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世代的焦慮出口

30世代的焦慮出口

一個產品,如果能夠很準確地找出它的客群,抓住那些人的胃口,而且,那些人還必須具有消費能力,那麼,要賣得出去,甚至賺到錢,就不是難事了。

所以我們會看到,一個小小卻索價好幾千元的電子字典,瞄準從國中到高中的莘莘學子們。雖然這些學生的消費能力不強 (就算有消費能力也不太會花在電子辭典上),不過他們的父母卻會心甘情願地從口袋掏出白花花的鈔票,自動買下這台電子字典,然後送/逼他們的孩子們使用。這就是電子子典的獲利模式。

30雜誌,也是很類似的,瞄準了 30 歲左右的這個世代。收入是一般的中產階級,望著比他們早一到兩世代的前輩們,在那傳說中的「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一路奮鬥走過來,人生已經有好幾桶金,甚至已經開始準備退休。而30世代們,有的才剛存了第一桶金,有的還在掙扎,不曉得為什麼這條路走來這麼辛苦。明明社會環境已經比十幾二十年好很多了,為什麼財富和社經地位的累積卻這麼慢?

心裡那種隱隱的焦急,渴求一個出口,或是一個答案,或是一個救贖方案。而30雜誌,就試著要給這些人一個答案。(雖然我自己覺得答案根本沒有這麼簡單)

P1090414 (by PipperL)

閱讀全文

拍好屁的廣編稿

拍好屁的廣編稿

其實在一般的商業雜誌裡,常常藉著專訪或是特稿,來「進行一個置入性行銷的動作」。後來索性連記者採訪都免了,請廣告主供稿,雜誌報紙在角落加個「廣告部企劃製作」的小字就算盡了媒體的責任。

P1090409 (by PipperL)

繼上次《一顆廣告之心的最佳例証》之後,在讀雜誌時,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把視線瞄到角落,去找找那一排小字,順便看看自己解讀的能力如何。往往,都不會讓自己失望。基本上,這類「廣編新聞」都有一些共通的特色,例如排版與前後頁的文章看起來不怎麼搭,而且在特意塞入大量文字假裝是新聞報導的情況之下,反而更容易露餡。

閱讀全文

三訪卓也小屋 (下)

三訪卓也小屋 (下)

其實,因為是受到了招待,所以在下筆時,自己會更加小心,時時檢視,怕說好讚揚的部份,被認作是拿人手短。除了把自己放回遊客的角度之外,也想站在讀者的角度,看自己的文章像不像廣告文。小心翼翼,下筆間反倒失了什麼。我想失去最多的,恐怕是主觀的喜好吧。

5. 跨年

P1090226 (by PipperL)

晚上回房間前,領了份「下午茶」。一壺花茶、一盤零嘴、兩只茶杯,本來應該是坐在亭裡閒聊賞月(?)用的,不過這種天氣反而適合回到房間裡。指導教授轉著數位電視裡的跨年演唱,我則是一邊把檜木浴桶注滿熱水,一邊用線接上房間裡的網路 (這兒沒有無線上網),再次跟世界連結。

閱讀全文

三訪卓也小屋 (上)

三訪卓也小屋 (上)

廣義上來說,寫下這篇文章,因為是使用 Alice 所提供的免費住宿券,所以也算是屬於部落格行銷循環中的一個小節。Alice 說,當初她跟老闆娘聊的時候,老闆娘就開了我的部落格文章給她看。雖然我只想心領老闆娘的好意,不過指導教授得知之後,還是強烈表達她想去的決心,於是,我們還是在跨年的那一夜,來到卓也小屋。對我而言,一方面是首次體驗三年前到訪時,還沒有建好的民宿部份,另一方面也想知道,三年後,經過了時光的考驗,他們的餐飲,是不是還如同我記憶中的,讓人驚豔。

P1090079 (by PipperL)

其實我最擔心的,是身為部落客的身份,會不會因此受到一些不同的待遇,而讓這一次的出遊「失真」。還好在 check-in 的時候,夠低調的我們,只說是朋友 Alice 送的招待券,就沒有再被追問什麼。因為卓也小屋也已經有了一些名氣,即使是在跨年的夜裡,住房依然客滿,可能是因為這樣,在這短短的一泊二食行程中,我們更能自由自在地活動,享受這另外一種的跨年氣氛。

閱讀全文

跨年卓也行

跨年卓也行

說來有趣,2009 年的最後一天,我們用了 Alice 所提供的住宿招待券,前往卓也小屋體驗一泊二食。我必須說,這次的成行,主要還是拜指導教授之賜,也因為如此,當初我就跟指導教授說好,要去可以,體驗文她寫,我只負責開車跟玩。於是,我有機會,跟大家分享她親筆的遊記。全篇除了這段自我揭露的文字之外,一字不刪,一字不改。

第二次來到卓也小屋 (指導教授版)

2009年最後一天下午,我們遠離熱鬧的倒數聲,再訪卓也小屋,我的身份也升級為珍藏品。
午後山上飄來陣陣細雨,慶幸出門前隨手抓了一頂毛帽、兩包暖暖包,得以迎接寒而不冷的山霧。話說這頂毛帽,還是13年前P送的聖誕禮物,戴在身上暖在心裡,幸福身邊總有他陪。
P1090079 (by PipperL)

閱讀全文

家庭日:綠世界(三)

家庭日:綠世界(三)

指導教授說我錯了,不是竹東綠世界,是北埔綠世界。

有時候,緣份真的是一件奇妙的事。明明只是擔任伴遊的任務,沒想到拿著相機東拍拍西拍拍,竟然跟我一點都不熟的動物建立起關係來,讓牠們不經意的 pose,在鏡頭下留下趣味的一刻。

鸚鵡 (by PipperL)
《沒什麼好看的啦.鸚鵡》

閱讀全文

我的2009 回顧

我的2009 回顧

好快,2009 瞬間又要過了。
在沒有大餐,沒有襪子,只有卡片的耶誕夜裡 (指導教授說要再收集50年份的耶誕節卡片),我坐在桌前,好好地想想,這一年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Happy (by PipperL)

閱讀全文

健康捐在草案裡的哪兒?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要推動健康促進法的立法,裡頭所提到將針對「不健康的食物」課以「健康捐」,這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然而,在 How 的文章裡,有一個健康促進法草案的 word doc 連結,好奇的我,便下載看一下健康捐到底是怎樣課的。

結果,我失望了。

這個在國家政策網路智庫 所找到的健康促進法草案 (首頁會被轉到政府入口網 – 公共政策大家談,但是 google 可以直接搜尋到內容),看了一下,裡頭的 13 條,沒有任何一條是有提到健康捐的。

閱讀全文

這是什麼健康促進法?

這是什麼健康促進法?

這個台灣,好奇怪。

政府為了「促進國民的健康」,「防治肥胖」,竟然要針對高熱量或高糖等「不健康」的產品,課徵「健康捐」:

國民健康局表示,當前國人健康最大的威脅是慢性病,例如:癌症、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腎臟病等,而這些疾病的最重要成因,一是吸菸, 另一是與代謝有關的因素,包括不當飲食、缺乏運動及肥胖。吸菸的問題目前已有菸害防制法在規範,而肥胖的問題,仍待政府儘速提出有效的防治政策。

真的把肥胖當作一種威脅,要「防治」,好吧,過去常見的方式是宣導和鼓勵,現在竟然是要用處罰的方式,而且是利用稅捐的方式處罰購買/使用的消費者: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