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 Boo in Sydney 的迴響,提供了幾則哲斌學長 (人家先畢業了當然要叫一聲學長) 的論文心得發表。我想身為一個寫論文的學生,多參考閱讀一下別人的論文是很重要的。說來慚愧,我的第一本論文寫好後,就有一陣子沒有再去追蹤該領域的相關資訊了。
先從《籌備婚禮之白痴指南》開始好了。黃哲斌說的太好了:
是的,家族恩怨、風土習俗、龐大的密謀、善意的欺瞞、刺耳的爭吵、悅人的音樂及景色、還有地下經濟體系、現鈔運作的會計制度,若要理解婚禮背後的糾葛夾纏,請一口氣看完《教父》第一集到第三集。
在這個時代, blogging 就像是深呼吸一樣。
看到 Boo in Sydney 的迴響,提供了幾則哲斌學長 (人家先畢業了當然要叫一聲學長) 的論文心得發表。我想身為一個寫論文的學生,多參考閱讀一下別人的論文是很重要的。說來慚愧,我的第一本論文寫好後,就有一陣子沒有再去追蹤該領域的相關資訊了。
先從《籌備婚禮之白痴指南》開始好了。黃哲斌說的太好了:
是的,家族恩怨、風土習俗、龐大的密謀、善意的欺瞞、刺耳的爭吵、悅人的音樂及景色、還有地下經濟體系、現鈔運作的會計制度,若要理解婚禮背後的糾葛夾纏,請一口氣看完《教父》第一集到第三集。
緣起:
2008年三月中旬,嚴格來說,是2008年三月13日中午12點24分41秒,一封email 出現在我的信箱裡。寄信人是大塊文化的MJ。題外話,自從看完我在墾丁*天氣晴之後,我看著大塊文化這四個字,總會想起戲裡那間大辣文化,那個總編,那個小小的編輯,還有那個窗几明亮的辦公室。
回到我那封躺在信箱裡的 email,原來是張惠菁出了新的散文集:給冥王星,而我,因為寫了幾篇心得,因此被出版社抓來當作那本新書的推薦人,他們會送我一本新書讓我讀,代價是,我寫一篇文章作為推薦文。
其實在那幾篇讀書心得之後,我又陸陸續續地看了「你不相信的事」和「流浪在海綿城市」等書,正好把她的作品全部都讀完。不過正逢開始上班,兵荒馬亂,這兩本書大部份都是在廁所裡馬桶上讀完的,一想到要完整地把讀完的感覺整理出來,頭就開始痛。(給冥王星我看到一半就頭痛了)
在確認推薦文不見得要推薦之後,我答應了MJ,收到了書,開始了我的閱讀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