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中讀張惠菁的末日早晨,其實是有點辛苦的。一方面,是她的短篇小說實在是有些破碎,要從字裡行間抓出文字背後的東西,再冠上書裡每篇前頭的人體器官,很辛苦,有時是很乾淨俐落地劃下一個句號,或是留下一些刪節號讓人繼續發想,有時卻很莫名奇妙地發現:「啊? 結束了? 我剛才到底看了什麼?」。另一方面,在零碎的空閒時間時,要用已經退化的頭腦,試著專心地把自己沈進她所營造的情境裡頭,對那一週快被操爆的我,總有種「我為什麼要帶這種書來看啊啊啊啊啊」的呼喊衝動。
新聞翦影
回來看到 FoolFitz在討論群組呼籲大家一起來翻譯關於緬甸的番紅花革命的GVO報導,我才發現不知不覺,又一週沒有看新聞了(連本來晚餐後半個小時的新聞時段都不知不覺地消失了),所以當前兩天我在想,「本週要寫什麼好呢?」的時候,發現手邊除了莒光園地的「新聞翦影」之外,好像沒有接觸到什麼「新聞」…… 而日子還是一樣的過,還是一樣的上山、單戰教練、下山、吃飯、上山、單戰教練、下山、吃飯、裝備保養、洗澡、睡覺。
還好,下週技測完之後,「長官」們拿到可以拿著比來比去的嘴砲成績後,應該就會放牛吃草了吧。
「軍中,一切都是假的。」坐車回來的途中,我又聽到了一次這句話。
不過,回來之後,Google reader 上 (為什麼我還是找不到地方切換成英文版?!) 幾個事件還是引起我短暫的注意,就當本週的新聞翦影吧。
我摘我猜宅
標題好像有些繞口…..
最近「宅/御宅族/宅男」又流行起來了,在天下雜誌拿「宅世代」來作文章之後,吳宗憲的綜藝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又因為邀請了所謂的「宅男」上節目,然後在節目中以事先串好的假劇本和預先套好的台詞加以嘲諷,而引起御宅族的反彈。首先是上節目的五位「宅男」之一在他的部落客上發表了他參加錄影的過程,和經剪接後畫面與當日情境的差異,接著我看到了一些討論,像是wenli的《今天,你有資格活在這世界上嗎?》或是朱學恆的《如果我,沒資格活在這個世界上,你有資格出生嗎?》。當然,還有其他很多,不過我不打算圍繞著「什麼才是真宅男」打轉。我要做的,只是簡單地替某些文章做一些書摘…..
讀天下宅世代專題
趁著多放一天軍人節,我在逛大賣場的時候帶了一本天下雜誌回家,想看看它這期「御宅族!宅時代來了,迎戰全新消費競爭力」是怎麼一回事。看完之後,我覺得我又被天下雜誌用「宅」這個字,從形容詞、名詞、到動詞,給好好地行銷了一番。
從p.116的「御宅族演化小辭典」可以看得出來,天下雜誌對宅的理解,從一開始的「一群對次文化,如動漫、電腦遊戲等虛擬事物過於熱衷,而隱蔽在家的青年」、「延伸至對各領域專精的達人」,到「有適應映象(影像)時代的能力、跨領棫的資料蒐集能力、貪心的鑑賞者、永不滿足的向上心和自我表現欲的人」,再加上最後的那句「日本御宅、台灣的宅男宅女定義都在持續演化中。」,看得出來天下雜誌嘗試將「宅」的定義,採取較寬裕的解釋,而且跳脫原來日本「御宅族」的定位,以台灣通俗所稱的「宅男宅女」來作為本期專題「宅世代」裡的主角,並據以衍生出想要探討的幾個面向。
那麼,天下雜誌所謂的「宅世代的主角」,又跟原來的定義相隔多遠呢? 即便一開始文章中有提到: