道是沒出過國的老土觀光客的那那種。不管是在人人大多悠閒躺在沙灘上看書曬太陽的馬爾地夫,還是在橫濱櫻木町車站從車站出口一直延伸上電動走道的一整群黑色西裝日本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