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堆積如山的 RSS (二)

現在 GReader 的計數器寫著 (357),看來我已經消耗掉一百多篇了,繼續讀下去吧。對我而言,這段時間世界發生了什麼,還得靠他們呢!

宇文渙的《半年評估》:有時真的蠻佩服他這麼敢說,不管是對於時事的評論或是經濟上的看法 (不過這一篇兩者都不是)。不過因為調性不同的關係,我在看這篇半年評估時,回想我自己半年前在第一次考核時,雖然也有類似的感覺,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像他這樣子說出來,就連對自己說也是一樣。那種把自己的優缺點若無其事地攤出來放在桌上檢視,我還沒辦法平心靜氣不動聲色地做到。不曉得是不是儒家文化的基因在作崇,我總覺得那是有些吹捧自己的,但是其實科學教育就告訴我其實那只是就事論事…….

女王的《女人會撒嬌,天下無難事?》:除了從依賴、獨不獨立或是會不會說話,甚至是柔不柔軟來看撒嬌這回事,我覺得其實也許撒嬌不撒嬌也可以用供給和需求來看。如果碰到了「需要被需要」的男人,也許懂得扮演「供給被需要」的女人也是一種相處模式的契合啊。光從獨不獨立來看撒嬌我覺得太片面了。我看過的高手是會看情況的,這就是智慧的所在。

閱讀全文

挑戰堆積如山的 RSS (一)

挑戰堆積如山的 RSS (一)

週日下午,吃完簡單的午餐,看完 Discovery 廣告略嫌多的工程大突破,泡杯伊右衛門的玄米煎茶 (下次經過成田一定要再多買個幾盒),坐回電腦前,在王若琳的鼓勵下,打開塵封起過一個月的 Google Reader,第一級的 -1.Daily- 分類有 515 篇未讀。這將會是一條漫長的路,但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

So Many Unread items (by PipperL)

閱讀全文

Happy Ending

Happy Ending

隨著年紀愈來愈長,我在看書看小說、在看電影追影集、在聽故事的時候,Ending,或者說是 Happy Ending的重要性,變得愈來愈不那麼重要,愈來愈不那麼神聖了。

王子和公主的愛情故事,並不是終結在「從此,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那一個點上。所以看到 “Definitely, Maybe / 愛情三選一” 的結局,我不但沒有鬆了一口氣,反而暗暗地替他們擔起心來。

但是就某一個層面來說,故事還是結束了, Ending 還是 Happy 的。只是,這故事不是一個要離婚的男子找到真愛/第二春的故事,而是一個父親跟女兒回顧過往的一夜的結束。

而所謂的擔心,反映了對於現實的不滿和不信任。經歷的事情愈多,愈知道世事很難找到一個所謂的 Ending,通常有逗點就偷笑了。有勇氣的人會善用分號,跳脫目前的情境或泥沼,然後再另一個適當的時機,再用另一個分號回來;禪意的人則愛用…… (聒噪的人則會用括號補充不必要的事物)

然而,真的碰到句點,尤其是段落的句點,那種句點之後的空虛,有時是寂寞到讓人害怕的。

再說,人生這麼公平,那麼理想美好的Happy Ending 加句點,那會這麼容易遇到??

所以會開始轉換心情,要嘛用問號質疑,要嘛忽略標點段落,著眼於字裡行間,享受所謂的「過程」,騎車不是為了目的地,而是為了旅程撲在臉上冷冷的春風;旅行不是為了從甲點到乙地那種「出發 — 終點」,而是那種「甲點 — 乙地 — 甲點」繞圈式的跳脫與解放。

In the middle (by PipperL)

閱讀全文

老爸的婚宴

前天,除了一邊在手機推特上,參加 wenli 和 Miffy 的婚禮之外,我人也在另一場婚宴,一場新郎新娘我都不認識的婚宴。那我是被誰邀請去的呢? 是被只有兩面之緣的新郎老爸。

這開了90桌的大場面宴席,除了新郎新娘的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同學共六桌,還有傳統的「男女雙方親友」5桌外,其他,都是新郎老爸放出去的帖子。包括:老爸的同事、前同事、前前同事,老爸的國小同學,國中同學,高中大學同學,老爸的讀書會,宗親會,教會,合唱團,鄉里貴賓…等等。我已經不知道,這是新郎的婚宴,還是新郎他老爸的婚宴了。

閱讀全文

光陰的故事

光陰的故事

終於,把光陰的故事看完了。

本來,我是一個連這部劇的存在都沒有察覺到的上班族,我根本不看八點檔,甚至,我還討厭八點檔 (這些,都要歸功三立那些灑狗血的八點檔連續劇)。

大年初二,回娘家,我在指導教授的娘家,切完了要做菜乾的花椰菜,吃了晚飯,開了電視。

看什麼好呢? 我想。

那就看一些特別節目吧。

就這樣,我被光陰的故事精華版所吸引,一段又一段,或是讓人深省,或是讓人莞薾的對話,兩個小時,一下就過去了。

然後是大年初三,

然後是大年初四。

很快地,那二十幾年的光陰,那四十幾個小時的故事,藉著幾個小時的精華版,

我追上了。

閱讀全文

裡.大年初二娘家宴

裡.大年初二娘家宴

往年的初二,我都是搭著順風車,回我娘的娘家去吃飯。有什麼好吃的呢? 因為表姐也會在那天回娘家,所以大舅會準備一桌好料的請大家。這幾年來,由於大舅經營熱炒攤子的關係,端上桌的菜色也愈來愈熱炒化

今年的初二,我到了另外一個家去,吃了和往年不同的菜色。但心裡,我還挺想念這一年一度的娘家宴。聽說,今年大舅更乾脆了,直接在他店裡把菜一道道準備好,然後直接送回來上桌。

初三,我回到了娘家的娘家,和往年總是會聚在一塊兒的家族成員們會合。晚上,為了響應政府今年發放的消費券,大夥兒索興到大舅店裡消費。正好,肥水不落外人田。也因此,這對我而言的裡.娘家宴,變成了完完全全的熱炒料理!!

熱炒 (by PipperL)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