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寫 DRM 的,寫著寫著卻發現自己的焦慮其實是在更眼前的問題……」
老貓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電子書、 DRM 、內容產業的相關議題。
先說說電子書好了。在《硬體熱、內容冷,台灣電子書產業奇景》這篇文章裡,老貓的想法,其實在標題就已經說得很清楚。
新聞裡,的確一堆電子書「硬體」的新聞,相較之下,軟體/內容產業好像占的版面就沒那麼大了。
然而,我倒覺得與其說是內容產業被忽略了,還不如說現在的瓶頸主要還是在硬體。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本來想寫 DRM 的,寫著寫著卻發現自己的焦慮其實是在更眼前的問題……」
老貓花了很多時間,在討論電子書、 DRM 、內容產業的相關議題。
先說說電子書好了。在《硬體熱、內容冷,台灣電子書產業奇景》這篇文章裡,老貓的想法,其實在標題就已經說得很清楚。
新聞裡,的確一堆電子書「硬體」的新聞,相較之下,軟體/內容產業好像占的版面就沒那麼大了。
然而,我倒覺得與其說是內容產業被忽略了,還不如說現在的瓶頸主要還是在硬體。
「有時候,所謂的轉捩點,不過是一連串微小事件後的加總與相互作用後的結果,然而人們所看到的,卻往往只是最後的那根稻草。」
可能是工作後的生活太過千篇一律,可能是前陣子時間精力都花在工作上,也可能是看得多反而吐出來的少,也可能是傳說中微網誌的140字讓部落格長文鋪陳失去了動力,我的部落格,愈寫愈沒力,愈寫愈不知道要寫什麼。
「就算只從前線退下來 50 碼僅僅一、兩個小時,對軍人的心理狀態而言,就有很大的差別」
東西終於在最後一刻,送上飛機,準備登上擂台,跟世界上其他好手的作品一同比拚。而在確定東西上了飛機之後,我們,這個跨部門案子的小組成員,除了祈禱一切順利,已經什麼也不能做了。
於是,有人請了一個禮拜的長假 …….. 準備去面試新的工作。
有人開始清理尚未完成,但是卻已沒有人理會(至少現在沒有)的殘局。
有人開始挖出之前一堆未完成的報告,開始敲敲打打起來。
有人開始相招吃飯喝茶,回復正常的社交生活。
就連跟著東西一起飛過去的人,也決定要在東西安全送達後,多給自己放個一兩天假再回來。
這個年頭,消費者對於廣告、置入性行銷愈來愈敏銳,所以媒體莫不想盡辦法,把廣告變得不像廣告。不管是低調地找部落客來「試用」,還是靠著大探索、幫民眾找好康、介紹人物逐夢踏實的故事,只要閱聽人有好處,往往不會太在意從縫裡塞進來的耳語催眠。
不過,也有不怕死的故意跳出來給人劈的。
我真的沒想到,才結婚/畢業一年,我竟然已經忘記了結婚/畢業紀念日。
過去看電影,總覺得才一年就忘記結婚紀念日,好像有點誇張。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才覺得「啊? 什麼? 結婚一年了喔?」。工作,真的會讓人忽略很多事。
一年了,想一想,我算是幸運的了。跟當初論文裡面寫的期許差不多,自己,畢業前跟畢業後生活差不多,電腦照打,飯照吃,沒有什麼婚前婚後兩個樣,不管是指導教授還是我都是。不過也因為畢業前跟畢業後差不多,所以看不慣的地方還是看不慣、會吵架的還是繼續吵;走在路上,我還是會自動換到靠路中間的那一邊;吃飯到一半,筷子下的便當還是會自動換成另一個口味,過了一會兒又自動變回來。
才在想最近不知道要寫些什麼 (生活無趣的人總是不知道寫些什麼),從小隔板後一抬頭就發現原來進會社已經要快滿兩週年了。回頭找出當年剛進會社時所寫的一些文章,一邊看一邊笑,沒想到才過了一兩年,自己的心態會差那麼多:
九二一,十年了。
像How 說的一樣,我不是中部人,也沒有投入災區。當年九二一那些鏡頭、那些名字,對我而言,早已不復記憶。
我記得的,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十年前,當地震發生的時候,雖然我從睡夢中被震醒,但是在上鋪的我,卻還得懶得下床。後來停電、宿舍喧鬧、通訊中斷、電話打不通,沒有人知道外界發生了什麼事,我才下床,找出手電筒,加入同學的行列,圍著一個小小的收音機,嘗試解讀外面的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那時候,年幼無知的我,真的是抱著湊熱鬧的心情。後來災情嚴重後,才開始想到家裡,想要在天亮後,跟家裡連絡,回家看看。
不過在通訊中斷的情況之下,最後人群還是散去,回到自己的房間,爬上床,睡去,等到天亮後再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