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ts of the day

Twits of the day

感冒了。

Cure of Flu (by PipperL)

查了一下 PDA 裡的記帳紀錄,上一次去因為感冒去醫生那兒報到是 325 天前,再度創下個人最佳紀錄。以過去每一季至少要感冒一次的我而言,這已經是莫大的勝利了。

但也可能是太久沒感冒,一發作起來威力驚人,好不容易開完一個冗長的會,一走出會議室都快站不住了,得手扶著牆壁慢慢挪到電梯口。準時下班後,趕緊到醫生那麼報到。拿了藥,吃了一包,倒頭就睡,晚上11點起來,再沖個熱水澡,再吃一包,再倒頭就睡,冒了一身汗,早上醒來氣力果然回復不少。

閱讀全文

[峇里島] 行程

[峇里島] 行程

五天,好快就過去了。

The Sanyas Suite Villa (by PipperL)

上飛機前的幾個小時,我們待在 Villa 裡,猶豫著接下來該做什麼:

  1. 再下水游一次泳、在池邊把書看完,完成在峇里島看完一本書的心願。
  2. 解決掉冰箱裡的冰淇淋跟新鮮水果、以及桌上滿滿一籃的麵包。
  3. 拍攝 Villa 簡介的影片,讓指導教授獨特的觀點帶我們認識(和記憶)這個地方。
  4. 打包行李,想辦法把多出來的兩箱紀念品塞進原來的行李和多買的一個行李箱。
  5. 躺在床上裝死。

時間是那麼少,選項卻又那麼多,我完全不想要 check-out,完全不想要排其他的行程,就算出去找個餐廳吃飯也一樣。

像指導教授說的,下次行程很簡單,中午前在 Villa,下午出去做個 Spa,然後逛個街,一天這樣安排就行了。

閱讀全文

減法之二

減法之二

因為我拿的是 17-40mm 的廣角鏡和 50mm 的標準鏡,雖然APS-C換算出來的焦段分別是 27-64mm 和 80mm,不過在望遠的焦段由於鏡頭很不客氣地一口氣把鏡頭裡一大堆的主題/非主題都吃了進來,要做減法反而不若望遠焦段或是標準焦段。

Night market (by PipperL)

也因為這樣,我發現 50mm F/1.8 II 這隻在我試著練習減法的時候,幫了我不少忙。強迫地把一堆事物都丟到鏡頭外的結果,反而可以讓我專心在眼前的事物上。如果再像上圖一樣,藉著光線的幫助把其他雜魚給擋掉,那就更棒了。(只是這張是很偶然拍的,事後 playback 才驚覺效果好得不得了)。

閱讀全文

減法

減法

入手 500D 後已經八天,我還在適應這台相機,適應 DSLR 的拍攝方式,學習構圖,學習光影的變化。

學習減法

還好我有一群熱心的同事,除了一直勸敗之外 (本週主題:腳架),至少還會對我的照片給些意見,或是直接帶著我,親身示範不同拍攝方式實際的效果。

減法,就是我學的第一堂課。

Crab (by PipperL)

閱讀全文

Canon 500D 入手

Canon 500D 入手

看來,這把火暫時是不會熄了。

一邊是「入門」、「試試水溫」、「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興趣」、「技術和頭腦比器材重要」。另一邊是「一次到位」、「爛器材會打擊信心和熱誠」、「好鏡頭很保值,早買早享受,晚買就後悔」、「未來再升級只會花更多錢」…..

Ready, GO! (by PipperL)

然後,就出現了 Canon EOS 500D + EF 17-40mm F/4 L USM + EF 50mm F/1.8 II 這種有趣的組合。

閱讀全文

我的 DSLR 初體驗

我的 DSLR 初體驗

這個世界,常常有許多微妙的事情發生。

同事玩相機已經有好一陣子了,傳說中,我們部門在好幾年前曾經「流行」過一陣子攝影,好幾個人手上都有單眼,各家系統倒是不同, Nikon的、Canon的、萊卡的都有,從早期的底片機、到最近的數位單眼,從135、120、645 都各有愛好者。傳說當年還會跑到西藏新疆日本去拍。

那些,都是在我進這個部門之前的事。

IMG_8082 (by PipperL)

也因此,聽他們聊到為了拍一張好照片,上山下海的故事,總是特別趣味。每一張他們分享出來的照片,不管是底掃到電腦裡當桌布的照片,還是迎著光一張張像幻燈片的正片,都有故事。不管是跟老婆揹著十來公斤的器材自助,還是三更半夜就起床帶著器材爬上海邊的礁石等日出的那一刻,亦或者是頂著新疆的風沙拼命地搖著黑卡,然後躲在夾克裡換鏡頭。那些故事彷彿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就像當兵的回憶一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版本。

愛聽故事的我,就像小孩一樣,常常聽著聽著、出了神。

閱讀全文

海地 離我好遠

那天早上,海地發生規模七的地震,直到現在,已經有數萬人死亡。

那天早上,我看到 Google 宣布可能退出中國市場的新聞。匆匆地看完 Google 的聲明,我收拾東西,上班去,只是另一個平凡的一天。完全沒有感受到,地球的另外一端,太子港,一個我第一次聽到就印象深刻的地方,發生了強烈地震。

數天過去了,電視的新聞開始報導地震的災情,雖然還是比網路上和外電的新聞晚了好幾步。在 twitter 上點選熱門關鍵字 ” Haiti” 或是 “Earthquake”,每分鐘都有上百篇的新條目更新。回到電視新聞,著眼的,還是「災情慘重」這四個字。樓房倒塌 (尤其著眼於總統府)、哀嚎遍野 (鏡頭帶到婦女小孩男人們哭喊著)、死傷慘重 (甚至用墳場來形容)。之後,過去了七十二小時,開始報導「黃金七十二小時已過」、「太子港機場大塞車,物資和人員無法進入」,當然,自家人的狀況一定要顧的,在海地的台商狀況一定要追,加加減減,也占據了一定的篇幅。除了讓在台灣的閱聽人知道那個地方的災情多慘重之外,電視新聞和報紙能做的,真的很有限。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