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了,這個 blog,一直停在上一篇,小幸福滿月要回到家的前一天。
直到現在,我還深深記得,小幸福回到家裡的前三天,我們是過著何其水深火熱的生活。
哭、標準 SOP 檢查 (尿布、肚餓、脹氣、討抱抱)、喝奶/換尿布/拍背/抱抱、平靜、哭…… 短時間不斷的循環讓我跟指導教授幾乎是徹夜未眠,好像回到求學時熬夜作實驗的日子。不同的是,歲月不饒人,我已經沒有當年那種可以三天不閤眼的本事了。
所以只好一找到機會就瞇一下,連抱著小幸福餵奶的時候不知不覺我也會昏睡過去。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2010 年的最後一刻,指導教授和我都強忍著睡意,等待著跨年的到來。
不是為了 101 或是任何一個地方的煙火,不是為了跨年演唱會的大牌歌手,更不是為了每個地方政府都會辦的流水席似的晚會抽獎。
那是我們三個人的第一次跨年。
要不是年底的耶誕迎接了小幸福的到來,2010 對我而言,其實是乏善可陳的一年。很多預定的事都沒有做好,很多想要發生的事都沒有發生。甚至偶爾還會懷疑,我人生精華的那幾年是不是已經逝去?
今天是 2010 的最後一天,我坐在桌前,回想著這一年來的點點滴滴,腦袋裡流過的,覺得最有意思的,是指導教授在準備待產時跟我說的話:
「在我陣痛哀嚎的時候,你絕對不可以做兩件事:一是用 iPhone 上推打發時間兼轉播,二是在我旁邊吃香雞排、鹹酥雞或是滷味。」
第二件事我做到了,但是第一件事……
該做的精神上的、物質上的支持我都沒少掉,吸吐吸吐拉梅茲我自己都快換氣過度,還要在旁加油打氣安慰叮嚀。第一胎本來產程就比較長,跟陣痛奮戰了一天多,樓梯走了不知多少階,圈子繞了不知多少圈,催生跟減痛都上了,最後還進了產房。這個歷程真的難忘,對指導教授或是對我而言都是。難怪生過孩子跟當過兵的人一樣,都有滿滿的當年勇可以說。
回顧這 2010 年底的大事件,就讓我從 12月24號,也就是平安夜開始說起吧。
好難想像,一個月就這樣過去了。一整個月,一篇文章都沒有寫,也許,這一個月我都沒機會好好深呼吸吧。
這一篇,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個人現在心裡面所想的,挑選嬰兒手推車的策略。
首先,是要「一次到位」,還是「因需混搭」、亦或者是「且戰且走」??
昨天寫了挑選嬰兒手推車 (一)後,喊了一千次把拔才換得一次回報的阿狗爹分享了 Stokke Xplory 這台「高人一等 (高度跟價錢都是)」的豪華推車,不過我們家的小轎車根本放不下,對我而言那根本就是重型機具,得要三噸半的才載得出門。我想,Stokke Xplory 在路上看到一般的小車,應該就像大腳車碰到小 March 一樣,毫不留情地輾過去吧。這種歐美的許多巨型車輛其實真的穩得很,看那輪子的大小、厚度跟像手臂粗的車身就知道,這玩意就算跟成人對撞,飛出去的也是成人而不是小嬰兒。不過我或是指導教授是帶小幸福出門逛街不是找人 PK的,這種車一想到要塞進車子裡就頭痛…..
上一篇說完功能的部份之後,來談談舒適跟美觀的部份好了。這部份其實對我而言,比較沒什麼好說的。就拿舒適來說好了,我又不是小嬰兒,也不能真的像小嬰兒一樣躺到推車上去,享受一下各種不同材質的觸感。我能做的,是以大人的眼光,去設想小孩子坐在裡頭時,會有什麼感覺。這些包括:
今天跑了好幾個賣媽媽嬰兒用品的店,為的是尋找一台適合小幸福的手推車。沒想到一個看似簡單的任務,到最後竟演變成一場對自我需求和情境想像的剖析。
我的心裡一開始是這樣想的,手推車就像是大人開的汽車一樣,不外乎功能、舒適、美觀等因素,先從功能開始談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